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研墨的中年人

首页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超神永乐时代佣兵的战争汉室可兴六界神君神魂至尊交锋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武神主宰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研墨的中年人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全文阅读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txt下载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1章 龙廷激辩立凌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旭日东升,金光刺破薄雾,直射垂拱殿。殿内,百官按品阶肃立,朝靴踩在冰冷金砖上的细碎声响,与朝服偶尔的窸窣,交织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

李纲手握笏板,花白胡须微微颤动,目光沉静却暗藏锋芒,昨夜的密议已在他心中掀起万丈波澜。吴敏则如磐石般伫立,双目微垂,唯有指节因紧握笏板而微微泛白,显示着内心的不平静。蔡懋与许翰交换了一个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即将到来的风暴的预感。

“陛下驾到——”内侍尖细的唱喏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赵桓身着衮冕,步履沉稳有力,一步步踏上御座。他并未立刻落座,而是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阶下群臣,那眼神深邃而锐利,让殿内空气仿佛凝固。珠帘轻晃,龙袍上的金线折射出冷冽的光芒。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躬身,山呼之声震动殿宇。

“平身。”赵桓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缓缓落座,目光再次投向下方。

没有丝毫拖沓,赵桓直奔主题:“诸位爱卿,今日朕有一件关乎我大宋国本、社稷长远的大事,要与诸位商议。”

殿内气氛骤然绷紧。群臣屏息,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御座。

“靖康以来,国事多艰。”赵桓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缅怀的沉痛,“金人犯阙,社稷危殆……”他猛地一顿,语气陡然转为激昂,如同金石交击,“幸赖诸卿辅佐,将士用命,百姓同心,方能力挽狂澜!怀州大捷,太原复克,河北伪朝授首……这一桩桩功勋,皆是以血泪铸就!”

御座上的赵桓猛地一挥手,龙袍宽袖在空中带起一阵劲风,他目光如炬,直视殿下:“然,仅仅封官晋爵,金银赏赐,朕以为,不足以彰其功,慰其忠魂,励我后人!我大宋立国百年,重文抑武,积弊已深!武人为国征战,九死一生,却往往地位不高,荣光不显!长此以往,何以激励将士用命?何以重塑我大宋武功?!”

说到此处,他霍然起身,龙行虎步般踏前一步,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彻整个垂拱殿:“朕思虑良久,决意效仿昔日唐太宗皇帝,于我大宋,亦设立一座‘凌烟阁’!将自靖康以来,凡于国有大功,于社稷有大勋者,无论文武,不分出身,皆图形于阁上,书其功绩,昭示天下,流芳百世!”

赵桓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不绝,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群臣的心上。

“以此,表彰忠烈,激励后进,重塑我大宋尚武之精神,为北伐大业,为万世开太平,奠定不移之基石!”

“凌烟阁!!”

话音未落,殿内瞬间鼎沸!

“哗——”

群臣面色剧变,惊呼声、倒吸凉气的声音、难以置信的私语声响成一片。

一名须发皆白,颤巍巍仿佛随时都会散架的老臣,正是三朝元老,以守旧着称的礼部侍郎陈公亮,他再也忍不住,踉跄出班,“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声音嘶哑,带着哭腔:“陛下!此议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太祖皇帝以‘杯酒释兵权’定下偃武修文之国策,方有我大宋百年太平!此乃祖宗之法,国之根本!陛下,您…您这是要动摇国本啊!”他一边说,一边连连叩首,额头触地,发出“咚咚”的闷响,声声泣血。

紧随其后,一名年约四十,面容刚正,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偏执的给事中刘彦直也猛地出班,声音尖锐而急切,几乎是嘶吼道:“陛下!唐末五代之乱,殷鉴不远!武人拥兵自重,骄兵悍将层出不穷,今日节度,明日称帝,视君父如草芥,置苍生于水火!那等武将跋扈,祸乱天下的惨状,史书之上,字字泣血!我朝百年安稳,正是得益于以文制武,以儒治国!陛下若效仿唐制,重开武人干政之门,社稷危矣!苍生危矣啊!”

刘彦直情绪激动,手中的象牙笏板都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他直视着御座,眼中充满了“为国死谏”的决绝。

“臣等附议!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数十名文臣如同决堤的洪水,纷纷涌出队列,跪伏于地,言辞激烈,声泪俱下,大殿之上,一时之间竟有了几分“尸谏”的悲壮。他们之中,有真心忧国者,有固守祖制者,亦有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者,但此刻,他们都将矛头对准了赵桓这石破天惊的提议。

御座之上,赵桓负手而立,嘴角噙着一抹冰冷的弧度,冷眼旁观着殿下的“表演”。他早就料到会有如此场面,甚至,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场面!不将这些盘根错节的守旧势力彻底打痛、打怕,他的新政便无法真正推行下去!

他缓缓抬手,虚按了一下。

殿内哭谏之声渐歇,但仍有不少官员伏地不起,以示抗议。

“诸位爱卿的‘忠言’,朕都听到了。”赵桓的声音平静得令人心悸,“五代十国,武人乱政,朕自然知晓。唐末藩镇,祸国殃民,朕也读过史书!”

他猛地向前踏出一步,龙袍下摆在金砖上摩擦出令人牙酸的声响,每一个字都像刀锋般割向众人:“然,时移世易,祖宗之法,亦需因时而变!太祖皇帝定下偃武修文之策,乃因当时天下初定,需以文德安抚四方。然如今,是何等光景?!”

赵桓的目光如同两道寒芒,直刺那些跪伏的文臣:“金贼铁骑踏破我大宋疆土,兵临我汴京城下,掳我宗亲,荼毒我黎民百姓!若朕依旧固守旧制,不思变革,任由武将受抑,军心不振,无异于坐以待毙,引颈就戮!”

“尔等口口声声祖制,口口声声前车之鉴!”赵桓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然靖康之耻,金人兵临城下,围三阙,辱君父,杀戮臣民之时,尔等所谓的祖制,所谓的文治,可曾挡住金人半步铁蹄?!可曾救万民于水火?!”

“是李纲!是种师道!是岳飞!是韩世忠!是千千万万浴血奋战的将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才为大宋换来一线生机!尔等安坐朝堂,享受俸禄,却对他们的功绩视而不见,反而以所谓‘祖制’加以束缚,朕问你们,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赵桓手指猛地指向殿外,声音激昂,如同战鼓擂动:“至于提升武将地位,是否会造成尾大不掉之势?朕告诉你们,关键不在于是否提升武将地位,而在于兵权是否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掌握在朕——的手中!”

他环视群臣,目光中杀意凛然:“只要军纪严明,赏罚有度,忠奸分明,则将士用命,何来跋扈之忧?!朕设立凌烟阁,正是要树立忠勇报国之楷模,让天下将士皆知,为国尽忠,方是荣耀!谁敢再以祖制之名,行阻碍国策之实,便是与大宋中兴为敌,便是与天下万民为敌!”

说到最后,他猛地一顿,声音如同冰封万里:“朕——绝不轻饶!!”

这五个字,如同实质的冰锥,刺入每一个反对者的心房。赵桓平日里温和内敛,此刻却展露出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令所有人心头发寒。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那名先前痛哭流涕的礼部侍郎陈公亮,猛地抬起头,老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决绝。他嘶吼一声:“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废!武人得志,国必将亡!老臣……老臣今日便以死相谏!”

说罢,他竟猛地站起身,踉踉跄跄地朝着殿内的蟠龙金柱冲去,看那架势,竟是要效仿古人,血溅金銮,以死明志!

“拦住他!”赵桓厉声喝道,眼中寒光一闪。

殿前侍卫反应极快,数道身影如电般射出,在陈公亮即将撞上金柱的瞬间,将他死死按住!

“放开老夫!放开老夫!昏君!昏君啊!大宋要亡了!亡了啊!”陈公亮须发散乱,状若疯癫,在侍卫的控制下依旧奋力挣扎,口中发出绝望的嘶吼。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殿内百官更是噤若寒蝉。连三朝元老都以死相逼,可见此事在文官集团中引起的抵触有多么巨大!

御座之上,赵桓的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他看着如同疯魔般的陈公亮,心中怒火中烧,但更多的却是冰冷的杀意。

他缓缓抬起手,示意侍卫将陈公亮拖拽到殿中。

“陈公亮,”赵桓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仿佛在看一个死人,“你口口声声祖制,口口声声为国。朕问你,金人围城,你献过何策?河北危急,你出过何力?如今朕要表彰为国捐躯的忠烈,激励浴血奋战的将士,你却以死相逼,阻挠朕的国策!你究竟是忠于大宋,还是忠于你那腐朽不堪的所谓‘体面’和‘利益’?!”

“我……我……”陈公亮被赵桓一番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徒劳地挣扎着。

赵桓冷哼一声,不再看他,目光转向李纲:“李相公!”

李纲心中一凛,连忙出班:“臣在!”

“陛下圣明!”李纲颤巍巍地出班,声音却异常坚定洪亮,他躬身一揖,朗声道,“老臣以为,陛下之言,振聋发聩,切中时弊!五代之乱,确为前车之鉴,然亦不可因噎废食!大宋今日,外有强虏虎视眈眈,内有积弊沉疴待除,正是需要重振武功,以御外敌,以安社稷之时!陛下欲设凌烟阁,先扬忠烈之名,再建功臣之阁,循序渐进,恩威并施,此乃安抚人心,激扬士气,为国增添底蕴之无上妙策!老臣……恳请陛下,速下旨意,推行此策!”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赵桓的支持。

枢密使吴敏紧随其后,目光灼灼,沉声道:“陛下!臣附议!设立凌烟阁,能极大提振我大宋将士士气!昔日岳都统、韩都统等将士,浴血沙场,为国死战,若其功绩能图形于阁,流芳百世,则天下武人,无不感念陛下天恩,人人争先,奋不顾身!此策于我大宋军心士气之提振,乃至未来北伐大业之助力,皆不可估量!至于陈侍郎所言,不过是杞人忧天,食古不化!若无将士用命,何来江山社稷?!何来他这身官袍顶戴?!”吴敏越说越是激动,最后竟隐隐指向了被按倒在地的陈公亮。

两位宰执重臣的表态,如同两座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摇摆的朝局。那些原本还在犹豫观望的官员,此刻也纷纷调整了姿态,不敢再逆龙鳞。

户部尚书蔡懋擦了擦额角的冷汗,小心翼翼地出班道:“陛下……老臣亦以为此举可行。只是……兴建阁楼,绘制图形,耗费巨大,还请陛下……酌情。”他依旧不忘自己的职责,但语气已明显软化。

御史中丞许翰也出班,声音沉稳:“陛下既有定夺,臣自当奉诏。然,功臣遴选,事关重大,还需制定周详章程,以示公允,杜绝偏私。”他这是在为后续的执行提出实际建议。

赵桓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目光转向队列中一直沉默不语的秦桧,后者适时地投来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好!”赵桓猛地一拍御座扶手,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喙:“既然诸位爱卿皆无异议,那便依朕旨意!”

他目光扫过群臣,继续道:“朕特命礼部、太常寺,即刻拟定仪典!朕将亲自主祭太庙,隆重追赠自靖康以来为国捐躯之忠臣烈士!尤其是故太尉种师道,当配享太庙,其功绩当昭告天下!至于……故相李邦彦、故太宗黄潜厚……”

听到这两个名字,殿内又是一阵细微的骚动。李纲和吴敏等人也是微微一怔,不明白官家此刻的用意。

赵桓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缓缓道:“……其罪行亦当钉在耻辱柱上,警示后人!凡为国尽忠者,朕不吝褒奖;凡祸国殃民者,朕亦不吝惩处!此乃朕之治国准则!朕要让天下人看看,何为忠,何为奸!”

群臣这才恍然大悟,官家这是要借机再次敲打朝堂,彰显其赏罚分明、不容置喙的决心。

“对在世的有功之臣,亦当不吝封赏,擢升其位,彰其功绩!”赵桓的声音再次高亢起来,“至于兴建凌烟阁,图形立传之事,待追赠仪式完毕,礼部与工部当会同商议,择吉日开工!”

他目光如电,扫过殿下每一位臣子,一字一顿地说道:“朕意已决!谁敢再有二心,休怪朕——不念旧情!”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依旧被侍卫按住,却已面如死灰的陈公亮身上,声音冰冷地说道:“礼部侍郎陈公亮,咆哮朝堂,御前失仪,着……革去官职,永不叙用!念其年迈,姑且饶其性命,逐出京师,着其家人领回,严加看管!”

“臣等遵旨!”殿内群臣,无论心中作何感想,此刻都齐齐躬身,山呼应诺,声音中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敬畏。

“退朝。”赵桓拂袖起身,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掌控一切的从容。

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盛世婚宠:娇妻,余生多指教慕浅霍靳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海贼之破晓航迹冷艳总裁的妖孽兵王万古神尊校花曝光我在殡仪馆抓鬼现场重生之星空巨蚊万界仙族女boss坑仙路天价前妻重生之千面影帝凌天至尊豪门通灵萌妻:宫总,有鬼!道界天下宦海扁舟校园绝品狂神和薄少撒个娇重生抄袭做游戏,哪有原创来得爽妈咪,爹地欠收拾武神破空
经典收藏塑山河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抗日小山传奇开天鸿蒙诀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我在秦朝当神棍我是关陇老秦人巧妇当家南朝第一赘婿大唐之最强驸马妖孽的小王爷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枭起传一碗火腿泡面,我竟黄袍加身!?闯旗大夏憨婿大唐面首开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汉官之陈
最近更新我在美利坚当兵王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寒门科举小懒娃寒门小郎中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大梁辽王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三国野史!花屋湘军传奇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三国伏生志一来开无敌挂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白话三国志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研墨的中年人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txt下载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最新章节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