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峪一战,虽未能救回高迎祥性命,但全歼了押解官军,夺回了高迎祥的遗体,并将赵大胤枭首祭奠了高迎祥。
刘处直命人在葫芦峪附近一处背山面水、风景清幽的向阳坡地上,为高迎祥挖掘了墓穴。
没有棺椁,便用军中携带的崭新帐篷仔细包裹遗体;没有丰厚的陪葬,只将那把去年刘处直赠送给高迎祥的那把佩刀一起放在了里面,高迎祥兵败后将这把刀给了刘哲,遇到刘处直后刘哲又交给了他。
葬礼简单而肃穆,刘处直率领所有参与此次行动的军官和部分士卒,肃立在墓前。
刘处直亲自捧起一抔黄土,缓缓撒入墓穴:“高大哥,你英雄一世,今日兄弟暂且将你安葬于此,这葫芦峪山清水秀可涤荡征尘,你可在此安心长眠。”
“他日若我等有成,必为你迁葬故里安塞,树碑立传,让你的事迹,永世流传!”
众人依次上前添土,马世耀、郭世征等军官都铲了几铲子土,李晋王也感慨道:“高闯王,老李我没什么能送你的,往后年年清明,只要我还在,定来为你祭扫一杯水酒!”
坟冢很快垒起,一块光滑圆润的青石充作墓碑,上面用刀尖刻下“故兄高公迎祥之墓”几个大字。
葬礼结束后还有其它的麻烦事,劫杀官军、夺走钦犯(虽已故,但朝廷不知),这是捅了马蜂窝,宣大总督梁廷栋、山西巡抚吴甡两人,一旦得知消息必定调兵围剿,也很有可能连累五台山的山寨,不过李晋王倒是很豁达,他也不止这一座山寨,官军来了直接走就成。
“李良弼!多派探马,向东、向北探察!严密监视平型关、雁门关乃至宣大方向的官军动向!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是!”李良弼领命,立刻将手下所有的夜不收像撒豆子般派了出去。
众人怀着紧张的心情,在五台山李晋王的山寨中暂避,同时抓紧时间休整部队,处理伤患,消化此次俘获的数百名降卒愿意加入的补充入营,不愿的发给少量盘缠让他们自己回陕西。
仅仅过了两日,黄昏时分山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哨兵紧张的呼喝,很快,两名隶属于侦察营的探马风尘仆仆的归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了聚义厅,其中一人的马背上,还捆着一个穿着大明低级文官服饰、吓得面无人色的男子。
“大帅!李营官!大事不好!出大事了!”
为首的探马气喘吁吁,李良弼赶紧给他递上了一碗水,然后训斥道:“慌什么!慢慢说!是平型关的官军出动了吗?”
“不是官军,我们按照命令前往紫荆关方向探察,还没到地方,就发现官道上一片混乱,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和溃散的官兵!我们就趁机抓了这个舌头!”
待缓了缓之后,探马将那个主簿放了下来,让他给在坐的众人解释。
只见那个探马对主簿说道:“你老实说话,说完便放了你。”
那个主簿听说流寇不杀他,然后就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报告各位大王,不是官军来了,是东虏大军入寇了!”
“东虏的大军已经攻破了昌平、居庸关!连延庆州也丢了,昌平总兵巢丕昌投降东虏了!东虏在京畿大肆劫掠,前锋已经逼近了紫荆关!离我们这里的平型关,只有二百多里路了!”
对于东虏那边刘处直虽然和他们打过一仗知道很厉害,但是自己手伸不过去对辽东的情况两眼一抹黑,他还不知道就在今年四月,关外的皇太极已于盛京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他大封功臣,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豪格等皆正式获封王爵(以前只是口头上的),并将内三院、六部、都察院的牌子也挂上了不再是大汗处理事务的秘书部门了。
皇太极以希福、范文程等人为大学士,政权机构日趋完善,为了巩固新朝威信,并掠夺物资人口以弥补关外之匮乏,皇太极趁秋高马肥之机,命武英郡王阿济格为奉命大将军,饶余贝勒阿巴泰、额驸扬古利为辅,统率数万八旗精兵,绕道蒙古,破关而入,直捣京畿!
马世耀听完后摇了摇头,“这大明九边的兵力都用来打我们了吗,东虏这都第几次入关了,还打到了昌平,离京师这么近了,难不成这次东虏是打算直接拿下京师吗,那咱们该怎么办,连巢丕昌这种总兵都投敌了,可见北直隶肯定乱成一锅粥了。”
李虎也说道:“怪不得咱们在葫芦峪闹出这么大动静,平型关、代州的官军都没什么像样的反应!原来他们自家后院起火了,还是冲天大火!”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到了刘处直身上。
刘处直站在那里,这个消息太大了他暂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次带来的粮食不多,要回去肯定不太够,原本他还打算如果官军不来,在附近抢点粮食然后就回去了。
现在东虏进来了,自己比这帮职业抢劫犯水准肯定差了N个档次,他们啃过的地皮自己连点渣子都别想找到,李晋王这山寨也没太多粮食,更何况现在粮食这么宝贵,他估计也不太愿意卖给自己。
他缓缓走到那个被俘的文官面前问道:“你所说的,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立斩!”
那文官早已吓得瘫软在地,磕头如捣蒜:“大王饶命!小的……小的不敢有半句假话啊!昌平、居庸确已失守,巢总兵……不,巢丕昌那逆贼确已投敌,东虏骑兵漫山遍野,小的……小的是拼死才逃出来的啊!”
见这个文官确实没说假话又询问了他其它情报后,刘处直便让人将他放了,同时召集众人开个短会。
“诸位兄弟,阿济格统带东虏八旗兵马约三万,又有蒙古各部落兵马万余随同入关,在延庆、昌平、居庸、密云一带,又收得明军降兵数千,在京郊大肆劫掠,如入无人之境。”
“这是自七年前的己巳之变以来,东虏第四次破关入寇,第二次兵临北京城下。”
“崇祯皇帝现在肯定会调遣各路兵马勤王,但内地能战之兵大多在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三人麾下。”
“洪承畴和孙传庭那边刚刚经过围剿高闯王的战斗损失也很大,甘肃兵要防备蒙古人,宁夏兵刚刚兵变还没有恢复,延绥兵又被咱们打残了,唯一有可能出兵的就是宣大总督梁廷栋,也就是说咱们在山西只要不碰到东虏就是安全的。”
“那大帅,咱们就算是躲着点东虏,这粮食也不太够咱们回去啊,人还好说,这些战马不能挨饿还得吃粮食和豆子,现在手里这点粮食也不太够啊,行军必须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再说,不然路上碰到意外就麻烦了。”
马世耀快速的说完了自己想法,拿起水杯润了润喉咙,其余军官也赞成没有搞定粮食之前不要轻易动身。
刘处直让李良弼再次派夜不收出去了解具体情况,这次李良弼选了五六个蒙古人,他们也能接触东虏大军里面的科尔沁人,然后得知更具体的消息。
又过了两日,李良弼派出去的人回来了,告诉了最新消息,阿济格派出一路偏师,由伊尔根觉罗·吴善、乌苏·季思哈二参领及投降总兵巢丕昌统带,进兵紫荆关。
梁廷栋则命令广昌、灵丘、平型关等地驻军严守城池,绝不许浪战,紫荆关附近的清兵中,辫发的东虏约有三千,髡发的北虏有千把人,还有数百人穿着官军鸳鸯战袄,也没剃发,却也跟着烧杀抢掠。
按理说刘处直应该会庆幸这种事情,不过东虏那边每次进来干的事都让他高兴不起来。
现在情况已经明了,刘处直最后定下调子,暂时先不走看看东虏那边的情况再说。
《流贼也可以燎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流贼也可以燎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流贼也可以燎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