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小看村里这些妇女同志,她们平时东家长西家短,看似只是八卦,但关键时候,这人情网络和传播效率却是极高。
没过多久,“陈业峰从大陆运了便宜好货回来”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小岛的各个角落。
先是隔壁的王婶听说有新鲜蔬菜,立马放下手里的活计往这边跑。
接着是李家大娘,家里的肥皂刚好用完,正愁没地方买。
再后来,连住在村尾的张大爷都拄着拐杖来了,说要给小孙子买块新手帕。
这还没半个时辰,岛上的人开始陆陆续续上门来了。
先是附近的几户人家,接着是听到消息从稍远地方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小小的院子很快就变得热闹、拥挤起来。
陈业峰连忙打起精神,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大声招呼着:“叔、婶、大哥、嫂子,来了啊!看看需要点什么?都是家里用得着的东西,价格绝对公道!”
他一边说,一边顺手拿起一个暖水瓶,“你看看这质量,这胆厚实,保温效果好!我这就是赚个辛苦钱,主要就是把油费跑出来,不图赚钱!”
那些岛民们看着眼前这么多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丰富物资,眼睛都亮了。他们围着物资堆,摸摸这个,看看那个,询问着价格。
“这西红柿看着就甜,我家丫头昨天还吵着要吃,补给船上的都放软了,哪有这么新鲜的?”
“这布真厚实,比供销社里的好多了,我家那口子出海打鱼,正缺件耐穿的褂子。”
“阿峰,这搪瓷盆怎么卖?”
“这布啥价钱?给我扯几尺!”
“哟,还有水果糖!给我称半斤!”
大家围着物资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得像赶大集…
陈业峰一一应答,价格确实比岛上的供销社要便宜一些,而且东西种类多,很多都是供销社没有的。
特别是那些蔬菜,种类也多,白菜、萝卜、青菜,都很新鲜,价格也实惠,对于常年吃咸鱼、海带和少量自种蔬菜的岛民来说,诱惑力巨大。
一时间,小院里人声鼎沸,岛民们纷纷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物品,场面很是热闹。
有讨价还价的,有互相推荐商量买什么的,有买了东西心满意足准备离开的,还有闻讯继续赶来的。
陈业峰和闻讯赶来帮忙的大哥陈业新、以及陈父、阿财也忙着拿货、收钱,一阵手忙脚乱。
张凤就负责帮忙盯着那些东西,免得有些不老实,偷拿东西。
而周海英会算数,就在一旁记账、收钱,手指飞快地数着票子,脸上也满是笑意。
刚开始卖鱼干的时候,她还担心连油费都赚不到。
没想到陈业峰有这样的生意头脑,还知道从大陆那边批发一些东西上海岛上来卖。
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那些物资一点点减少,几筐蔬菜先卖空了,接着是肥皂、火柴等其他物资被抢空。
这是陈业峰第一次尝试把家里那边的物资运输到海岛上来卖,心里也没太大把握,所以数量并没有弄太多,算是一次试探。也正因为如此,东西显得更加紧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西边的海平面只剩下一点橘红色的余晖。
当最后一块肥皂被一位急匆匆赶来的大婶买走,院子里原本堆得满满的物资已经销售一空,只剩下一些包装纸和零星的草绳。
甚至还有几个来晚了的岛民,看着空荡荡的院子,一脸懊恼和不甘。
“阿峰,这就没啦?我听说有暖水瓶,紧赶慢赶过来……”
“是啊,菜也没了?我还想买点明天吃呢!”
陈业峰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带着歉意对那几位没买到的乡亲说:“对不住啊,各位叔伯婶子,这次带得不多,都卖完了。下次、下次我回去再多运些过来!一定让大家都能买到!”
好说歹说,才把几位失望的邻居劝走。
人群散尽,喧嚣退去,小院又恢复了宁静。
陈业峰看着空荡荡的院子,长长舒了口气,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充满了首次尝试成功的喜悦。
他开始动手收拾地上的狼藉,把散乱的包装纸、绳子归拢到一起,又用扫帚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
这时,大嫂张凤也笑眯眯地走了过来,显然今天这场热闹的销售她也与有荣焉。
陈业峰把卖货收来的那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递给正在帮忙清扫的周海英:“阿英,你心思细,来,把这些钱点一点,看看数目对不对。”
周海英接过钱袋,沉甸甸的,她走到屋里,就着昏黄的煤油灯,仔细地清点起来。
纸币、硬币,分门别类,哗啦啦的声音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另一边,大嫂已经把饭菜做好了。
简单的海岛家常菜,但因为今天心情好,似乎也格外香。
一家人围坐在小桌旁,就着海鱼、白灼虾、螃蟹、炒鸡蛋、炒青菜,再配上香喷喷的米饭,吃得格外香甜。
饭桌上,自然离不开讨论“双向小生意”的事情。
陈业峰顺便说了一下晒鱼干的事情,既然码头都不收巴浪鱼,那他们就收回来,然后自己杀了晒干,到时候再由他跟阿财拉到大陆上去销售。
等到鱼干卖完,他们就大陆那边搭运一批物资过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不单只有巴浪鱼干,像鱿鱼、墨鱼、海兔、带鱼,鳗鱼跟鲅鱼都可以收一些回来晒成鱼鲞……”
“大嫂,这阵子就辛苦一下你了,帮着晒下鱼干,到时我给你算工钱。”
“对了,阿英,你明天让大舅妈她们告诉岛上的渔民,谁家有晒好的鱼干,吃不完的都可以送过来,你跟大嫂就负责在家里收一下,不过收的时候要仔细一些,不要让人浑水摸鱼。”
“还有,在岛上找几个手脚动作麻利,请他们过来帮忙杀鱼,这阵子要多收些海鱼回来晒。”
他们那艘船,连同大哥跟两个舅舅的渔船,一共是三艘。
这三艘船上的鱼货要是合适的都可以晒成鱼鲞,还可以去岛上那些渔民那里收购一些回来。
现在刚开始做,那些贵一点的鱼也不敢多收。
张凤听到说给她开工资,脸上也是乐开了花,对陈业峰更是赞不绝口,连带看着自己男人陈业新的眼神都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陈业新只是埋头吃饭,偶尔憨厚地笑笑。
吃了饭,收拾完碗筷,陈业峰跟大哥陈业新,还有阿财,搬了小凳子在院子里坐下。
海岛的夜晚,空气带着咸湿的海风,吹走了白日的燥热。
陈业新拿出那杆用了多年的水烟筒,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然后把烟筒递给陈业峰。
兄弟俩也没多说话,就这么静静地坐着,享受着忙碌后的片刻闲暇,烟雾在朦胧的月光下袅袅升起。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和招呼声。
喜欢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