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在从禁军到西军,发现大宋的军队全部都是一丘之貉。
他参加过大宋对西夏的战争,也曾和契丹人交过手。
只是他这种将本事都用在战场上的人,怎么能够在大宋的官场上有所作为?
等到了年老之后,周桐已经彻底死心。
他归隐在家,不再过问朝堂上的事务。
不过周桐一身武艺本事,又不甘心自己带到棺材里。
他走遍整个大宋,寻找练武的奇才,想着其中有一两人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
郭淮山就是他发现的第一个弟子,卢进义、杨信、林冲、李继恩都是同一个师父。
杨元嗣听到这里才真正吃惊起来,想不到这些人还有如此关联。
以前那些想不通的事情现在也就能够理解了。
只是想不到这个郭淮山布局如此之久,用心如此之深。
杨元嗣问道:“这么说李继恩也是郭淮山的人了?”
杨信回道:“郭淮山是我们的大师兄,大家都想着干一番大事业。”
周桐将郭淮山收入门下以后,又陆续收了五十多个徒弟。
这些人都是人中龙凤,到了最后也都是学成了一身过人的本领。
周桐死后,这些人中有很多人都投入了郭淮山的麾下。
杨元嗣没想到的是,杨信和李继恩都是郭淮山提前安排的,为了接近他可谓是处心积虑了。
只是想不到,李继恩这浓眉大眼的家军居然也是个叛徒。
按照杨信的说法,郭淮山的师弟还有很多分散在各地,都有些不同的使命。
杨元嗣一阵头皮发麻,这郭淮山的能量也太大了。
从卢进义和杨信等人来看,这些人无疑都是最顶尖的人才,
现在还不知道郭淮山安排他们在什么地方,关键时候又会起什么作用。
那些还都是遥远的话题,现在杨元嗣要做的首先是要搞清楚杨信是怎么想的。
杨信说了这么多话,拿起水杯喝了一大口。
“李重山是你的儿子吧?”
杨元嗣突然问道。
杨信握杯子的手微微颤抖,却没有回答杨元嗣的问题。
他像是自言自语一般慢慢说道:“大王知不知道人活一世为了什么。”
杨元嗣听他虽如此说,心里马上有了底,几乎立即就想说:请说出你的故事。
不过现在显然也不是戏谑的时候,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牛皮袋子,里面装着满袋子的烈酒。
杨元嗣喝了一大口,将袋子递给了杨信。
杨信一仰头,几乎喝光了半袋子,缓缓开口道:
“大王说的没错,小人的事情还要从西军说起。”
周桐的徒弟们在他死后都陷入了迷茫,师父教给他们的几乎全部都是武艺,
他们从少年起就跟着周桐习武,没有如何在社会上生存的技巧。
郭淮山恰恰能够教给他们这些东西,而且他能够给每个人规划出一条出路。
杨信眼看着师兄弟们一个一个离开,自己却被师兄扔进了西军的军营里。
郭淮山并没有给杨信特殊安排,只是让他等待时机干一件大事。
杨信本来就是耐得住寂寞的性格,既来之则安之。
他本身武艺高强,军中又没有官系,很自然的就被派往了最危险的地方。
杨信所在的军寨距离西夏和大宋的边境只有不到一百里。
大宋边境和西夏的斥候骑兵几乎每月都要交手好几次,死人是常有的事情。
如果纯粹按照杨信的军功来算,他早就应该升迁了。
西军的氛围虽然比禁军要好得多,可是也要讲究个人情往来。
杨信的只有一年又一年的上阵杀敌,一年又一年的看着别人升迁。
在这艰苦又危险的生活里,杨信唯一的慰藉就是有一个好大哥在身边。
杨信的队长叫作李厚,是个忠厚老实的人。
从杨信到了军寨被分配到队里之后,李厚就一直对他照顾有加。
李厚在西军里有二十年,历经大战无数,送走了十几个都头升迁。
他跟杨信的性格脾气都相投,在战斗中结成了生死兄弟的情义。
李厚曾经几次救过杨信的性命,对他比父亲还要亲。
杨信平日不在军寨里当值的时候就住在李厚家里。
李厚认识杨信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他已经死了一个老婆,又娶了一个。
两个老婆都没有给他留下一男半女,是李厚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李氏要比李厚小二十多岁,是李厚从他饥民那里买来的。
李厚眼看几年过去,媳妇儿又如此年轻,还生不出孩子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他看着年轻强壮的杨信,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终于在一个雨夜,李厚将杨信灌的烂醉,又将李氏和他放在了一张床上。
等杨信清醒过来的时候,大惊失色。
李厚只能将自己的苦衷跟他和盘托出,杨信无奈只能接受,只是之后再见李氏尴尬无比。
好在十个月之后,李重山就出生了。
李厚大喜过望,杨信看着李重山,心中也有别样的感情。
随着李重山逐渐长大,他身上杨信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李厚虽然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却从来不在意。
在这边塞之地,凭着军饷倒也能够勉强生存,直到那次致命的失误。
西夏斥候来袭,知寨派了两个都的人出击剿杀。
只是在追击的过程中,宋军陷入了一处峡谷中,中了埋伏。
杨信和李厚拼死突围,最后李厚替杨信挡了三刀,杨信才能够逃出生天。
本来杨信他们的罪过不至于死,不知道怎么知寨却将他们全部判了绞刑。
杨信是在一个夜晚再次见到郭淮山的,两人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见。
郭淮山依然是那种成竹在胸的样子,告诉杨信他的死刑免了。
杨信自己都云里雾里,还沉浸李厚战死的悲痛之中。
郭淮山道:“你的死罪已经免了,要发配去沙门岛,干大事的时候到了!”
杨信此刻心里已经丝毫没有了干大事的热情,只是木讷的听郭淮山的安排。
他也是第一次听说了杨元嗣的故事,知道了郭淮山的计划。
杨信什么也没有多说,只是淡淡的问道:
“我们出击西夏的计划也是你安排的吧?”
喜欢穿越大宋:逆转靖康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大宋:逆转靖康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