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远东王庭带着玩家在赛博世界闹革命重生日本当神官苏阳林依依成神冠军之光盗墓:独属于黑爷那一份偏爱观影:给诸天万界一点点崩铁震撼最强纨绔战锤40K:第二军团的秘密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红萼破蛊记(上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红萼破蛊记

楔子

苗岭千峰叠翠,云雾如素练缠山,自秦汉以降便藏着巫蛊秘闻与灵草玄机。峰峦深处,古木参天,藤萝如织,清晨的露水滴落青石板,映出瑶寨吊脚楼的飞檐翘角。寨民依山而居,耕山种药,祖辈口耳相传:“蛊生于阴湿,草长于阳坡,天地相感,万物相克。” 山中多奇草,或藏于绝壁,或生于蛊洞之侧,其解毒疗疾之效,初无片纸记载,皆由先人以身试药、代代累积而成。汉家医籍称“苗地多异疾,草药多奇效”,却不知这“奇效”背后,是无数山野村夫、采药妇人用血汗换来的实践真知。湘西巫蛊虽诡谲,却也催生出“以草破邪”的民间智慧,那红萼裹实的“鬼灯笼”,便是这智慧里最耀眼的一抹亮色——它生于蛊毒氤氲之地,却偏能涤浊解毒,恰如天地间最玄妙的平衡,也暗合中医“以毒攻毒、辨证施治”的至理。

上卷

第一回 烟嗓郎中入苗岭 蛊胀奇症遇难题

清光绪年间,汉家郎中沈砚秋,祖籍徽州,自幼随父习医,尤擅本草辨识与杂症调理。只是沈郎中常年伏案校勘医籍,又喜抽旱烟,落下个烟嗓顽疾,每逢秋冬便喉痒咳嗽,声嘶力竭,遍试川贝、沙参等滋阴润喉之药,终是治标不治本。一日,他在书肆偶得一本残破的《苗疆纪闻》,载曰:“苗岭有奇果,红萼如灯,生于阴洞之侧,能解百毒,润喉利咽,其效胜似参苓。” 沈砚秋大喜,料想此果或能根治自己的顽疾,遂收拾药箱,辞别亲友,孤身入湘,往苗岭深处而去。

一路翻山越岭,沈砚秋走走停停,采撷沿途草药,记录性味功效。不日便至苗岭外围的青枫寨,寨中苗民多以耕种、采药为生,见他一身汉家装束,又背着药箱,虽有几分戒备,却也未曾驱赶。沈砚秋性子温和,遇有苗民患病,便主动施治,不收分文。寨中李阿公,年逾六旬,近日忽患怪病,腹胀如鼓,青筋暴起,皮肤青黑如墨,饮食难进,日渐消瘦。寨中巫医用鸡骨占卜、符水驱邪,皆无效果,家人已是束手无策。

沈砚秋为李阿公诊脉,只见脉象沉涩,如按朽木,又观其舌苔,黄腻厚浊,口气腥臭。他寻思这症状似是中医所言的“蛊胀”,却又与寻常水湿内停的胀症不同——寻常胀症多为脾虚失运,腹水内积,而李阿公腹硬如石,皮肤泛着诡异的青黑,显是邪毒郁结、瘀血内阻之象。沈砚秋先以三棱、莪术活血化瘀,再用茯苓、泽泻利水渗湿,配成汤剂让李阿公服下。谁知三日后,李阿公腹胀非但未减,反而呕出黑褐色黏液,腥臭无比,精神愈发萎靡。

沈砚秋心中焦躁,自知对苗疆蛊毒一无所知,寻常中医方药难以奏效。他向李阿公家人打听,才知青枫寨附近有个黑风洞,洞内住着一位蛊婆,性情乖戾,常以蛊毒害人。李阿公十日前曾入山采药,误闯黑风洞附近,回来后便染此怪病,想来是中了蛊毒。“蛊毒之症,非寻常草药可解。” 李阿公的儿子叹了口气,“祖上曾说,唯有黑风洞周围生长的‘鬼灯笼’能克百毒,可那地方凶险异常,蛊婆看守甚严,无人敢去。” 沈砚秋闻言,心中一动,这“鬼灯笼”,不正是《苗疆纪闻》中所载的奇果么?

当晚,沈砚秋在寨中草屋灯下翻阅医籍,却见历代医家对蛊毒的记载多语焉不详,或言“蛊为虫毒,潜伏脏腑”,或言“蛊毒变幻莫测,无药可解”,竟无一本有具体的辨证施治之法。他不禁感慨:“汉家医籍虽浩如烟海,却对苗疆民间病症涉猎甚少,可见医术终究要源于实践,而非纸上谈兵。” 他暗下决心,无论黑风洞多凶险,也要找到鬼灯笼,既为李阿公治病,也为根治自己的烟嗓顽疾。

第二回 偶遇阿蛮知秘辛 缠腰蛊症试灵方

次日清晨,沈砚秋辞别李阿公家人,循着打听来的方向,往黑风洞而去。苗岭山路崎岖,荆棘丛生,又逢连日阴雨,路面湿滑难行。沈砚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身上的药箱磕碰着山石,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行至一处峡谷,忽闻林间传来呜咽之声,似是女子啼哭。他心中疑惑,苗岭深处人迹罕至,怎会有女子在此哭泣?

循声走去,只见峡谷溪边,一位身着苗族百褶裙的少女正蹲在地上,低声啜泣。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年纪,梳着双丫髻,发髻上插着银簪,脸上带着泪痕,身旁放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些草药。沈砚秋上前拱手问道:“姑娘,为何在此哭泣?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少女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只是脸色苍白,眼神带着惊惧。见沈砚秋是汉人打扮,她迟疑了片刻,才用半生不熟的汉话说道:“我……我阿姐,她快不行了。”

原来少女名叫阿蛮,是附近白苗寨的苗民,她阿姐三日前突然病倒,浑身寒热交替,时而高热不退,时而畏寒发抖,身上起了许多红疱,溃烂后流出腥臭的脓液,日渐衰弱。寨中巫医说是中了“蛇蛊”,施了数次法事都无效果,阿蛮只好独自入山采药,想碰碰运气,却不知该采何种草药。沈砚秋听闻症状,心中思索:“寒热交替,肌肤溃烂,腥臭流脓,这与中医所言的‘热毒蕴结、经络阻滞’相似,只是病因是蛊毒,需以解毒通络之药为主。”

他随阿蛮前往白苗寨,只见阿蛮的阿姐躺在床上,气息奄奄,脸上、手臂上的溃烂处已经发黑,触之灼手。沈砚秋诊脉后,发现其脉象浮数而乱,舌红绛无苔,显是热毒深入血分,正气已虚。他想起自己药箱中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药,又从阿蛮采的草药中认出了苗民称之为“九里光”的清热燥湿之品,便配伍成方,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九里光、苦参燥湿敛疮,再加入黄芪补气托毒,制成汤剂,又用鲜草药捣烂,敷于溃烂处。

阿蛮在一旁看着,忽然说道:“郎中,我阿婆生前说过,有一种红萼果实,叫‘鬼灯笼’,能解百蛊,治恶疮,是不是真的?” 沈砚秋点头道:“我正是为寻鬼灯笼而来,听闻它能克百毒,只是不知其具体形态与功效。” 阿蛮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我见过!黑风洞附近的崖壁上就有,红萼像灯笼一样,里面包着黑色的果子。我阿婆说,以前寨里有孩童得了‘缠腰蛊’,皮肤起红疱,瘙痒溃烂,就是用鬼灯笼煎水外洗治好的。”

正说着,寨中一位老者匆匆赶来,说是寨里的孩童阿牛也得了怪病,腰上起了一圈红疱,痛痒难忍,哭闹不止。沈砚秋随老者前去查看,只见阿牛腰上的红疱排列如蛇形,已经抓破了几处,流出淡黄色的汁液。阿蛮见状,急忙说道:“这就是缠腰蛊!我阿婆说,用鬼灯笼的鲜叶捣烂,加少量蜂蜜调和,敷在患处就能好。” 沈砚秋虽未见过鬼灯笼,但见阿蛮言之凿凿,又符合中医“清热解毒、敛疮止痒”的治法,便让阿蛮带路,去采摘她口中的“鬼灯笼”鲜叶。

在寨后的小山坡上,阿蛮找到了几株尚未结果的鬼灯笼苗,叶片翠绿,边缘有锯齿,茎叶间带着一股清苦的香气。沈砚秋摘下一片叶子,放入口中咀嚼,顿觉清苦回甘,喉间一阵清凉,多年的烟嗓不适竟暂时缓解了。他心中暗喜:“此药性味苦寒,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果然是良药!” 他让阿蛮采摘鲜叶,捣烂后加蜂蜜调和,敷在阿牛的患处,又煎了少量茎叶让阿牛服用。不出两日,阿牛腰上的红疱便开始结痂,痛痒减轻,能正常玩耍了。而阿蛮的阿姐,服用沈砚秋配的汤剂后,高热也退了,溃烂处的脓液减少,气息渐稳。沈砚秋心中明白,鬼灯笼正是解蛊毒的关键,只是自己配伍的方药只能缓解症状,若要根治,还需找到成熟的鬼灯笼果实。

第三回 瘴气林中行险路 哑蛊急症显奇功

阿蛮见沈砚秋医术高明,又真心为寨民治病,便主动提出带路前往黑风洞寻找鬼灯笼。“黑风洞地势险要,还有瘴气和毒虫,蛊婆也时常在附近出没,十分危险。” 阿蛮叮嘱道,“我阿公曾是寨里的采药人,教过我如何避瘴解毒,跟着我走,能安全些。” 沈砚秋感激不已,二人收拾妥当,带上足够的干粮和草药,便向黑风洞出发。

从白苗寨到黑风洞,需穿越一片茫茫瘴气林。林中古木遮天蔽日,光线昏暗,地面腐叶堆积,散发着潮湿的霉味,空中漂浮着淡青色的瘴气,吸入便会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沈砚秋想起中医“避秽解毒”之法,从药箱中取出艾草、菖蒲,点燃后制成药绳,挂在身上,又让阿蛮采摘了些当地称为“山苍子”的野果,含在口中。“艾草、菖蒲能避秽气,山苍子性温味辛,能开窍醒神,这样就能抵御瘴气了。” 沈砚秋解释道。阿蛮试了试,果然觉得瘴气带来的不适感减轻了许多,不禁佩服道:“汉家郎中的法子真管用!”

行至林中深处,忽然听到草丛中传来“簌簌”声响,阿蛮脸色一变,拉着沈砚秋躲到一棵大树后。只见一条通体乌黑、带有红纹的毒蛇从草丛中爬出,吐着信子,向二人游来。沈砚秋虽懂医术,却不善对付毒虫猛兽,一时有些慌乱。阿蛮却十分镇定,从腰间取出一个小竹筒,倒出一些淡黄色的粉末,撒在身前,又迅速从背篓中取出几片鬼灯笼的鲜叶,捣烂后涂抹在裸露的皮肤上。“这是我阿公配的雄黄粉,能驱蛇,鬼灯笼的汁液也能防毒虫叮咬。” 阿蛮低声说道。那毒蛇爬至雄黄粉前,果然停下了脚步,犹豫片刻后,转身游走了。沈砚秋松了口气,越发觉得苗民的民间智慧不可小觑。

一路艰险不断,二人走走停停,又遇到了几次毒虫、毒蜂的袭击,都靠着阿蛮的经验和沈砚秋的草药化险为夷。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位砍柴的苗妇,坐在路边哭泣,说自己突然不能说话了,咽喉肿痛,呼吸困难。沈砚秋为她诊脉,发现其脉象弦数,舌红苔黄,咽喉红肿,显是“热毒壅塞咽喉,气机阻滞”所致,想来是误触了某种蛊毒,导致“哑蛊”。他想起鬼灯笼“凉血利咽、开窍通声”的功效,便从背篓中取出几片鬼灯笼的鲜叶,捣烂后挤出汁液,让苗妇含漱,又取了些干草,煎成汤剂让她服用。

苗妇含漱片刻后,便觉得咽喉清凉,肿痛减轻了许多,尝试着开口,竟能发出微弱的声音。“能……能说话了!” 苗妇又惊又喜,对着沈砚秋连连道谢。沈砚秋说道:“你这是蛊毒引发的咽喉肿痛,气机不畅,鬼灯笼能清热解毒,利咽通窍,暂时缓解了症状,后续还需持续服药调理。” 他又为苗妇配了几副清热解毒、利咽开音的方药,叮嘱她按时服用。苗妇感激不已,告知二人前方不远处有一处山泉,泉水清澈,可饮用解渴,又提醒他们黑风洞附近的蛊婆近日似乎格外活跃,让他们务必小心。

告别苗妇,二人继续前行,沿途又遇到了几位患有小疾的苗民,沈砚秋都一一施治,或用草药,或用针灸,皆有成效。沈砚秋发现,苗民们对草药的认知虽无系统的中医理论支撑,却都源于生活实践,比如用鬼灯笼治恶疮、用山苍子避瘴气、用雄黄粉驱蛇,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精准地契合了中医“辨证施治、对症用药”的核心思想。“汉家医籍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苗疆的祖辈们何尝不是在以身试药,积累经验?” 沈砚秋心中感慨,“这些口传的知识,虽无文献记载,却比书本上的理论更鲜活、更实用,这正是‘实践先于文献’的最好证明。”

第四回 黑风洞侧寻灵草 血蛊重症破迷局

历经三日跋涉,沈砚秋与阿蛮终于抵达黑风洞附近。只见黑风洞位于一座陡峭的山崖下,洞口常年云雾缭绕,散发着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洞口周围杂草丛生,怪石嶙峋,隐约能看到几株红萼点点的植物,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鬼灯笼。“那就是鬼灯笼!” 阿蛮指着洞口左侧的崖壁说道,“你看,红萼像灯笼一样,里面包着黑色的果子,只有黑风洞这种阴湿、有蛊气的地方才会长。”

沈砚秋仔细观察,只见鬼灯笼植株不高,约有尺许,茎秆呈青绿色,叶片翠绿肥厚,边缘有细密的锯齿,枝头挂着一个个形似灯笼的花萼,呈鲜红色,饱满圆润,仿佛燃着的烛火,在阴湿的环境中格外耀眼。花萼之中,包裹着黑色的浆果,表面光滑,散发着淡淡的清苦香气。沈砚秋摘下一个成熟的鬼灯笼,剥开红萼,取出黑色浆果,放入口中咀嚼,初觉味苦,随后便有一股清凉之气从咽喉蔓延至胸腹,多年的烟嗓顽疾竟瞬间消散,呼吸也变得顺畅起来。“果然是奇药!” 沈砚秋大喜过望,“此药性味苦寒,入心、肺、肝经,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化瘀,利咽消肿,难怪能解百蛊。”

正当二人采摘鬼灯笼时,忽然听到洞口传来一阵冷笑:“哪里来的汉人,敢闯我的地盘,偷我的灵草?” 只见一位身着黑衣、面色阴沉的老妇从洞中走出,头发花白,眼神毒辣,手中拿着一根缠着毒蛇的木杖,正是看守黑风洞的蛊婆。阿蛮脸色一变,拉着沈砚秋后退几步,低声道:“她就是蛊婆,我们快走!” 蛊婆却快步上前,拦住了二人的去路,手中木杖一指,那毒蛇便吐着信子,向二人袭来。

沈砚秋虽心中惧怕,却强自镇定,迅速从药箱中取出一把雄黄粉,撒向毒蛇,又将采摘的鬼灯笼鲜叶捣烂,掷向蛊婆。雄黄粉让毒蛇不敢上前,鬼灯笼的汁液溅到蛊婆身上,她顿时发出一声尖叫,皮肤泛起红肿,显然是对鬼灯笼的汁液过敏。“你这妖妇,用蛊毒残害生灵,人人得而诛之!” 沈砚秋大喝一声,趁蛊婆不备,拉着阿蛮向山下跑去。蛊婆气急败坏,在身后咒骂着,却因忌惮鬼灯笼的毒性,不敢贸然追赶。

二人一路狂奔,逃出了黑风洞的范围,才停下脚步,大口喘气。“幸好有鬼灯笼,不然我们就危险了。” 阿蛮心有余悸地说道。沈砚秋点点头,看着背篓中满满的鬼灯笼果实和鲜叶,心中十分欣慰。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几位白苗寨的苗民匆匆赶来,为首的正是寨老。“沈郎中,阿蛮姑娘,不好了!寨里的王阿公中了血蛊,咳血不止,快要不行了!” 寨老焦急地说道。

沈砚秋与阿蛮随寨老赶回白苗寨,只见王阿公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口中不断咳出暗红色的血块,床边已经放了好几块染血的布条。沈砚秋为他诊脉,脉象细弱而数,舌红绛,苔少,显是蛊毒深入血分,损伤脉络,导致瘀血妄行,正气衰竭。“这是血蛊重症,若不及时解毒止血,恐怕性命难保。” 沈砚秋眉头紧锁,思索着治法。中医认为,血蛊需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为主,而鬼灯笼恰好兼具这些功效。

沈砚秋取出鬼灯笼的果实,捣烂后挤出汁液,与仙鹤草、生地、丹皮等中药配伍,制成汤剂,用小勺慢慢喂王阿公服下。又取鬼灯笼的鲜叶,捣烂后敷在王阿公的胸口,以辅助解毒化瘀。众人在床边守了一夜,次日清晨,王阿公咳血的症状果然减轻了,呼吸也平稳了许多,能勉强睁开眼睛。“多谢沈郎中救命之恩!” 王阿公的家人感激涕零,向沈砚秋磕头道谢。沈砚秋连忙扶起他们,说道:“这多亏了鬼灯笼的功效,也多亏了阿蛮姑娘带路寻药。”

王阿公缓缓说道:“这鬼灯笼,是我们苗家的护寨神草。祖辈说,百年前,有蛊婆用九十九个童魂炼成‘血灯笼’,夜夜在山间飘荡,残害生灵,是一位苗族药师在黑风洞附近发现了这红萼果实,用它熬成药雾,驱散了血灯笼,解救了童魂。从那以后,我们苗人才知道这灵草能克百蛊,代代相传,只是从未有汉家医籍记载过。” 沈砚秋闻言,心中感慨万千:“这鬼灯笼的解毒功效,源于苗家祖辈的实践探索,虽无文献可考,却真实有效,这正是中国传统医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啊!”

他看着手中的鬼灯笼,红萼如燃,仿佛照亮了民间医术的传承之路。那些口耳相传的知识,那些未被文献记录的实践,恰如苗岭深处的灵草,虽隐于山野,却蕴含着治愈的力量。沈砚秋知道,自己的苗岭之行,不仅找到了根治烟嗓的奇药,更窥见了民间医术的真谛——实践是医术的源头,而那些口传心授的智慧,正是传统医学最珍贵的宝藏。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欧希乐斯的日记斗极品,勇摘金,重生八零不做娇妻先菌子,后小人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人间武圣:一拳锤爆普渡慈航!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帝王冷妃末日乐园万古杀帝天武神帝云飞扬林雨初我从凡间来废土中的假面骑士战锤40K:第二军团的秘密摄政王府萌宝:绑定系统后我火了冠军之光重生之千面影帝重生抄袭做游戏,哪有原创来得爽第一宠婚:老公,坏坏坏!重生:无限堕落
经典收藏林逍林萱火影:扉喇嘛被天幕曝光了名柯:我不喜欢波本酒最后一个赶尸人网游:神级傀儡师,我愚弄诸神!杀怪百分百爆率,你跟我比幸运?二桥新书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平行时空的林黛玉天灾OL:开局技能全满级我继承了舅舅的五万件快递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假千金下山替嫁,真大佬夜夜求卦C罗求我别归化,呦西羡慕哭了凡人飞升:从杂役开始我在修真世界搞建设网游:还没开服就获得了神级天赋林默安幼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皆为王图什么叫开挂型射手啊深层隐意识
最近更新谁让他打职业的都成首富了网游:我启动了众生平等器全球魔域:我的弑神掠夺系统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纵横游戏人生开局一个亿,我的女友是神仙姐姐我有玩家与NPC双重身份足球之神:崛起NBA:开局融合拉塞尔惊呆OK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NBA:超次元体质,霉霉求饶!不是,谁家好游戏的玩家是丧尸啊海洋求生,我卡bug升级成神我刚成年就被称为世一中!先公路,后海洋,末世求生她最忙篮坛的荣耀梦幻西游:我的氪金你们学不来!国内没人要,皇马把我当成宝零度神域暗影行者的逆袭疯了吧?你管这叫58号落选秀?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