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无敌妖孽兵王抗日之特战兵王我的美女俏老婆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交锋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去大明扶贫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章 烛之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春秋时期的郑国,新郑城内,街巷纵横交错,烟火气息弥漫。

就在这熙熙攘攘的尘世之中,生活着一位名叫烛之武的人。

他出身平凡,没有显贵的门第,也没有雄厚的财富作为倚仗,家中不过是几间质朴的房舍,陈设简单而陈旧。

然而,他的内心世界却丰富无比,好似藏着一片浩瀚的宇宙。

烛之武自幼便对知识充满了渴望,虽家境贫寒,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好学的精神,遍读各类诗书典籍。

无论是深奥的《诗经》《尚书》,还是记录各国纷争的史书,他都如饥似渴地研读,每一页竹简都被他摩挲得光滑发亮。

多年的苦读,让他对天下局势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见解,一颗安邦定国的志向种子,在他心底悄然种下,随着岁月的流转,生根发芽,愈发茁壮。

在烛之武年轻的时候,他时常与志同道合的友人相聚在城中的小茶馆或是幽静的溪边。

几人围坐一处,煮上一壶热茶,茶香袅袅升腾,他们的话题却总是围绕着当下的时政。

烛之武说起话来,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能将各国的兴衰荣辱剖析得头头是道。

谈及齐国的管仲改革,他能分析出齐国如何凭借着一系列政策,迅速在经济和军事上崛起,称霸一方。

说起晋国的权力争斗,他又能精准地预测到其内部矛盾可能引发的对外局势变化。

他的见解独到而深刻,敏锐的洞察力更是令人折服,每一句话都仿佛为友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看到那些被表象所掩盖的真相。

然而,郑国的朝堂却仿佛被一层浓厚的迷雾所笼罩,昏暗而混沌。

尽管烛之武才华横溢,声名在民间也渐渐传开,可朝堂之上的达官显贵们,却好似被蒙蔽了双眼,对他的存在和才华视而不见。

他多次试图向郑国的执政者们进言献策,希望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每次都石沉大海,得不到丝毫回应。

他的满腔热忱,一次次被冰冷的现实浇灭,无奈之下,他只能在这平凡的市井中默默度日,看着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心中的壮志豪情虽未熄灭,却也渐渐被无奈和失落所掩盖,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对着明月,抒发内心的感慨与不甘 。

那时的郑国,犹如一艘在狂风巨浪中颠簸的小船,国势时起时伏,摇摆不定。

它无奈地周旋于晋国和楚国这两个强大的国度之间,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会船毁人亡,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烛之武呢?尽管他身处在民间,过着平凡无奇的生活,但他的心始终与国家紧紧相连。

他每日都会默默地观察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关心着郑国的命运走向。

眼看着自己的祖国在大国的夹缝之中苦苦挣扎,艰难求存,他的心就像被火灼烧一般焦急万分。

他多么渴望能够挺身而出,为郑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啊!

哪怕那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足以让他感到欣慰和满足了。

然而,时光却如白驹过隙般无情地溜走。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如今已渐渐步入了迟暮之年。

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染白了他的双鬓。

但即便如此,他内心深处对于为国效力的那份执念和信念,却从未有过半分动摇。

那些未竟的理想和抱负,宛如暗夜里的点点星火,虽然微弱渺小,却顽强地闪烁着光芒,静静地等待着某一天被熊熊烈火点燃的那一刻……

公元前630年,风云突变。晋文公因当年流亡郑国时未受礼遇,怀恨在心,联合秦穆公一同攻打郑国。

一时间,郑国边境战云密布,两国联军来势汹汹,迅速兵临城下,将郑国都城围得水泄不通。

郑国上下人心惶惶,朝堂之上,群臣慌乱,面对晋、秦两国的虎狼之师,竟无一人能提出有效的退敌之策。

就在郑国处于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的紧急时刻,佚之狐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他目光坚定地望着郑文公,言辞恳切地进言道:“大王啊,如今咱们的国家已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形势万分紧迫!倘若能够派遣烛之武前去拜见秦伯,凭借他那过人的智慧和口才,必定有能力说服秦军撤退。”

郑文公此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听到佚之狐的建议后,他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假思索便赶忙吩咐手下人速速前往邀请烛之武前来商议大事。

当烛之武来到王宫面见郑文公时,内心可谓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回想起自己多年来一直怀才不遇,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那份被长期忽视所积压的委屈瞬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不满与愤懑,不禁埋怨道:“想当年我年轻力壮之时,尚且都比不上他人那般受到重用;而今我年事渐高,垂垂老矣,更是难以成就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了。”

面对烛之武的抱怨,郑文公满脸愧疚之色,他深深地低下头,语气诚挚而谦卑地说道:“都是寡人有眼不识泰山,未能早些发现您的卓越才能并加以任用。直到今日事态如此危急,才不得不厚着脸皮来恳求您出手相助。这一切皆是寡人之过啊!然而,一旦郑国覆亡,不仅是寡人自身难保,就连您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吧?”

烛之武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位因担忧国家命运而愁容满面的君王,心中不由得一动。

再想到城外那些无辜的百姓们即将面临残酷的战火摧残,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最终还是决定暂且放下个人的恩怨情仇,以大局为重。

于是,他咬咬牙,郑重地点头应道:“罢了罢了,既然大王如此诚恳相托,且事关万千子民的安危福祉,那么微臣愿效犬马之劳,冒险出使秦国一试。”

当夜,月色如水。

城墙上,绳索缓缓放下,烛之武那略显佝偻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单薄。

他凭借着多年对时局的研究和过人的胆识,独自一人前往秦营。

此刻,他肩负着郑国万千百姓的性命,以及国家的存亡,一步一步,走向未知的前路。

烛之武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秦营。

他那略显疲惫但依旧坚定的身影,在秦军士兵们好奇和审视的目光下,被引领着来到了秦穆公所在之处。

当烛之武站定在秦穆公面前时,秦穆公不禁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睿智与坚毅的光芒。

秦穆公心中暗自思忖:“郑国竟然派遣这样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前来求和,难道他们真的认为此人能够想出什么应对之策吗?”

然而,烛之武面对秦穆公的审视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怯懦或卑微。

只见他稳稳地向前迈了一步,恭恭敬敬地向着秦穆公行了一个大礼。

礼毕之后,他才抬起头来,用沉稳而又清晰的声音缓缓说道:“尊敬的秦穆公啊,如今秦、晋两国联合起来围攻我郑国,我们深知以郑国之力难以抵挡如此强大的攻势,亡国已是不可避免之事。但是,如果灭掉郑国对于您来说确有益处,那么我也就斗胆在此烦扰您以及您麾下的将士们了。”

说完这番话后,烛之武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着秦穆公的反应。

只见秦穆公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随后,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烛之武继续讲下去。

烛之武稍稍停顿了一下,他那原本就炯炯有神的双眼此刻更是散发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光芒,仿佛能够穿透人心一般。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说道:“尊敬的秦穆公啊,您想想看,如果越过其他国家去将遥远的郑国当作贵国东边的边境城邑,这件事情的难度想必不用我多言吧!而且,您为何非要灭掉郑国从而给周边的邻国增添领土呢?要知道,一旦邻国的实力因此变得强大起来,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贵国秦国的力量不就会被逐渐削弱吗?所以啊,请您仔细斟酌一番其中的利弊得失。”

说到这里,烛之武稍微放缓了语速,但语气依旧恳切,“反之,如果您愿意放弃这次围攻郑国的行动,并将我们郑国视为位于东方道路上专门负责迎接过往客人的主人。这样一来,无论是各国派遣出来的使节还是匆匆赶路的行人,都会频繁地经过郑国。而我国完全有能力随时随地向这些过往之人提供他们所急需却又缺乏的各种物品和资源。如此做法对于您来说,不仅不会带来任何坏处,反而还能让您收获郑国人民的感激与友谊呢!”

听完烛之武这番话后,秦穆公原本紧绷着的神情开始慢慢地松弛下来,他微微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陷入到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烛之武目光炯炯地看着秦穆公,见对方已然被自己说动,便趁热打铁,进一步阐述道:“再者而言,想当年您曾施予那晋惠公莫大的恩惠啊!惠公当初可是信誓旦旦地应承下要将焦、瑕这两座城池拱手相送于您呐!可谁能想到,那忘恩负义之人,早晨才刚刚渡过黄河回到晋国境内,夜幕降临之际居然就忙着修筑起防御工事来了!如此行径,想必您也是心知肚明的呀!晋国这般贪婪无度,又怎会有知足的时候呢?如今他们已然在东边把咱们郑国变成了其国境的一部分,可贪心不足蛇吞象,还妄图继续向西扩张他们的疆界呢!倘若不让秦国的领土有所损失削减,那么晋国又该从何处去攫取更多的土地来壮大自身呢?所以说,削弱秦国对于晋国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啊!在此,恳请您务必深思熟虑此事,切不可因一时疏忽而做出错误的决断呐!”

秦穆公听后,如梦初醒,意识到攻打郑国对秦国并无益处,反而会壮大晋国的势力。

于是,他果断与郑国签订盟约,不仅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还率军撤回秦国。

晋文公见秦穆公单方面撤兵,无奈之下,也只好下令撤军。

就这样,烛之武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化解了郑国的灭顶之灾。

当烛之武历经艰险、不辱使命地从敌营返回郑国时,整个郑国都沸腾了起来!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这位救国于危难之间的英雄归来。

他们眼中满含感激与敬意,对烛之武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宫殿之中,郑文公亲自率领群臣迎接烛之武。

看到烛之武平安归来,郑文公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他的手,不停地夸赞他的智勇双全和忠诚爱国。

随后,郑文公当场宣布要赐予烛之武丰厚的赏赐以及显赫的高位,以表彰他的功绩。

面对如此殊荣,烛之武却出人意料地婉言谢绝了。

他深深地向郑文公鞠了一躬,缓缓说道:“陛下,臣此番冒险前往秦国,并非贪图荣华富贵或是高官厚禄。臣所做的一切,皆出于对我郑国的热爱以及对百姓的责任。如今郑国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臣的心愿已然达成。这些赏赐和官位,还是留给更有能力之人吧。”

说完,烛之武微微一笑,那笑容里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豁达与从容。

自那日起,烛之武便悄然离开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重新回归到自己原本平静的生活当中。

他每日或漫步于新郑城的街头巷尾,与邻里乡亲亲切交谈;或坐在自家小院里,品茗读书,悠然自得。

尽管他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他的名字早已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个郑国人的心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烛之武的事迹被口口相传,成为了郑国历史长河中一段不朽的传奇。

每当郑国的百姓们聚在一起谈论起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时,无不对烛之武充满敬佩之情。

他们感慨万分地说:“若不是烛之武大智大勇,挺身而出,我们郑国恐怕早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真是我们郑国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啊!”

正是因为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无畏勇气,才使得郑国得以保全,百姓们也因此避免了一场残酷的战火浩劫。

岁月悠悠流转,烛之武的故事越传越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郑国人。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担当,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春秋乱世,他虽只是一个平凡的老者,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中国古代名人传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佣兵的战争赘婿当道全文免费 阅读小说最新长女归来,冠满京华重启全盛时代红楼:玩主天下九星霸体诀免费全文阅读道界天下不羁邪神极品桃花运穿越之极限奇兵武神天下踏星宝贝,怪我来打,副作用你来挨叶凌天李雨欣末世大佬穿成炮灰女知青最强书友去相亲,黄河捞尸人身份曝光了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明末求生记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
经典收藏大明1642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我在秦朝当神棍大唐之最强驸马大唐面首开局大唐神级太子我只想安静地当赘婿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帝国猛将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大明最狠总兵穿越红楼之军功封王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三国之龙战八方逍遥小里正大明新命记我的岳父是崇祯你呀就缺一味药弃女,暴力召唤师傻王嗜宠:鬼医盗妃
最近更新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稗宋反骨仔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烛影迷局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大唐储君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大宋河山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军统财神爷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红楼大国师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