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古月墨海

首页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无敌天下大唐第一世家明天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鬼医本色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凤帝九倾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古月墨海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全文阅读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txt下载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章 筹备扫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嘉庆十九年·春·直隶保定府

二月的保定府飘着细雪,城隍庙前的青石板结着薄冰,王大栓蹲在香案前的阴影里,手中竹篾笔在桑皮纸上洇开墨痕。他改良的“天工识字板”摊在膝头,竹篾边框磨得发亮,正面“日、月、水、火”四个楷书字用桐油勾边,在雪光里泛着温润的光,背面“日头、月亮”的直隶土语注音,是他花了半个月跟着赶车把式学来的。

“大栓哥,府学教谕派人催了三回了。”学徒李福贵抱着一摞竹篾纸,纸页间夹着晒干的槐树叶,“说各州县的里正都在等样板,可咱们才试印了三十块板子——”他忽然瞥见王大栓袖口露出的黄铜腕带,那是三年前在泉州港护侨时留下的,腕带内侧还刻着“技可化民”四个字。

王大栓没抬头,笔尖在“火”字底下添了三簇竹篾纹:“急不得。上个月在清苑县,有个老汉把识字板当门神贴,说官话字注音能镇邪。”他放下笔,呵了口热气暖手,望着城隍庙檐角挂着的冰棱,想起去年冬天在紫禁城数据房见到的场景——墙上挂着丈许长的“直隶民生图”,用不同颜色标注识字率,保定府周边的浅红色区块像未愈的伤口,“庄户人不认字,不是因为笨,是因为字没长在他们的灶台上。”

李福贵蹲下来,指尖划过识字板背面的土语注音:“可老辈人说,学官话是丢了祖宗言语,前儿个西巷的刘大爷还骂咱们‘数典忘祖’呢。”他从怀里掏出半块烤白薯,热气混着雪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王大栓接过白薯,烤焦的薯皮烫着掌心:“刘大爷是不是总在灶王爷画像前念叨‘灶王爷爷保平安’?”他忽然笑了,用竹篾笔在桑皮纸上画了个灶台,台上摆着铁锅、米袋,旁边站着戴官帽的灶王爷,“明日去请府里的画匠,把灶王爷两边的对联改成‘灶前识五谷,锅里煮千言’,再给每个字配上直隶土话和官话对照——老百姓给灶王爷上香时,顺道就认了字。”

雪片忽然大了些,城隍庙的铜铃在风中轻响。王大栓站起身,拍了拍棉袍上的雪粒,看见香案上的签筒歪在一边,露出半截木签,上面写着“识字通神”四个字——这是府学教谕特意让庙祝换的签文,他却觉得荒唐:“神神鬼鬼的话少信,咱们的字要长在百姓的手茧里,长在账本的数目里,长在给远方亲人写的家信里。”

巷口传来车轮碾雪的声响,一辆青布篷车停在庙门前,下来个穿皂隶服的中年人,怀里抱着个漆盒:“王师傅,直隶总督署转来的京报——”漆盒打开,里面是半幅黄绫,上有嘉庆帝朱批:“直隶识字率不足两成,甚于南洋蛮夷之地,着速办。”朱笔在“蛮夷”二字上圈了又圈,墨色浓得能滴下来。

王大栓的手指划过黄绫上的朱砂印,想起三年前在“开物号”甲板上见过的嘉庆帝朱批,同样的朱砂,同样的急切,只是那时为护侨,此刻为启民智。他忽然问皂隶:“可知道总督署的‘民生安全度热力图’更新了?保定府的浅红区块,得变成浅黄才算及格。”皂隶点点头,哈着白气退下。

“大栓哥,您说皇上为什么这么急?”李福贵望着篷车远去的方向,鼻尖冻得通红。

王大栓捡起被雪水打湿的识字板,用袖口擦了擦:“去年冬天,山东有个粮商不会记账,被牙行骗了三成粮款,一气之下投了河。皇上在数据房看了卷宗,拍碎了茶盏——没文化的百姓,连自己的血汗都守不住。”他指着城隍庙外墙新刷的“识字兴邦”标语,石灰水在砖墙上洇出不规则的痕迹,“兴邦不是空话,得让每个庄户人都能看懂地契,让每个妇人都能给丈夫写封平安信,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耕’和‘读’都是手上的功夫。”

雪渐渐停了,庙门前的石狮子头顶积着半寸厚的雪。王大栓忽然看见墙根蹲坐着个老妇人,正用枯枝在雪地上画着什么,走近一看,是个歪歪扭扭的“田”字,旁边还画了个插着秧苗的陶罐。

“大婶认得字?”王大栓蹲下来,从怀里掏出块竹篾识字板,正面正是“田”和“谷”。

老妇人缩了缩手,袖口露出补丁摞补丁的粗布:“不认得……儿子在张家口当学徒,说写信要写‘田’字,可俺画不像……”她粗糙的手指在雪地上反复描摹,雪水渗进指甲缝,冻得通红。

王大栓握住她的手,把识字板塞进她掌心:“您看,‘田’字就像四块方田,中间的十字是田埂。”他用竹篾笔在雪地上画了个规整的“田”,又在旁边画了个谷穗,“您给儿子写信,就画这个,他准能看懂。”老妇人盯着雪地上的字,浑浊的眼睛忽然亮了:“真的?那俺就能告诉俺儿,家里的田种了新谷种,收了三石五斗……”

李福贵看着这幕,忽然想起在泉州港时,王大栓教水手们认海图上的暗礁标记,也是这样握着他们的手,一笔一画地教。此刻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老妇人手中的识字板上,竹篾的纹路清晰可见,就像刻在百姓掌纹里的生活智慧。

城隍庙的钟声响了,惊起几只麻雀。王大栓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雪,对李福贵说:“明日去请城里的绣娘,在识字板边缘绣上麦穗和棉桃,再让铁匠铺打些黄铜书钉——庄户人用不惯洋人的铁夹子,咱就用咱自己的物件。”他望向远处冒起的炊烟,想起数据房里的“直隶民生图”,忽然觉得,那些浅红色的区块,终将被无数个像老妇人这样的掌纹,渐渐染成温暖的土黄色。

雪后的阳光格外清亮,照得城隍庙前的“识字兴邦”标语闪闪发亮。王大栓蹲下身,继续在桑皮纸上画着新的识字图,这次他画了个灶台,灶台上的铁锅里煮着“米”和“面”,旁边站着个握着竹篾笔的妇人——那是他心中的识字图景,不是刻在石碑上的圣训,而是融在烟火里的日常。

当暮色漫进保定府,城隍庙的香客渐渐散去,王大栓收拾起散落的识字板,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雪地上,歪歪扭扭写着三个“田”字,旁边还有个模糊的谷穗图案。他忽然笑了,觉得这比任何官方的政令都更有力量——识字这件事,终究要像竹篾一样,编进百姓的生活里,才能生根发芽。

这一晚,王大栓在城隍庙的偏殿里挑灯改图,竹篾笔在桑皮纸上沙沙作响。李福贵趴在案边打盹,梦见无数竹篾识字板像风筝一样飞在直隶的上空,每块板子上的字都变成了种子,落在干涸的田地里,长出金黄的麦穗。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千里之外的紫禁城,嘉庆帝正对着新送来的“直隶识字进度图”点头,图上保定府的浅红区块边缘,已经泛起了淡淡的土黄色——那是无数个像王大栓这样的匠人,用竹篾笔和桑皮纸,在百姓的掌纹里写下的最初的笔画。

喜欢嘉庆变法:数据治国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嘉庆变法:数据治国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劫天运内重生日本当神官最强装逼打脸(反套路系统)蛊色天香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麻衣相师重生之鬼王归来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和薄少撒个娇在诡异世界当npc开始盛世婚宠:娇妻,余生多指教双穿:我在两界当主宰校园绝品狂神武破九霄宝贝,怪我来打,副作用你来挨重生之网络娱乐万古杀帝嫡大小姐之丹药师重生之改写宿命
经典收藏大明新命记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武林帝国武英殿塑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闯旗煌煌帝国之大秦崇祯有把枪明末枭臣帝国猛将大唐神级太子大明最狠总兵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万世秦疆开天鸿蒙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乾极品九千岁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最近更新穿越大宋:逆转靖康爱搞钱搞事三公子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汴京风云录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带着武库回明末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古月墨海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txt下载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最新章节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