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晨曦微露,陶茂林身披银甲,骑着一匹黑马,亲自率大军抵达第二木城之下。
只见他眼中闪烁着必胜的光芒,他高举长剑,沉声喝道:“进攻!”
伴随着这一声令下,清军将士如潮水般浩浩荡荡涌向第二木城,号角齐鸣,战鼓震天,气势磅礴。
城头之上的李德仓见状,眉头紧蹙,神情凝重,他迅速整理思路,下达防守命令:“弓箭手准备!滚木礌石守备,各部严阵以待!”
他语气沉着,带着一丝决绝,亲自巡视城墙,不时鼓励将士:“今日一战,关乎生死存亡,务必死守,寸土不让!”
清军攻势如潮,火箭、喷筒、火罐如雨点般密集射向木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云梯架起,清军将士踏着云梯,奋勇攀爬城墙,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
张在山手持盾牌,身先士卒,奋力越过壕沟,冲向城门。
谭玉龙部则迂回南山,断敌后路,形成合围之势。
雷恒率骑兵在战场侧翼往来奔袭,随时准备冲击城门缺口。
木城上,李德仓指挥若定,弓箭手轮番射击,滚木礌石纷纷砸下,试图阻挡清军的攻势。
火罐与火箭在城墙上爆炸,烈焰吞噬着云梯,士兵们浴血奋战,双方展开惨烈的拉锯战。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刀剑交击声与嘶吼声交织,战况异常激烈。
陶茂林立于阵后,目光如炬,冷静观察战局变化,随时调整进攻策略。
他深知,胜利就在眼前,只要攻破这道防线,敌军主帅便无处可逃。
他低声对身边副将道:“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拿下第二木城!”
第二木城之战,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对决,正在龙山脚下激烈上演。
与此同时!
北部杨文治,陈得胜二人率军南下。
对于杨文治,陈得胜二人来说,特么清军孤军深入,还这么嚣张!
不进行防守,还竟然南下对付李德仓。
不知道李德仓如今是我们革命军的人吗!
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驻防在平凉的胡大贵听闻固原和庆阳等地的部队南下。
眼睛一转。
胡大贵密室聚将,烛火摇曳,映照着三张坚毅的面庞。
分别是营官魏添应和雷正绾族弟雷声远。
他压低声音,道:“我等汉人,自明亡以来,受满人压制,剃发易服,为奴三百年!官高位显者,皆满蒙亲贵,我等汉人将领,纵有战功,亦难登枢要,备受猜忌!”
魏添应狠狠一拳砸在桌上,怒道:“提督说得对!想那陶茂林,曹克中,皆是汉人,却甘为满清鹰犬,屠戮同胞!我等若再不醒悟,迟早亦为其驱策,死于无义之战!”
雷声远亦是眼眶泛红,低声道:“我族中堂兄雷恒,每每谈及朝中之事,皆是愤懑不平。他常言,满人视我汉人士兵为炮灰,粮饷克扣,战功不录,升迁无望。他早有心倒戈,只是苦无良机。如今革命军旗帜高扬,为我汉人谋复兴,正是我等拨乱反正之时!”
胡大贵点头,沉声道:“正是此理!满清以少数驭多数,全赖我汉人军队为其爪牙。然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今革命军势大,民心所向,清廷气数已尽。我等若此时不起,更待何时?陈大帅曾言,革命军非为一家一姓,乃为天下苍生,为我汉家江山重光!我等此举,非是背叛,而是拨乱反正,重归正朔!”
他站起身,环视二人:“今夜便传书雷恒,晓以大义,促其在前线倒戈,与我等南北呼应。同时拿下平凉城,宣告起义,归附革命军!”
魏添应、雷声远齐声应诺:“愿随提督,共赴大义!”
当夜,平凉城中暗流涌动。雷声远秘密联络雷恒,一封密信,道尽汉家悲愤与复兴之望。
顷刻间,平凉城易帜,一面崭新的革命军旗帜在城头冉冉升起,迎风招展。
胡大贵立于城楼,高声宣告:“我等汉人,今日起义!脱离满清暴政,归附革命军,为我汉家天下重光而战!”
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倒戈,更是一场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百年的压抑,三百年的屈辱,终于在革命军的旗帜下,凝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向着腐朽的满清王朝,发起了致命的冲击。
其实胡大贵,雷声远,魏添应其实早就与革命军暗通。
在此之前,傅昊就告诉蓝明泰清廷内部对于满清统治不满的将领很多。
恰好提督胡大贵,参将雷恒二人就是。
因为历史早就给出了证明。
因此蓝明泰派遣了大量的间谍进入平凉清军内部。
并且与胡大贵取得联系。
而胡大贵也在等待一个机会,进行反清。
这不陶曹二人南下,就给了他这个万载难逢的机会。
而雷声远此人可不得了,雷声远是雷帅的表弟,营中自然装备精良,有西洋炮八门。
完全是一个炮营的装备。
大炮移动不便,因此为了驻防平凉,陶茂林特意将炮营留守再此。
没想到雷声远反了。
当然此时的陶茂林根本不知道。
因为双方在龙山,马黑曼等地杀的你来我往。
很明显清军占据武器优势。
打的李德仓其余部众猝不及防。
毕竟陶曹二人的部队可是实打实从太平天国战场上杀出来的军队。
精锐。
至于李德仓,马圣洁,张满啦,铁正国的军队只能算是乌合之众。
面对陶茂林的大力进攻,李德仓苦苦支撑。
于是李德仓决定求援。
二十五师隶属于革命军第六军马正和麾下。
而第六军主力部队全部云集凤翔,阻挡陕甘总督林之望,陕西巡抚刘荣等人。
凤翔不可失,失了就等于彻底打断了革命军的南北通道。
终于在数日的进攻下,二十五师溃败,损失超过六千。
陶茂林哈哈大笑。
这一笑,直笑得畅快淋漓,他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地对身边将士道:“此番我军势如破竹,那李德仓之流岂是我等对手,如今李德仓退守清水县,待拿下此地,我等必能再立大功!”
就在他得意之时,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赶来,脸色煞白,慌慌张张道:“将军,大事不好!平凉城已被胡大贵等人占据,竖起了革命军旗帜,雷声远,魏添应也相继倒戈了!”
陶茂林笑容瞬间僵在脸上,犹如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他瞪大双眼,怒喝道:“胡说!怎会如此!”
陶茂林是真的不相信胡大贵会倒戈。
至于为什么不相信。
你相信一个军职都快做到提督的人了,会倒戈吗?
然而斥候所言并非虚言,陶茂林深知局势瞬间急转直下。
后方不稳,前线又未完全攻克,腹背受敌的困境如乌云般笼罩而来。
握紧缰绳,心中懊悔不已,不该如此大意,可如今已无退路,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慌乱,重新调整战略,思索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话音未落。
又有一斥候飞奔而来。
翻身下马,一气呵成:“提督大人,回将杨文治,长毛陈得胜二人率军三万南下,参将张椿林为阻挡杨陈二人,不幸战死!”
“什么?”
喜欢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