处理完石坨镇的事,杨建国带着杨家军,跟旋风似的,直奔下一个目标:江东秦县。这里是整个江东地区反抗新政最为严重的地方,杨建国要在这里好好整治,给整个江东的农民起到示范,给整个江东的地主官僚起到震慑作用。
秦县的王县令,之前还打着小算盘:表面上答应推行新政,暗地里跟几个大地主勾结,田根本没分,还帮着地主瞒报土地。
这天他正在县衙里喝茶,听说石坨镇的钱索命和胡指挥使被襄王砍了脑袋。最主要的是杨家军此时已经到达秦县。
王县令吓得魂都飞了,杨家军已经将秦县包围,他想跑都跑不了。
王县令连官服都来不及换,穿着便服就往外跑,叫上几个衙役,出城去迎接杨建国。生怕去晚了,自己也落个钱索命的下场。
远远看见杨家军的队伍,黑压压的一片,军阵排得整整齐齐,透着一股子煞气。
王县令的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连滚带爬地往前凑:“下…下官秦县县令王仁,恭迎襄王千岁!下官…下官一直好好推新政,半点不敢偷懒啊!”
杨建国根本没看他那副谄媚的嘴脸,直接对沈二狗说:“带人去县衙,把大门看住,所有账册、文书全查封了。再去把跟王仁勾结的那几个大地主,一个个都抓来,别让跑了一个!”
在杨家军的枪杆子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没用。
王县令还想辩解,被两个士兵架着胳膊就押走了。
那几个大地主,有的还想躲进地窖,被士兵揪出来的时候,浑身是泥,连哭带喊的,也全给抓了。
杨建国照样在秦县的空地上开公审大会,消息一传开,百姓们从四乡八邻往镇上赶,把空地围得水泄不通。
一看见王县令和那几个大地主被押上来,大伙的火气“噌”就上来了。
这些年被他们坑的粮、占的地,这会儿全有地方说了。
“王仁!你收了张地主的银子,就把我的地判给了他!”
“李财主仗着有你撑腰,租子涨了一倍,逼得我家卖了女儿!”
百姓们一个个挤到台前,指着他们控诉,证据摆了一堆。
没啥好说的,证据确凿。杨建国当场宣布:“王仁,革掉官职,先关起来,后面再查他还有啥别的坏事儿。那几个带头跟新政对着干的大地主,罪重的,就地正法,罪轻点的,抄家,家里的地和钱全充公,分给百姓。”
说完,就把该斩的斩了,该关的关了。
之后,杨建国留下工作队,跟在石坨镇一样,帮着秦县的百姓成立农会,量土地、造册子,把田分到每个人手里。
就这么着,杨建国带着杨家军主力,成了一支流动的杀威棒,到哪儿就把当地的地主土豪、贪官污吏干掉,再把分地的事儿落实好。新政如星星之火,在两浙和江东地区推行。
杨建国的法子很简单:“擒贼先擒王”。
专挑那些抵抗最凶、影响最坏的地方下手。
每到一个地方,第一步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当地的地主、贪官、军头给抓了。
这些人是抵抗的核心,把他们解决了,其他人就散了。
然后开公审大会,让百姓们出来说冤情,把罪证摆清楚,该杀的当场杀,该抄家的立马抄,绝不拖泥带水。
接着,马上帮百姓成立农会,农会的人都是当地受欺负最深的老实人,让他们领着大伙分地、记账。再教百姓们练民兵,分发武器,让他们能自己守住分到的田。
这边刚把事儿理顺,主力部队就立马赶往下一个地方,只留下几个懂政策的工作人员,帮着农会把后续的事儿做好,防止有人反扑。
这法子效果极好,也起到了极其强大的示范作用,两浙和江东地区,那些还在观望、甚至想偷偷抵抗新政的地主官僚。
一听说石坨镇、秦县的事儿,吓得浑身发抖。杨家军不再是传说中的队伍,是真能随时打到家门口的。
反抗的代价不是丢官,是掉脑袋、抄家灭族啊!
有那机灵点的官僚地主,不等杨家军来,就主动找当地刚成立的农会,点头哈腰地说:“我愿意配合新政,租子我自己减,土地我全申报,绝不瞒一分。”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襄王杨建国不再是传说里的人物。
是真的带兵来了,真的帮他们把欺负人的地主给杀了,真的把地契递到他们手里了。
这种亲眼看见、亲手拿到好处的感觉,比听一百遍宣传都管用,大伙心里都认襄王杨建国,愿意跟着他干,甚至很多地方都给杨建国建生祠,家里供他的画像。
就这么着,一个多月下来,杨建国带着主力部队,把两浙、江东那些抵抗最厉害的地方,全扫了一遍。
大军到哪儿,那些顽固的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就被连根拔起。该杀的杀,该抓的抓,没人敢再蹦跶。
农会的旗子,在一个又一个村子、一个又一个镇子竖了起来。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这辈子头一回拿到写着自己名字的地契,捧着纸哭半天,又笑着去地里看自己的田。
除了分给农民们土地之外,杨建国还给农民们杂交水稻的种子。
有了杂交水稻,每亩地能产两千多斤粮食,这下农民们的生活马上就能好起来。
农民们对新政的呼声也空前高涨。
农民们切身感受到新政的好处,新政以前就是写在纸上的字,老百姓看不着摸不着。
现在不一样了,变成了锅里的白米饭,有了地,就能种粮,就能吃饱。也变成了身上的新衣裳,卖了粮食,就能扯布做衣服,实打实的好处。
除了对新政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民们对杨建国的崇拜更是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两浙、江东的农民都知道,如今的好日子都是襄王杨建国给他们的。是襄王给他们打跑了鞑子,是襄王让他们过上了有田种有饭吃的好日子。
杨建国率领杨家军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百姓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杨建国离开的时候,百姓们夹道相送,痛哭流涕。
喜欢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