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首页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快穿:虐渣指导手册重生之星空巨蚊末世神魔录魂帝觉醒赌石神眼人住超神,渣在诸天红警之科技帝国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外星来客与地球火锅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全文阅读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txt下载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第32章 (第210章 )贵人出现自有天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32.1 从原理初探到整体适配

还好这阵子没白忙活,总算搞明白星核源晶才是让俩玩意儿平衡的关键,它内部的晶格能管住快子,不让它瞎跑,还能往外放能量,刚好补负物质消耗的劲儿,这三样凑一块儿能形成稳定的循环,快子和负物质总算不打架、能好好配合了,实验也总算往前迈了一大步,进入新阶段了。

但这平衡也太不禁折腾了,稍微调点参数、把星核源晶挪个一丁点儿,快子立马跑偏,负物质也立刻炸毛,根本没法装到实际设备上用,所以接下来首要的事,就是搞清楚这平衡到底能承受多大变动,再想辙把它弄结实点。

背后的逻辑很清晰,星核源晶“微型棱镜”晶格会通过折射效应,为快子提供稳定运动通道,就像给狂奔的快子铺了条精准的“水晶轨道”,哪怕它超光速运行时惯性极大,也没法脱离轨道偏移。

同时释放的能量能精准匹配负物质的吸收消耗,避免其失衡消散,最终让快子与负物质从对抗转为协同,达成动态平衡。

林轩盯着全息屏上闪着的“平衡稳定”那抹绿,长出一口气,这几天绷着的弦总算松快了点:“可算从‘瞎摸关键点’熬到‘门儿清原理’了!往后不用再瞎试瞎撞,省老鼻子功夫了!”

之后的日子,林轩不再盲目试错,而是一门心思围着这节星核源晶钻研,耐心寻找破解平衡脆弱性的关键。

他让Rob1号调出此前一周的实验数据,按“晶格位置-频率-快子轨迹偏差-负物质能量值”分类排序,逐行对比关联,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这平衡也太不禁折腾了吧?稍微动一丁点儿就乱套,往后没法往战舰上安、没法真刀真枪用,那咱这研究不白忙活了吗?还有啥劲儿啊!”

他试着让Rob1号用高精度机械臂挪动星核源晶,特意叮嘱:“移动精度0.001毫米\/步,每动一步停3秒,同步监测快子与负物质状态。”

“收到,机械臂精度校准完毕,移动开始。”Rob1号的机械臂轻轻夹住晶源边缘,刚挪动0.01毫米,全息屏上的画面就变了。

原本笔直的快子轨迹瞬间歪了0.3毫米,尾迹变得像被拉扯的银线,紊乱不堪;而负物质雾团也开始微微膨胀,边缘泛起暗紫色的躁动光纹,像随时要“炸毛”。

“好家伙,才0.01毫米就不行了?”林轩咋舌,赶紧下令:“立刻挪回原位,偏差控制在0.001毫米内!”

待晶源归位,他又让Rob1号调整晶格频率,同样按极小幅度微调:“从1.7x101?hz开始,每次上调0.001赫兹,实时监测负物质状态。”

结果刚偏差0.002赫兹,负物质雾团就直接开始变淡,原本浓郁的暗紫色慢慢透了光,几秒钟就消散了大半,屏幕上立刻弹出“负物质能量失衡,剩余能量32%”的红色警告。

“这敏感阈值也太离谱了!”林轩又急又无奈,盯着实验舱里的星核源晶,那团流转着幽蓝光泽的晶体,对外部能量波动的反应精度已达纳焦级,哪怕是空气分子的轻微碰撞,都会引发其内部能量场的紊乱。

林轩心里琢磨:“机械臂再高精度,也没法把控这么细微的实时调整,看来只能靠‘量子微控校准系统’了。”

所谓量子微控校准,核心是借助量子叠加态特性,让校准探针同时覆盖星核源晶周边数十个能量节点,无需像机械臂那样“逐个定位调整”。

再通过量子纠缠效应,将探针捕捉到的能量紊乱信号实时同步至主控端,延迟压缩到皮秒级,刚好能跟上星核源晶瞬息万变的能量波动,实现“紊乱即校准”的精准操控,这是传统机械精度根本无法企及的技术逻辑。

当然,这也算不上什么顶尖科技,早在二级高等宇宙文明阶段,林轩就已经把量子科技的门道给摸得门儿清。

此时实验取得核心进展之二,精准测定出快子-负物质-星核源晶协同体系的“敏感阈值参数”,科研从“掌握稳定原理”推进到“摸清稳定边界”阶段。

其科学原理是,星核源晶的晶格折射效应、能量释放频率,与快子的惯性参数、负物质的能量吸收阈值之间,存在“量子级适配关系”,这种关系对外部变量的耐受度极低。

晶格位置偏差会改变折射角度,无法再抵消快子惯性,导致轨迹偏移;晶格频率偏差则会打破与负物质的能量匹配,无法及时补给损耗,引发负物质失衡。

此次测定的具体阈值为“晶格位置偏差≤0.001毫米、晶格频率偏差≤0.001赫兹”,这一进展的意义在于,明确了协同体系稳定的“安全边界”,既避免后续研究陷入“无边界试错”的困境,也为后续针对性解决“平衡脆弱性”问题提供了精准的参数依据,让科研方向更具针对性。

没办法,他只能启动量子微控校准系统,通过纳米级量子探针精准牵引星核源晶,像呵护易碎的琉璃般一点点微调。

系统刚接入晶体能量链路,实验舱内的光线忽然莫名暗了半分,下一秒,那道淡金色能量体毫无征兆地浮现在晶核旁,没有光晕扩散,没有能量波动,仿佛它本就藏在虚空里,只是此刻才肯显露身形。

这次它不再是牵引,而是像无形的手,悄悄优化了系统的量子信号传导效率,让校准力均匀作用在晶体每一个晶格单元上,连0.001毫米的偏差都没出现。

林轩只觉得这次校准格外顺畅,像有股温和的力量在帮系统修正参数,他屏住呼吸,视线死死盯着全息屏上的晶格位置坐标与频率数值,指尖跟着数值调整系统操控滑块。

林轩嘴里还低声念叨着:“往左一点……再往左0.005毫米,对,就这位置!频率再稳半分,0.001赫兹都不能差,别慌,再稳一点,成了!”

随着最后一丝微调完成,全息屏上的快子轨迹重新变得笔直,消散的负物质雾团也慢慢凝聚,暗紫色逐渐浓郁,能量数值从32%稳步回升至100%,“平衡状态恢复,各项参数正常”的绿色提示再次亮起。

林轩语气里满是庆幸,却也藏着几分疑惑:“可算成了!再差一丁点儿,又得把晶格拆开了从头校,那真是要了亲命!”

林轩松了口气,又犯起嘀咕,“邪门儿了,今儿这量子微控校准系统怎么这么稳?跟有人在背后帮着捋信号似的,可翻来翻去找不着半点儿痕迹,得了得了,八成是这星球的能量环境跟别处不一样,瞎猫撞上死耗子了!”

试了整整3天,他终于摸清了最优参数:星核源晶晶格共振锁定在47.8赫兹时,全息屏上亮银色的快子轨迹像被无形的线牵住,偏差缩到不足0.001毫米,连超光速掠过的残影都成了规整的银线;当通过量子能量注入器精准注入0.05单位能量,暗紫色的负物质雾团不再飘忽,反而像被唤醒般轻轻舒展,每一次吸纳快子的不稳定能量,都能泛起一圈极淡的银紫涟漪,吸收效率刚好卡在达标线的峰值。

此时实验取得核心进展之三,精准锁定星核源晶约束快子、适配负物质的最优工作参数,科研从“摸清稳定边界”推进到“实现局部最优稳定”阶段。

其科学原理在于,快子自身存在固定的固有振动频率,47.8赫兹的星核源晶晶格共振频率,与该固有频率形成“量子级共振耦合”,可最大程度抵消快子超光速运动的惯性偏移,将轨迹偏差压缩至0.001毫米以内。

而负物质在与快子交互时,存在“能量消耗恒定值”,0.05单位能量注入量,既不会因能量过剩导致负物质雾团膨胀失衡,也不会因能量不足导致其消散,恰好匹配每一次交互的消耗,同时还能最大化提升负物质对快子不稳定能量的吸纳效率,实现二者“能量交互最优”。

这一进展的具体意义是,打破了此前“稳定即低效”的局限,在确保快子轨迹精准、负物质状态稳定的同时,实现了能量交互效率峰值,为后续平衡范围扩展、技术落地应用提供了“高效且稳定”的参数基准,避免后续研究因参数低效陷入能源浪费困境。

可看着这仅笼罩星核源晶的小范围平衡,林轩忽然顿住,局部稳定终究没用,要让整个实验装置都适配这平衡,才能为后续研究打基础。

这时他目光扫过操作台角落的大一统力场发生器,正皱着眉琢磨怎么调强度。

数值多一点怕冲垮晶格,少一点又起不到稳定作用,手指悬在旋钮上迟迟没落下。

那道淡金色能量体依旧没显形,只悄悄绕到操作台旁的冷却管后,让管壁上凝着的细小水珠,顺着管身缓缓滚成一串,刚好在林轩低头时,映出“0.08”刻度旁的微光。

连他手边用来记录数据的触控笔,都莫名跳了下,笔尖在草稿纸上点出两个极淡的小点,位置恰巧和力场强度面板上“0.0”与“8”的间距分毫不差。

林轩盯着水珠的倒影和纸上的小点愣了两秒,忽然心头一亮,连忙把力场强度调到0.08单位,心里还犯嘀咕:“怎么突然就想设这个数?没琢磨出道理啊,不管了,先试试再说。”

紧接着,他立刻按下大一统力场发生器的启动键,淡白色的力场波纹从设备核心向外扩散,像一层柔软的纱,将星核源晶构建的平衡一点点铺展。

淡金色能量体顺着力场波纹扩散,将自身的“秩序能量”融入整个装置,把局部平衡的能量特征精准“拓印”到每一处角落,连装置运行时的细微杂音都被它悄悄抚平。

没一会儿,原本只笼罩晶体的微光,顺着力场波纹蔓延,慢慢裹住整个实验装置,最后凝练成一层均匀的淡蓝色光晕,稳稳贴在设备外壳上,连光晕边缘都没有一丝晃动。

全息屏上的能量曲线始终平稳,快子轨迹笔直无偏差,负物质雾团也始终保持着浓郁的暗紫色,没有半点躁动。

林轩盯着那层光晕,看着屏上稳定的参数,指尖轻轻碰了碰设备外壳,能感受到光晕传来的温润触感。

他眼里满是坚定与期待:“不管这颗星球藏着多少门道,总算找对了路子!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模样,接下来,就该把这平衡用到实践上,真正掌控快子和负物质,等后续研究深入,总能弄明白这核心区的全部秘密。”

此时实验取得核心进展之四,通过大一统力场发生器,成功将单晶体约束的局部平衡扩展至整体实验装置,实现“大范围、高稳定”协同平衡,科研从“局部最优”迈入“整体适配”阶段,完成关键技术突破。

其科学原理是,常规环境中不同区域的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存在场域差异,会破坏快子与负物质的协同平衡,导致平衡仅能局限于星核源晶周边。

而大一统力场发生器可将四种基本力转化为统一的“均衡能量场”,消除区域间的力场差异,同时以星核源晶的最优参数为“模板”,将局部平衡的规律精准“拓印”,再加上淡金色能量体的“秩序能量”加持,最终形成包裹实验装置的稳定淡蓝色光晕。

这一步的核心诉求,是确定星核源晶的最优工作参数,再通过大一统力场,将单晶体约束的局部平衡扩展到整体实验装置,既提升平衡的适用范围,也进一步强化稳定性。

目前目标已达成,不仅锁定了星核源晶的最优参数,还成功通过大一统力场与神秘能量体的暗中助力,扩展了平衡范围,实验装置被稳定的淡蓝色光晕笼罩,快子与负物质的协同状态能持续维持。

这一进展的具体意义非凡:一是彻底解决了“平衡范围窄、无法适配大型设备”的核心难题,让快子与负物质的协同平衡具备了应用于大型科研装置的基础;二是通过统一力场与神秘能量体的双重强化,打破了此前“局部平衡易受干扰”的局限,为后续长期研究、技术迭代提供了安全且可靠的实验环境;三是首次实现“最优参数+大范围平衡”的结合,标志着林轩在快子与负物质协同控制领域,真正从“理论验证”走向“技术落地”的关键一步,距离突破五级文明核心技术边界更近了一步。

32.2 顺性引导解平衡漏洞

接下来的两个多万象年,核心诉求转向优化这一平衡体系,让星核源晶与快子、负物质的协同更紧密,同时借鉴念力修炼的经验,解决平衡中仍存的细微漏洞。

可一开始,他总陷在“靠外力微调补漏洞”的死胡同里,快子一跑偏,就用念力往回拉;负物质一要消散,就手动补能量,忙得脚不沾地,体系稳定率却没怎么提升,始终在82%上下浮动,连85%的阈值都碰不到。

林轩盯着屏上忽高忽低、没个准谱的数据,把实验记录往桌上“啪”地一扣,烦躁地挠了挠头:“嘿,邪门了!当初练念力的时候,也没这么费劲儿啊,怎么到快子和负物质这实验上,就跟揣着俩野小子似的,怎么都哄不乖?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啊这是!”

他伸手敲了敲操作台,目光扫过实验舱里泛着淡金光的星核源晶,又皱起眉:“难道是晶格通道太死?可之前调过宽度,窄了快子卡壳,宽了又跑偏,补能量也一样,多一点负物质炸,少一点就消散,怎么就这么难伺候!”

说着,他忍不住拿起操作台旁的量子探针,探向星核源晶,想再摸清晶格的状态,探针针尖刚触到晶体表面,那道熟悉的淡金色能量体又悄然浮现,这次没有直接牵引,只是轻轻波动了一下,将林轩握着探针“硬戳快子轨迹”的滞涩力道,悄悄揉成了柔和的弧度,像在提醒他“别用蛮力”。

林轩只觉得手里的探针突然变顺了,却没多想,只当是自己握探针久了,手感变好了,随口嘀咕:“嘿,邪门儿了!怎么这会儿控制探针不僵手了?可惜这俩小祖宗不给面儿,不然也能省点儿事儿,少遭点罪!”

此时的核心困境,源于“外力干预与物质自身特性的冲突”。

快子超光速运动时,自身自旋频率稳定在2.3x101?hz,林轩用探针硬戳着改轨迹,会强行改变其自旋相位,导致频率紊乱,反而加剧跑偏;负物质的能量吸收速率为0.002x10?1?J\/微秒,手动操控探针补能无法精准匹配这一速率,要么补能过快引发能量过剩膨胀,要么补能滞后导致能量失衡消散。

而淡金色能量体的暗中干预,虽未直接解决问题,却通过优化握探针的力道,为林轩后续转变思路埋下了伏笔。

日子不断翻篇,林轩还是没跳出死胡同,实验舱里的星核源晶换了一批又一批,操作台上的参数记录写满了三本,体系稳定率依旧没起色。

这天,科研舱里只剩全息屏的冷光和万象共鸣仪的细微嗡鸣,他对着快子乱晃的轨迹发呆,指尖无意识地转着念力凝成的小光球。

光球里,四力正顺着“软裹”的念力慢慢流转,强核力偶尔冒点“脾气”往外冲,也能顺着念力的节奏自己归位,不用他刻意拉扯,光球始终保持着规整的圆形。

就在这时,那道淡金色能量体又动了,它悄悄分出一缕细丝,轻轻碰了碰念力光球,让四力“顺性流转”的轨迹更清晰了些,又顺着光球的光痕,往实验舱里的星核源晶指了指,随后便隐去了踪迹。

这一下点拨,像道惊雷劈在林轩脑子里,他猛地顿悟,拍着大腿差点站起来,声音都忍不住拔高:“对啊!我怎么这么钻牛角尖!当初练归一阶时,硬拽强核力只会炸实验台,‘软裹’着顺着力道引导才稳;快子不也一样?现在靠念力硬拉轨迹,跟当初硬拽强核力有啥区别?反而干扰了它的自旋频率,不如改改星核源晶的晶格通道,让快子自己‘顺’着走,不用我瞎操心!”

他凑到全息屏前,手指划过星核源晶的晶格投影,越想越通透:“还有那负物质,手动补能也太死性了!不如让星核源晶的能量跟着它的吸收节奏走,它吸多少咱就补多少,这不就不会失衡了?之前净琢磨‘我该怎么管着它们’,压根儿忘了‘它们得怎么活’,难怪折腾半天都不成,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淡金色能量体的间接点拨,本质是唤醒林轩对过往经验的关联认知。

它未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强化“四力顺性流转”的具象化轨迹,引导林轩将念力修炼中“顺性引导”的核心逻辑,迁移到快子与负物质的平衡实验中,打破了“外力强控”的思维定式,为后续优化指明了方向。

想到这儿,他立马坐直身子,着手优化星核源晶的晶格排列,先让Rob1号用高精度扫描,测出当前快子在晶格通道中运动时,自旋频率与通道方向的夹角为15度,这正是导致跑偏的核心夹角。

随后,他操控量子微调旋钮,配合机械臂,将原本笔直、像“硬管子”似的晶格通道,改成贴合晶格能量流动方向的微曲形态,曲度刚好与快子自旋频率的夹角匹配,就像给快子铺了条“顺着脾气走的道儿”。

调整完启动设备的瞬间,那道淡金色能量体又悄悄帮了把手,它轻轻注入一丝能量,稳住了微曲晶格的共振频率,避免晶格因形态改变出现频率偏移。

林轩没察觉这份助力,只盯着全息屏眼睛一亮,忍不住嘀咕:“成了?这快子怎么不跑偏了?之前得一直拧着旋钮修正,这会儿居然自己就进去了,也太省心了!”

屏幕上,亮银色的快子不再需要旋钮强行修正,撞向微曲通道时,顺着晶格能量节奏就滑了进去,其自旋频率始终稳定在2.3x101?hz的标准值;即便偶尔闹点“小脾气”,跑偏幅度达到0.002毫米,也能自主绕回通道,彻底不用林轩再凑到操作台前,反复微调旋钮校准了。

紧接着,他又优化了星核源晶的能量释放机制,让能量释放速率与负物质的吸收速率实时绑定,负物质吸收0.002x10?1?J,晶源就同步释放0.002x10?1?J,没有半分延迟。

淡金色能量体再添一把力,悄悄校准了能量释放的响应时间,从原本的0.1微秒缩短至0.05微秒,让匹配更精准。

全息屏上的数据很快给出反馈:快子轨迹的稳定率从82%提升至100%,负物质的消散率从18%降至0,整个平衡体系的稳定率直接跃升至98%,远超此前85%的预期阈值。

此次优化成效显着,背后的科学原理可分为两点。其一,微曲晶格通道与快子自旋频率形成“方向适配”,原本15度的夹角会产生“自旋阻力”,导致快子跑偏,微曲通道的曲度抵消了这一阻力,减少了外力对快子自旋频率的干扰,让快子运动更贴合自身特性,自然降低了跑偏概率。

其二,星核源晶“实时绑定式”能量释放,精准匹配了负物质0.002x10?1?J\/微秒的吸收速率,再加上淡金色能量体将响应时间缩短至0.05微秒,彻底解决了“补能过快或滞后”的问题,避免负物质能量失衡。

而淡金色能量体的两次暗中助力,分别保障了微曲晶格的频率稳定与能量释放的响应精度,让优化效果远超林轩的初始预期。

林轩看着屏上稳稳跳动的绿色参数,长长舒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实验舱里的星核源晶,语气里满是释然:“可算成了!闹了半天,不是这俩小祖宗难哄,是我之前的法子压根儿不对路!”

林轩拍了下大腿,咧嘴笑了,“你看现在多好,它们顺着劲儿走,我也省得瞎折腾,这才叫真格的‘协同平衡’,早这么来不就完了!”

他没多想这份顺利背后的蹊跷,只当是自己终于摸透了实验的门道,转身在实验日志上写下“顺性引导为核心,晶格与能量适配为关键”的结论,又开始琢磨下一步的优化方向。

解决了快子的问题,负物质“易消散”的漏洞又成了难题。

林轩盯着培养舱里那团暗紫色雾团,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操作台,嘴里碎碎念:“补晚了会散,补多了又乱,这负物质咋跟个娇贵的瓷娃娃似的,碰不得、差不得?”

林轩啧了一声,盯着屏幕犯愁,“手动补能跟卡着秒表喂饭似的,多一口少一口都翻车,就没个不用我盯着、能自己靠谱干活的法子?”

他试着第三次手动注入能量,指尖念力刚触碰到能量导管,暗紫色雾团就晃了晃,边缘已经开始变得透明,还是慢了半拍。

雾团化作一缕青烟消散时,操作台下方的阴影里,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淡金色能量体轻轻闪了闪,像极了有人悄悄递来的提示,可林轩正皱着眉复盘,压根没察觉。

“等等,之前裹护弱核力的时候,我没一直盯着补能啊。”他突然顿住,手掌撑着额头反复琢磨,“当时是用念力编了层缓冲层,让能量慢慢渗,相当于给弱核力搭了个‘保温层’,负物质要是也能这样,不用我手动喂,自己就能补能量,不就解决了?”

这话刚落,那道淡金色能量体又动了动,悄悄往主星核源晶的方向飘了飘,在晶面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光影,那光影的形状,恰好是一层交错的晶格。

林轩看见光影后,莫名觉得思路清晰了些,又拍了拍脑袋自言自语:“我咋没想到往源晶上动手?负物质的能量全靠源晶供,要是给源晶加个‘辅助网’,负物质缺多少,网就补多少,不就跟随身带了个自动充电宝似的?总比我在这儿跟盯贼似的强!”

他立刻起身调试仪器,指尖念力牵引着能量丝线,在主星核源晶周围编织辅助晶格。

这时,淡金色能量体悄悄融入了能量丝线里,让晶格的频率精准地和主晶对齐。

原本林轩还在纠结“同频误差怎么控制”,可编织时却异常顺利,仿佛有股力量在帮他校准参数。

“奇了怪了,这次怎么这么顺?”他疑惑地抬了抬眼,扫了圈科研舱没发现异常,也就没再多想,专注完成了最后一处晶格拼接。

这里的辅助晶格,本质是“能量协同反馈装置”,其核心科学原理,是通过与主星核源晶的同频共振,实时捕捉负物质吸收快子能量时的消耗波动。

当负物质能量缺口出现时,晶格会依据波动数据,自动释放对应剂量的能量,既避免了“补给断层”导致的负物质消散,也防止了“过量补给”打破能量平衡,相当于给负物质的能量代谢加了一层“智能缓冲阀”。

实验启动的瞬间,暗紫色负物质雾团缓缓飘向源晶,吸收快子能量时,辅助晶格立刻响应,释放出微量能量填补缺口。

林轩紧盯着数据屏,眼睛越睁越亮:“没散!真没散!”直到十分钟过去,雾团依旧稳定,数据屏上的吸收效率数字,从之前的80%慢慢跳到了92%。

“成了!这下再也不用手动守着了!”他兴奋地攥了攥拳,完全没注意到,淡金色能量体在数据屏亮起来时,悄悄往后退了退,重新藏回了阴影里。

当然,优化路上也没少踩坑。

有次他算错了主星核源晶的晶格耐受度,注入能量时多了0.3个单位,刚按下启动键,辅助晶格就发出一声脆响,当场崩裂。

快子失去了晶格的“引导通道”,瞬间像脱缰的野马般四处冲撞,一下撞碎了三块备用星核源晶,科研舱的防护盾也被震出几道裂纹。

“糟了!”林轩脸色一变,立刻催动四级九阶念力,想筑屏障拦住快子,可快子速度太快,他的念力屏障刚成型,就被撞得晃了晃。

这时,淡金色能量体突然冲了出来,在念力屏障外侧补了一层薄如蝉翼的能量膜。

正是这层膜,硬生生挡住了快子的余波,让林轩有时间调整念力,彻底稳住了局面。

“呼……吓死我了,怎么刚才屏障突然就稳了?”林轩擦了擦幻形体额头上的汗,看着完好的屏障,又一次觉得奇怪,却还是归结为“念力爆发没控制好”。

还有次更惊险,他组装辅助晶格时,不小心把其中一处节点摆偏了,导致晶格无法及时传递能量。

负物质刚吸收了一点快子能量,边缘就开始透明,眼看就要消散,还往冷冻舱的能源管线飘去,一旦负物质残留能量侵蚀管线,整个科研舱的制冷系统都会瘫痪。

“别飘过去!”林轩立刻伸手去扳量子稳频阀,想把负物质拉回来。

这阀门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微调输出的量子脉冲频率,与负物质自身0.002x10?1?J\/微秒的能量吸收速率形成“频率牵引”,像用无形的“能量绳”拽住负物质,可负物质此时已经开始溃散,能量碎片四处飞溅。

阴影里的淡金色能量体见状,悄悄绕到负物质和管线之间,筑起一道隐形的能量墙,暂时挡住了碎片。

也正是这短短几秒的缓冲,让林轩的操作及时跟上,他飞快调准稳频阀档位,借着精准匹配的量子脉冲频率,硬生生裹住了负物质的残留能量,筑了层临时屏障。

而淡金色能量体搭建的隐形墙,本质是“低熵能量缓冲层”,其作用是延缓负物质碎片的扩散速度,为念力屏障的构建争取关键时间,二者的间接配合,才避免了管线被侵蚀。

危机解除后,林轩幻形体那层因高强度操作凝出的淡光也黯淡得像快没电的灯泡。

他撑着操作台边缘站在一旁,盯着全息屏上渐渐平稳的能量曲线,自嘲道:“嘿,这负物质比毁灭者那破巨球还邪乎,下次可真不能再马大哈了!还好刚才反应快,及时把量子稳频阀的档位扳到了3.7档,不然实验数据全歇菜,那麻烦可就大了去了!”

他没看见,在自己因短时间高频扳动量子稳频阀,导致阀门输出的脉冲频率出现细微波动时,淡金色能量体悄悄向他靠近,溢出一丝微弱却温和的能量,精准融入量子稳频阀的核心模块。

那是帮他稳定量子稳频阀脉冲频率、修正输出偏差的能量,让后续再操控设备时,供能传导更顺畅。

林轩愣了愣,下意识摸了摸量子稳频阀,又扫了眼全息屏上的参数:“哎?怎么刚才扳阀门、调脉冲频率,突然就这么顺畅精准了?没卡滞也没偏差,我也没刻意改参数,这接连不断的怪事也太多了……”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重新坐回操作台,开始复盘两次失误的原因,而那道淡金色能量体,就静静地待在阴影里,看着他的背影,偶尔在他纠结参数时,悄悄用光影给出一点提示,却始终没让他发现自己的存在。

不过每一次失败,都让他离完善体系更近一步。

他像记念力修炼笔记似的,把每次星核源晶的晶格参数、快子的轨迹偏差、负物质的吸收数据都一一记下,慢慢梳理出规律。

不同于毁灭者文明对星核源晶的暴力开采,诸如砸毁矿脉、强行剥离晶核,林轩始终顺着矿脉的能量流向,精准提取所需参数,从不对源晶本体造成破坏,这份对宇宙物质的敬畏,悄悄落在了暗处那双“眼睛”里。

有好几次,他卡在快子轨迹与晶格共振的适配难题上,对着屏幕上杂乱的曲线抓耳挠腮,自言自语道:“不对啊,按四级文明的外力约束逻辑,调大晶格共振强度,快子轨迹该收束才对,怎么反而更乱了?难道快子本身还有啥没摸清的‘脾气’,不是硬管就能听话的?”

直到万象共鸣仪的计数跳到3000万象日,林轩终于把实验数据、优化方案捋顺大半,却又卡在负物质“吸能-耗能”的节奏难题上。

他撑着下巴,指尖在负物质参数上划来划去,碎碎念着:“弱核力调能量释放快慢没问题,星核源晶补能也够,可为啥负物质吸完不稳定能量,总会留一点残损?总不能让它跟快子‘抢’能量吧,那样平衡就崩了。”

连着两次卡壳,林轩停下手头的调试,往椅背上一靠,第一次静下心来把这些时日的实验片段细细捋了一遍。

32.3 林轩巧逼高维文明现身

从设备初次启动时莫名的顺畅,到念力触到舱壁时那缕一闪而逝的能量波动;从碎屑“恰巧”顺向聚拢、屏上“错觉般”的淡弧,到那块星核源晶“刚好”滚到角落,又“正好”让他摸到顺劲儿引能的思路;再到刚才扳量子稳频阀、调脉冲频率时,莫名没了卡滞还格外精准,连阀门输出的细微波动都自己稳住了,甚至危急时刻调3.7档的动作,都像有股劲儿推着找对了档位……

这些事单独看像巧合,连在一起却太过刻意,每次他卡在死胡同、连方向都找不到时,就会有这么一点“意外”冒出来,轻轻把他往正确的路上推。

林轩越想越清醒:这绝不是巧合,实验里一定藏着个神秘存在,一直在暗中帮衬自己,还极擅长隐匿,每次都做得不留蛛丝马迹。

于是,林轩决定去探查那个不断在暗中帮助自己的神秘存在。

他先调出华夏号最精密的量子探测仪,将灵敏度调至最高,探测频段从常规的电磁频段,一路覆盖到快子专属的超光速频段,甚至特意加入了负物质的负能量特征筛选,让Rob1号操控仪器,以实验舱为中心,呈螺旋状向外逐寸扫描,连星核源晶堆的缝隙、舱壁的金属接口都没放过。

可全息屏上始终只有稳定的星核源晶能量曲线、快子的轨迹光点,连一丝多余的能量波动都捕捉不到,仿佛那神秘存在能彻底融入周围环境,连量子层面的痕迹都不愿留下。

见仪器无果,林轩又调动自身四级九墟阶圆满的念力,将念力拆成无数道细如发丝的银白光丝,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缓缓裹住整个实验舱。

念力丝的感知精度,已能捕捉到星核源晶晶格的细微振动,可即便他逐寸排查,甚至特意在之前感知到淡金色波动的舱壁处反复探查,念力丝反馈回来的,也只有金属的冷硬质感与星核源晶的温润能量,没有任何异常。

最后,他索性放开量子态意识流,让意识脱离幻形体的束缚,沉入量子层面,这是他最隐秘、也最精准的探查方式,连快子超光速运动时的量子纠缠痕迹都能捕捉。

意识流在实验舱内缓缓流淌,掠过能量矩阵、掠过星核源晶、掠过每一台设备的核心部件,可量子层面依旧一片澄澈,没有任何不属于当前实验体系的意识印记,更没有那神秘存在的踪迹,仿佛之前的所有点拨与帮助,都只是他的错觉。

反复探查了近两个万象时,林轩的念力因持续高强度释放,泛出淡淡的疲惫光晕,量子态意识流也渐渐收束回幻形体,可依旧一无所获。

他靠在操作椅上,盯着实验舱里的星核源晶,心里愈发笃定:这神秘存在的隐匿能力远超自己想象,常规探查甚至自己的极限探查,都根本无法触及它的踪迹。

林轩哪里知道,自己就算穷极了当前所处的四级文明所有手段,想去探测高维文明的踪迹,也只是徒劳无功,毫无意义。

念头一落,他心里忽然冒出个主意:之前总试着探查却没结果,不如干脆逼对方现身。

他断定,对方既然如此关注自己的研究,连细微的卡壳都能及时点拨,必然在意自己的安危、星核源晶的安危,更在意这片核心区的能量秩序。

只要戳中这个要害,对方未必还能沉得住气。

“就赌这一把。”林轩眼神一凝,立刻动手设局。

他故意在文档里写下一段致命错误的“优化方案”:将星核源晶的晶格共振频率上调30%,同时切断弱核力对负物质的能量调节,还特意把方案设为“即时执行”,假装自己被研究进度冲昏了头,忽略了其中的风险,一旦执行,快子会因共振过强脱离约束,负物质失去调节后会爆发出不稳定能量,不仅实验数据全毁,还会引发周边矿脉的能量紊乱,甚至波及星核源晶核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他盯着屏幕上的“执行”按钮,假装犹豫了几秒,嘴里还念叨:“之前总说‘顺势’,那把共振调强点,是不是更顺快子的性子?弱核力调节太繁琐,干脆切了,应该没事。”说完,便伸手按了下去。

按钮亮起的瞬间,实验舱里的快子轨迹瞬间狂暴,像无数道失控的光带乱撞,负物质的能量波动也越来越剧烈,全息图谱上的数值疯狂跳动,眼看就要超出安全阈值。

林轩故意露出慌乱神色,伸手去按“紧急暂停”,却“不小心”按偏了,指尖落在无关的操作键上,还急得念叨:“糟了!按错了!这可怎么办?”

就在快子即将脱离星核源晶约束、能量紊乱要扩散到矿脉核心的瞬间,一道淡金色的能量波纹突然从星核源晶里扩散开来,温和却有力,瞬间压住了狂暴的快子,精准接回负物质的能量调节通道,还将星核源晶的共振频率调回安全值,一切紊乱在短短一秒内平息。

紧接着,一道淡金色能量体从星核源晶里缓缓飘溢而出,并未凝聚任何具象形态,只以一片流动的淡金能量团呈现。

它情急之下阻止了能量紊乱,意识来不及掩饰,直接化作一道特殊的能量波动散溢而出,那便是它的“话语”。这本是下意识的反应,却没料到会被林轩感应到。

那道波动径直撞向林轩,而他的生命形态核心是量子态意识流,意识能脱离物质束缚、自由进入量子层面,竟精准接住了这道本不属于四级文明感知范畴的“话语”,清晰传入脑海:“你这小子,明知这么做会毁了星核源晶、乱了核心区秩序,还故意往下闯,是故意引老夫现身吧?”

林轩猛地一愣,下意识抬头望向那片淡金能量团,满是疑惑又带着几分确认:“刚才……是您在‘说话’?那道特殊波动,我竟能直接听懂,里面还带着您的意思吧?”

淡金色能量体的波动骤然停滞,满是惊奇:“你竟能感应到老夫这道下意识的能量波动,还能听懂其中的意思?这不可能!这是六级能量文明将意识与能量融合的本能波动,频率远超四级文明的感知极限,即便同为能量文明,也需六级核心能量才能解读,你一个四级文明生命,怎么可能做到?”话未说完,它的语气里又添了几分疑惑:“难道你的生命形态,和寻常文明不一样?”

林轩望着淡金色能量体周身温和的波动,想起对方刚现身便阻止了能量紊乱,显然无恶意;再一想,若这分明处于高维文明阶段的神秘存在想加害自己,以对方的能力,自己早就遭遇不测好几次了,更不用说,对方还再而三地点拨、帮衬,一次次把自己从实验的死胡同里拉出来。

心里这般盘算下来,已然断定这位前辈值得信赖,便坦诚相告:“前辈慧眼,晚辈的生命形态确实特殊,并非寻常文明的生命形态,核心是量子态意识流,意识能脱离物质束缚,自由进入量子层面,刚好能捕捉到您这道特殊频段的能量波动,还能直接读懂里面的意识。”

他只当是自己量子态意识流的特殊能力,恰好触碰到了感知的盲区缝隙,算是找对了一点方向,却压根没往更深的地方想。

更重要的,其实是体内熵晶石的主动加持,这份关键助力,完全被他忽略在了常规思绪之外。

只是林轩哪里知道,这并非是量子态意识流单独感知到神秘存在的能量波动,而是这份能力还加持了林轩体内熵晶石的能量共鸣。

作为至高文明的科技造物,熵晶石要感知一个普通的能量文明,本就是再轻松不过的事。

至于这枚熵晶石为何此刻会突然为他加持感知能力,这就不得不归结到冥冥之中的定数了。

这是林轩第一次将自己量子态意识流的特殊生命形态告知外人,就连最亲近的华夏族人,他都刻意严守这个关乎自身安危的绝对秘密。

林轩只是纳闷,那神秘存在才刚一问,自己便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这个秘密,却浑然不知,这一切终究绕不开冥冥之中的定数。

林轩这话一出,淡金色能量体的波动骤然一顿,周身光芒都亮了几分,显然一下来了兴趣。

对于量子态意识流作为生命核心这种宇宙中极为罕见、甚至近乎绝无仅有的形态,它自然格外在意,连语气里都多了几分探究。

这份浓烈的兴趣,反倒让它先暂时放下了“四级生命为何能感知高维文明”的壁垒疑问,随口解释起其中的能量耦合原理:“原来如此!你的量子态意识流,刚好能自发适配老夫能量波动的频段,算是勉强完成了意识与能量的跨阶对接,这便是粗浅的‘跨阶耦合’,倒也算个稀罕事。”

至于这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它并未仔细深究,注意力仍大半放在林轩特殊的生命形态上。

32.4 白渊客过往揭秘

林轩听得心头一震,连忙追问:“前辈,您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存在于这能量逆冲乱流带里,又为什么会关注到我的研究,还出手阻止了刚才的能量紊乱?”

“哈哈,好小子,咱们能在这能量逆冲乱流带的深处遇上,也算是种缘分了。你以后就叫我‘白渊客’吧。”淡金色能量体的语气慢慢软了下来,能量团还轻轻往林轩那边挪了挪,“我会关注你、帮你阻止能量紊乱,是因为我已经观察你挺久了。你从来不对星核源晶瞎折腾、暴力开采,一直顺着它的能量规律来,就这份对宇宙的敬畏和善意,就说明你不是那种只懂掠夺的侵略者,而是个像样的文明领头人。至于我为啥待在这儿,说起来可就费劲儿了,不是三两句能说清的。”

它的“话语”化作能量波动,裹着几分沧桑,缓缓传递给林轩:“老夫乃能量文明出身,如今已处在六级高等阶段。早年也算意气风发,在这能量逆冲乱流带外面的宇宙闯荡,见着些恃强凌弱的文明,便出手帮衬一把,锄强扶弱,日子也算痛快。那时候,我的文明科学已经走到五级阶段,核心是‘能量-物质-空间’的三重协同,比你现在钻研的‘顺势协同’,还要深一层。”

“按外部世界的时间算,大约七万年前,我遇上了一个叫‘慢半拍’的能量文明,那文明的能量体是土黄色的,‘说话’时能量波动磕磕绊绊,半天才能理顺意识,看着老实巴交,谁知道一肚子坏水。那时候它才四级阶段,见我懂五级能量科学,就凑上来套近乎,用能量波动传话说发现了一处‘无风险能量富集区’,邀我一同探索,实则是把我引向了这自然衍生的能量逆冲乱流带。它只知道这儿能量紊乱,能困住我,却根本不知道乱流带内部的情况,这地方本就没有外部世界的时间概念,我如今记着的‘七万年前’,也只是被困前留在脑海里的、外部世界的时间记忆。”

“等我反应过来,已被乱流拖到了能量逆冲乱流带的入口,任凭我如何调动能量挣扎,都没法挣脱乱流的拉扯,只能困在入口处苦苦支撑,而慢半拍,就稳稳停在外部世界,隔着乱流用能量波动望着我。它从头到尾都假心假意,先用能量波动传‘嘘寒问暖’的意识,过会儿又表明只要我把五级能量科学传授给它,它就有办法帮我稳住乱流、将我拉出去。我那时候急着脱困,再瞧它平日里的能量波动磕磕绊绊,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没多想,就把五级能量科学的核心原理、还有能量与物质协同的规律,毫无保留全通过能量波动传了过去,教给了它。结果它刚把科学吃透,立刻就翻脸不认人,半点情面都不留,转身便扬长而去,连这乱流带的附近,都没再回来过一次。说起来也讽刺,它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费尽心机困我的这处能量逆冲乱流带内部,竟藏着这么珍贵的星核源晶。”

“被困之后,最开始的好几个‘乱流沉降周期’,我跟这乱流带斗得很苦。这乱流带是宇宙自然衍生的,内部能量密度是常规宇宙空间的120倍以上,快子轨迹会因空间扭曲偏移,负物质稳定性也大幅下降,每过一个‘脉冲共振周期’,还会爆发一次‘能量乱流脉冲’,足以摧毁五级文明的设备。我好几次都快撑不下去了,能量核心险些溃散,后来想通了,与其硬抗,不如‘顺势’,慢慢适应了乱流的能量节奏,还借着星核源晶的能量锚点,稳住了自身形态,更把五级能量科学推到了现在的六级阶段。”

“后来扎根在这颗星球,我更是摸透了乱流带内部的规律,从最初被动调动能量抵御乱流侵蚀,到后来能主动引导能量稳住矿脉,慢慢就成了这核心区的秩序守护者。可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法出去,乱流带外层的能量壁垒是宇宙自然形成的,强度还会跟着内部能量波动变化,我要是强行突破,只会耗尽核心能量,最后彻底消散。”

“这些年,我试过无数次调整自身能量波动频率,寻找壁垒缝隙,可到头来都是徒劳。既然逃不出去,倒不如安心守着这一片秩序,不再做无谓的能量消耗。”

“久而久之,我便隐世在此了。只是这能量逆冲乱流带的内部,本就没有寻常宇宙的时空概念,能量流动无始无终,我也说不清到底隔了多久,没再跟别的文明用能量波动好好‘说’过一句话,直到遇见你。”

林轩听完,心里先是一阵感慨,随即想起白渊客身为六级宇宙文明,尚且被困在此处无法出去,一股难以抑制的恐惧瞬间涌上心头。

自己才处在四级阶段,若是被困在这里,岂不是更没有办法脱身?

他定了定神,才压下这份慌乱,又想起刚才二人初遇时,正是那道下意识的能量波动开启了沟通,忍不住追问:“白渊客前辈,您刚才说的‘跨阶耦合’,要是后续我研究快子、负物质的协同难题,还能通过这种‘能量波动+量子态意识流’的方式跟您沟通吗?”

淡金色能量体的波动柔和了几分,“话语”里带着笑意:“当然可以。之前是我没想到,你的量子态意识流竟能适配我的能量波动,往后我可以主动调整波动频率,刚好契合你的意识流频段,这样一来,咱们随时都可以联系。”

白渊客这般主动调整波动频率,无疑大大降低了两个跨维文明之间的感知与沟通差距,让原本难于上青天的跨维交流难题,一下就变得简单起来。

林轩闻言,也忍不住笑了,心里清楚,意外结识了六级文明的白渊客,这份机缘,对华夏文明的跃迁而言,是比任何实验突破都珍贵的机会。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夜玄周幼薇楚剑秋柳天瑶无删减完整版凌天至尊刑侦:罪案真凶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隐婚娇妻:总裁老公狠狠宠陈玄重生九零辣妻追夫大茶商辛夷传主角叫楚剑秋柳天瑶的小说NBA:我以控卫封神先菌子,后小人隐婚神秘老公养鬼为祸校花曝光我在殡仪馆抓鬼现场摄政王府萌宝:绑定系统后我火了异世玄门不羁邪神重生之财色天下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
经典收藏我在末世有个庄园末日蒸汽列车高冷上神追妻忙外星侵袭:地球反击反派大佬奶糖味的我的游戏神国末世神豪,美女解冻千亿财富我都成神皇了,你才说这是科幻?从地球开始机械飞升末世火种:最强男人最强地球守护者手撕丧尸哪家强,问问华夏僵尸王天啊!我变成了龟末世冰封:从最强庇护所开始那美好的无限世界宇宙殖民手册通天之主末世之狐妖降临纵横诸天的武者末世城下之钢铁洪流
最近更新求生游戏但我无限复活植物成珍稀?而她一天能种一千亩绿茶雌性超软,禁欲兽夫摁着求亲无限副本:告白后我被邪神盯上了娇美人类顶不住,疯批兽人恋上瘾海洋求生:我靠无限抽卡带飞祖国全球畸变:我靠水果刀杀穿世界牺牲的他与保护的她星际写小说,雄兽们跪求我更新放开那使魔开局扮演云缨,震惊全球!末世列车,我靠预言读档成为榜一末世重生:大佬她不断掉马甲!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绝嗣暴君唯一崽,宇宙都想来摸摸抽卡逆袭后,五个未婚夫悔哭了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全球末世:娇软白莲丧尸王杀疯了末世求生:小丧尸被毛茸茸团宠!末世来临,我靠文物打卡系统成神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txt下载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最新章节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