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的德寿宫偏殿,晨曦透过窗棂,洒在案上的《岳飞传》抄本上。
赵构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拂过书页上 “莫须有” 三个字,眼神复杂 —— 昨日朝堂上的场景还在眼前,辛弃疾的战绩、大臣们的欢呼、孝宗的决心,都让他明白,为岳飞平反已是大势所趋,无人能挡。
“太上皇,陛下派内侍送来的岳飞平反圣旨副本。” 宫女捧着一卷黄绫圣旨,轻声道。
赵构接过圣旨,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岳飞忠勇盖世,志在复土,昔年为奸人秦桧所构,含冤而死,天下共愤。今朕临御,当为其昭雪,追复少保、武昌郡开国公,谥‘武穆’,其家属流放者,皆赦还临安,赐宅居住。。。”
字迹工整,笔力沉稳,正是孝宗的亲笔。
赵构轻轻合上圣旨,叹了口气:“昚儿长大了,有自己的主张了。”
他想起当年岳飞率军北伐,直抵朱仙镇,吓得金兀术欲弃开封北逃,却因他的十二道金牌被召回,最终含冤而死。
如今为其平反,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天下人的心愿,也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与此同时,临安城内的岳府旧址,岳飞之子岳霖正带着家人等候。
自从岳飞被害,岳家被流放岭南,已有二十余年,如今终于能重返临安,岳霖的眼里满是激动与泪水。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内侍捧着圣旨,在禁军的护送下走来,岳霖连忙率家人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岳飞。。。”
内侍高声宣读圣旨,岳霖和家人不住地磕头,泪水滴落在地上。
圣旨宣读完毕,内侍将圣旨递给岳霖,笑着说:“岳公子,陛下念及岳元帅忠勇,特赐宅于西湖边,明日便可搬入。”
岳霖接过圣旨,声音哽咽:“臣代亡父谢陛下隆恩!臣愿率子侄从军,随张枢密北伐,为亡父报仇,为大宋尽忠!”
内侍点头道:“陛下正有此意,已命兵部登记岳家子弟,若愿从军者,皆可编入北伐军。”
消息很快传遍临安,百姓们纷纷涌向岳府旧址,有的送来粮食,有的送来衣物。
众人对着岳霖拱手道:“岳公子,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岳元帅在天有灵,一定会保佑咱们伐金成功的!”
街头巷尾,再次响起歌颂岳飞的小调,与庆祝汴梁光复全歼完颜彀英大军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临安城的士气,从未如此高涨。
皇宫的枢密院衙署内,张浚正与虞允文、史浩、陈康伯等人商议北伐部署。
案上摊着一幅巨大的舆图,标注着金军的布防 —— 徒单合喜的十万北路军在河北,金国的十万大军分散在淮泗河南一带,完颜奔睹守南皮,还有少量金军驻守山东。
“陛下已任命某为北伐主帅,节制诸军。” 张浚指着舆图上的宿州,声音激昂。
“某计划率军八万,号称二十万,兵分两路:一路以李显忠为左先锋,率四万大军攻灵壁;一路以邵宏渊为右先锋,率四万大军攻虹县(安徽泗县),得手后两军汇合直取宿州(安徽宿县)。两路大军齐发,先收复淮北三城,再与辛元帅的义军汇合,直捣中都!”
虞允文点头,补充道:“水师方面,小将毕再遇已率五千水师从海州出发,沿黄海北上,牵制金军海路援军;臣会留在临安,负责粮草补给,确保前线军需无缺。”
“陕西方面,可传信吴璘(磷)元帅,让吴家军在西路策应北伐。”
史浩听着两人定计却皱着眉头,指着舆图上的符离:“张枢密,李显忠与邵宏渊素来不和,让两人分领两路大军,恐生嫌隙。且淮北多平原,金军骑兵精锐,我军以步兵为主,需多加提防金军的反攻。”
陈康伯也补充道:“李显忠与邵宏渊可用,但需说明谁受谁节制,以免出现两军互不配合的情形。”
张浚却不以为意,摆摆手道:“两位宰相多虑了!李显忠勇猛善战,邵宏渊虽谨慎,却也知大义,北伐在即,他们怎会因私怨误国?且我军新胜,士气正盛,金军必不敢轻易反攻。”
史浩还想再说,内侍突然进来禀报:“张枢密,陛下召您去紫宸殿,商议北伐出兵日期。”
张浚起身,对着几人道:“出兵日期定在三日后,诸位可尽快筹备,勿误战机!” 说罢,快步走出衙署,脚步轻快,显然已迫不及待要开启北伐。
紫宸殿内,宋孝宗正与大臣们商议出兵事宜。看到张浚进来,孝宗笑着起身:“张枢密,北伐的部署妥当了吗?何时可出兵?”
张浚躬身道:“陛下,臣已拟定两路出兵计划,三日后便可出发,预计一月之内可收复灵壁、虹县、宿州三城。”
孝宗大喜,指着案上的帅印:“好!这枚北伐帅印,朕便交给你了!朕盼着你早日传来捷报,收复中原,一雪前耻!”
张浚双手接过帅印,帅印由青铜打造,上面刻着 “北伐都元帅” 五个大字,沉甸甸的分量,让他不禁热泪盈眶:“臣定不负陛下厚望,不破金军,誓不还朝!”
三日后,临安城外的校场上,八万北伐大军列阵整齐,甲胄鲜明,兵器精良。
张浚穿着银色山文甲,手持帅印,站在高台上,对着将士们喊道。
“将士们!已经数十年了,咱们终于等到了北伐的这一天!汴梁已复,金狗胆寒,只要咱们同心协力,定能收复中原,让百姓们不再受金狗的欺压!”
“杀金狗!复中原!”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天地都在回应。
宋孝宗站在高台上,看着这激昂的场面,心里满是豪情 —— 他相信,这一次,大宋定能洗刷靖康之耻,重现当年的辉煌。
北伐大军缓缓出发,沿着官道向北挺进,两支队伍绵延数里,像两条金色的巨龙,在夏日的阳光下,朝着淮北的方向前进。
临安的百姓们自发地赶来送行,有的捧着米饼,有的提着水囊,对着将士们高喊:“将军们保重!早打胜仗回来!”
张浚骑在马上,望着远处的天际,心里默念:“岳元帅,当年您未竟的事业,今日我张浚定要帮您完成!”
风裹着稻香吹来,带着希望的气息,仿佛在为各路北伐大军,奏响胜利的序曲。
喜欢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