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掀翻的案几滚下御阶,隔着崩飞的碎盏,皇帝一双怒目看着下方殿中的人。
闻讯赶来的皇后与太子,被雨水打湿衣衫的芮泽,以及被雨水和血水同时打湿衣衫的刘岐,后方则是过寿的鲁侯以及陪同鲁侯过寿的灵枢侯。
浑身冰凉的芮泽因为这张被掀翻的几案,顿时腾起一层冷汗,他赶忙俯身,双手贴地,再次解释:“陛下明鉴,臣今日之举当真是为了捉拿那尚在人世的逆贼凌家子……却不知那斗笠下看不到面容的人,缘何会变作了六皇子!”
“好一个却不知!”皇帝质问:“照此说来,你今日之举,乃是为特意捉拿凌从南——然而你是如何断定那个孩子尚在人世,又是如何断定他会出现在你设伏之地?甚至斗笠下面容不明你却依旧能够断定其身份!——芮泽,你大张旗鼓大动刀刃言之凿凿,你所笃信的凭据依仗是什么?倒是说来让朕听一听有几分可信!”
芮泽脸色变幻。
他当然有凌家子还活着的凭据,他当然有凌家子今日会出现的依仗!——以此来证明他没说假话!
然而……
芮泽低垂着头,余光瞥见皇后的袍服。
他的凭据与依仗是说不得的家贼同谋,而此事此刻变成了那个死小子拿来反制他的依仗!
皇后面色惶惶,心中尽是惊涛骇浪。
而芮泽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皇帝的质问:“自云荡山祝执一事后,四下一直有凌家子还在人世的传言,臣为替陛下分忧,故使人留意此事……近日臣听闻有疑似凌家子的人出现,于是令人追查其踪迹……臣知此事不宜宣扬,未有结果之前也不宜惊扰陛下,因此才打算将人捉拿之后再禀明陛下。”
他也知道这解释过于苍白,若今日将人抓到,自是什么都好说,可没抓到不说,反而误认误伤……于是这一番缺乏实证的说辞,反倒像是蹩脚的开脱。
芮泽不敢抬头,也知皇帝是何等表情,急乱下,他唯有去抓对方别有居心的疑处:“此事是臣大意了,然而不知为何,六殿下始终以斗笠遮面不说,全程也未曾喊破身份,否则想来也不会结下这样深的误解了!”
皇帝的目光慢慢转向刘岐,刘岐看向芮泽,嘴角浮现一点讽刺的笑:“斗笠遮面自是因今日风雨不绝,至于为何不曾自昭身份——恕我愚钝,我全程竟不知芮侯杀错了人,这竟是一场误解。”
芮泽暗暗咬牙间,只听那死小子一句句泼出更黑的脏水:
“还是说,这诛杀反贼子的名目,不过是芮侯在见到我寻得鲁侯庇护作证之后,临时想出的错认说辞?”
“芮侯虽有急智,然而临时编造的谎话到底漏洞百出——莫非芮侯得知的消息中,凌家子也与我一般,左腿恰有同样伤残?”
芮泽几乎脱口而出——昧地谩天的竖子,还敢提这欺君之罪!
然而这满肚子黑水的小子从西王母庙一路瘸到建章宫,他纵捅破这谎话,也不过要变成对方口中的栽赃狡辩!
什么话都被这毒小子说尽堵死,芮泽脸色发青,唯有道:“陛下,是臣抓人心切,见六殿下所使是为长平侯所不外传之枪法,便一时未顾得上做出更多分辨……”
长平侯所不外传之枪法却传给了六皇子,是为某种亲密传承与延续,这句话似意在挑起帝王心结忌讳,以换取帝心偏移。
然而这句无可辩驳之下的隐晦挑拨,却换来皇帝一句:“朕历来知道,凌轲待朕的儿子,一向还算真心。”
芮泽心底一震,早已吓得满脸泪水的芮皇后俯身拜下:“陛下,此事是臣妾的兄长错听错信,糊涂大意,但请陛下责罚,却也请陛下信他绝无公然刺杀皇子的胆量与居心!”
看着惶然受惊的皇后,皇帝意味不明:“看来皇后确是不知情。”
怒气未消的目光扫向始终没说话的太子:“那太子呢,芮侯所谓设伏捉拿反贼之子,太子知情否?”
刘承不敢迟滞地道:“儿臣亦不知情!”
“好。”皇帝重新看向芮泽:“一个毫无凭据的名目,即可在皇城脚下以兵刃设伏,朕不知情,皇后不知情,太子亦不知情,芮侯还真是一心为朕分忧啊……”
这声音已不复起初暴怒,芮泽却刹那间自心底升起寒意,他依旧维持俯低上身双手撑地的姿态,此刻忍不住慢慢抬起眼,遥遥上望,见一双老态龙目,其内藏有忍无可忍的憎恶,憎恶下是一闪而过的杀意。
顷刻间,芮泽如失去全部支撑,头颅与脊椎一同卸下全部力气,一节节悉数贴伏在地上:“陛下,臣知错!臣不该任性妄为,自以为是,闹出此等荒诞乱象……是臣大错特错了!”
皇帝定定看着那颤栗认错的高壮影子。
起初此人与芮姬重逢相认时,不过细细长长一条马奴,乍然得了富贵,口腹之欲得到准许,几乎是以补偿心态往这幅骨骼里塞肉填血,因缺乏节制,眼皮也日渐厚重,慢慢就看不清自己该站的位置了。
食欲与太多欲望相通,乍然放开的口腹之欲不懂得节制,其它欲望似乎也要走上同一条不知餍足的路。
今日真实目的无论是要抓凌家子还是杀他刘家子,此举背后显露的皆是同一张急功近利的贪婪彘脸。
杀意有一刻在翻腾,视线扫过殿中的皇后和太子,皇帝抿紧了铁青的唇。
芮泽惶惶间,上半身直起,稍转向一侧的少年,抬手施礼:“今日是芮某及手下人眼拙,未识六殿下,险铸成大错,今日六殿下所负之伤,某愿十倍受之,任凭六殿下处置消气,以作偿还赔罪!”
今日设局不成反被算计,事已至此,因不想咽气,只能先咽下这口气,芮泽微抬起厚重眼皮,对上刘岐投来的视线。
四目短暂相对,芮泽即觉察到那目光慢慢移动,却是落在他颈项处。
身上带血的少年透着鬼气,阴冷的视线仿佛薄薄的利刃,凭空便能切断他的颈骨。
芮泽浑身汗毛戒备,旋即却闻一声嗤笑:“此处并非草莽江湖,而是天子朝堂,陛下尚未发话,我如何能擅定芮侯之罪罚?”
刘岐面向上方:“今日此处无朝臣,唯有凑巧将儿臣救下的鲁侯与灵枢侯。而芮侯话中之真假,儿臣亦无更多实证可以证明,此事是国事亦是家事,无论父皇如何做主处置,儿臣皆不会有任何异议。”
听着这番话,皇帝心间不知是松缓还是怔然更多一些。
皇帝看着那个低下头,满身血的孩子。
医士已看过,伤势不算重,血大多是别人的血,但也足可以见经历了怎样一场凶险恶斗,而这些年来,在他这个父皇未能看到的地方,这样的刺杀亦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此刻却因为察觉到了他这个父皇的迟疑权衡,而未曾有揪住此事讨要公道的举动。
皇帝极慢地喘了口气。
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又或许是因为亲眼目睹过他这个父皇上一次做出的处置……这孩子刚回京时,遭人下毒,他彻查之后,未有揭破什么,只是罚了太子和皇后去往神祠思过以作惩戒警示。
他不是不想借今日之事重惩乃至除去芮泽,只是秋狩未至,诸王侯还在京中,若在这时候对芮泽下死手,四下必然认定他有废太子意图,王侯间必有异心趁机滋生,若在王几之地挑起异乱……
但凡会有可能引发动乱的举动,皆要等到秋狩之后、以及梁国之乱平息才能有所决定……
皇帝思绪百转间,仍在看着那血衣少年。
这是个知父亲所虑,因此做出让步的儿子。
在这一刻,真正与他站在了同一处。
恍惚间,借着这狼狈血衣,皇帝不受控制地想到了另一个曾经总会为他分忧的儿子……那个孩子,当年在宫门外,是否也是这样一身血……凌轲究竟为何要拼死带那个孩子来叩宫门,若那时他不曾吐血昏死,因凌轲断臂之举而答应召见那个孩子……
无可挽回的假设反而锥心,皇帝遏制住那无法正视的情绪,复又看向芮泽,怒气不受控制卷土重来,现下纵不能将人处死,却也不可能就此放过,否则刘家尊严何在,天机亦在场见证着,须知这天下终究姓刘而非姓芮……也断无改姓芮的可能!
“太子监国之际,尔为朝臣亦为国戚,不思安邦,反而因捕风捉影之言而乱动刀兵,伤及皇子,祸乱秩序,殊为可恨……”
“传朕口谕,大司农芮泽狂悖妄为,着即——罚俸三载,笞三十,以思己过,以儆效尤!”
芮泽顿首:“臣……领罚!”
笞刑是为各刑罚中最轻的责罚,时下纵是死刑犯亦可花钱赎罪,笞刑常被作为替免肉刑的轻责,然而官员受此罚,辱大过罚本身。芮泽深知皇帝被触怒,不敢再有任何求饶言语,叩首后主动退出大殿领罚。
随大父一同跪坐后方的少微抬起眼睛,看着前方刘岐。
他以身犯险后又以退为进,迫使皇帝对芮泽做出当下最大限度的责罚,三十笞刑打不死人,却足以打乱部分人心与局势。
但不足以打乱少微计划。
少微心有分辨,心思不移,只是待收回目光时,不由又看向身侧的竹简奏书。
皇帝发怒时掀翻案几,卷起的圆滚奏书滚得到处都是,直到此刻方才有内侍敢跪身过来收捡。
少微看着内侍将那卷奏书重新卷起,其上内容却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心知此行与大父入宫,只为见证看戏而已,如此良久跪坐又不必言语,不免熬人,自是无法拒绝身侧带有文字之物,又因目力确实上佳,少微遂偷偷看了几卷散开的奏书打发时间。
其中一卷乃宫中官员大长秋所奏,其上列明许多权贵千金家门姓氏排序,曰皆品貌双全,足与六殿下为良配。
少微反应一会儿,即知晓,宫中在为刘岐择选良配,或是皇帝认为刘岐到了成家年纪,又或是有旁的考量,总之刘岐的婚事如今正被人合计着。
或是前世刘岐乃孤身一人死去的缘故,少微便未曾想过他要成家这件事,而今目睹这卷竹简,不禁便要凭空想象他与品貌双全贵女作良配的情形。
与一人作良配,想来便是成一个共同的家,用同一张食案,分吃同一碟瓜果,熏同一炉香,乃至卧同一张榻,甚至共盖同一床被?
这情形如此亲密,简直比她和他在湖上放舟自流时还要亲密,如此一来,往后她还能随心所欲地去见他吗?
能不能且不提,单是如此想象,心底竟有一股无名火,简直再不想去找他了。
这份恼火绝不是冲着那个只存在想象中的品貌双全的无辜贵女,似也不是冲着刘岐……好像只因介怀那想象中错误的关系。
少微自认从无棒打鸳鸯的坏癖好,而若这是错误的关系,那在自己心中,什么才是对的?
思索间,前方的刘岐手撑地欲起身,侧首之际,露出湿漉漉眉眼,借着收拾奏书狼藉的内侍身形遮掩,对着少微无声一笑。
少微脑子里蹦出一道声音:好像这样才对。
内侍们在重新整理布置龙案,在这诸人退场之际,刘承低声问:“灵枢侯与鲁侯可曾受伤?”
此一问,似君对臣,也似对舅父犯错后的负责询问,但刘承眼神里关切过甚,目光看罢鲁侯,便长久落在少微身上。
少微不禁判断,如此示好关切,她已明确拒绝,刘承仍白白付出,实为错误典范。
鲁侯已做回答,少微便不复多言。
刘承顾不上失落,舅父受此责罚,今日事太过突然,母后同样受惊,他有太多事和情绪需要处理。
皇后与太子告退,皇帝面色稍缓,待鲁侯道:“今日芮泽胡闹,惊搅了鲁侯生辰,朕代他们向鲁侯赔个不是……也多亏有鲁侯在场主持局面。”
鲁侯想到当时一眼扫去的血糊糊情形,不禁道一句:“老臣如今最是迟钝,乃是身边孩儿先行察觉不对……”
不多时,即有内侍来禀,芮侯所受三十笞刑已经结束。
雨水仍未歇,负责监刑的郭食撑着伞上前,将芮泽扶过。
芮泽眼前被雨水冲得模糊,疼痛却无法变得模糊。
清晰的疼痛最易唤醒记忆,上一次这样挨打,还是做马奴时,而这些年,他渐以为再不会挨这样的打了。
此时才切身体会到,只要有主子,就会有鞭子。
芮泽咬紧牙关,声音带着牙齿磕碰的颤声:“假的……”
郭食看着他,什么?
芮泽也看郭食,一字一顿低声告知:“跛腿,假的……我看到了。”
郭食良久无声,似有若无地叹了口低低长长的气,慢慢垂眼,看着几滴血混进雨水里,缓缓朝自己脚下侵染过来。
芮皇后在撑伞宫娥的陪同下走过来,伸手去扶兄长,眼底含着情绪复杂的泪。
郭食静静离开,伞下,芮皇后含泪哑声低问:“兄长为何擅作主张……”
面色苍白的芮泽看向妹妹,几乎咬牙切齿:“这句为何,该我来问娘娘。”
言毕,他抽出被妹妹扶着的手,躬身一瘸一拐离开,走向撑伞等候的内侍。
? ?4400字,晚安,明天见。
喜欢逢晴日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逢晴日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