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李宏的办公室。
“什么?郑处长,你确定消息属实吗?”
“主任,千真万确,南京的情报小组已经进行了证实,汪贼在刺杀当天被送进了医院。我们的人买通了一个护士,据说汪贼被一枪打中肩膀,要是再偏一点,就能打到心脏。只可惜,老天不遂人愿,没有收了这个狗汉奸!”
“哈哈哈!好!打得好!”李宏兴奋地哈哈大笑,拍案而起,眼神里满是激动。“看来沈光那一枪确实是打伤了汪贼,干得漂亮!”
紧接着,李宏话锋一转:“郑处长,这次行动,情报处立下了大功,以我的名义,嘉奖南京的情报组2000大洋,另外情报处内部也要对他们进行嘉奖。”
“是!”郑耀民恭敬地说道,“我已经私下里给他们的家属发放了奖金,并额外给他们拨出一笔奖金,作为他们的个人奖励。”
李宏点点头,颇为认可地说:“可以,这件事做的不错。他们是隐藏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刀,深处龙潭虎穴,我们要尽可能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
“哦,对了,主任,我们最近截获了大量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和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以及鬼子国内的往来电报。从施裴纶破译的零星内容判断,鬼子近期将会对华北大规模增兵,具体的数目我们还不知道,但我认为,十有八九是冲着我们来的。”
李宏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眼神变得犀利,说:“情报处全力破译敌人电报,通知平津地区的情报人员,务必搞清楚敌人增兵的规模和具体番号。”
“是!”
与此同时,北平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连番的失败让司令部里气氛变得十分压抑,充满着诡异的恐怖。
察南之战的失败让鬼子东京大本营怒火中烧,虽然他们主动撤退,但这么大的失败,肯定需要人来承担责任。毫无疑问,冈部直三郎和田中新一就成了那个倒霉蛋。驻蒙军被取消了编制,两个人直接被押送东京,等待他们的将是大本营的滔天怒火。
即便如此,多田骏和笠原幸雄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大本营的严厉斥责。尤其是多田骏,大本营更是斥责他一无是处,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因此,这段日子里,多田骏仿佛是一头吃人的野兽,时常对着手下发火。整个司令部里,所有人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生怕遭受无妄之灾。
但是,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参谋长笠原幸雄。作为同样被大本营斥责的人,多田骏觉得自己和他同命相怜,因此对笠原幸雄态度要好很多,二人关系反倒有所增进。
“司令官,据各地最新战报,我们的囚笼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太行山、吕梁山南段、中条山、冀中、冀南等地均取得不错的战果。支那军的敌后根据地已经被我们大大压缩,很多县城都已经被我们重新控制。”
办公室里,笠原幸雄拿着一份文件认真地汇报着。
听完后,多田骏阴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说:“哟西,总算是有些好消息了!看来,华北除了支那恶魔的军队,其他部队都不堪一击。笠原君,通知各部,加快囚笼政策推进速度,加强封锁力度,我们要尽快扫清敌后抗日根据地,然后集中力量,对付支那恶魔。”
“是!”笠原幸雄重重回答道,但紧接着话锋一转,担忧道,“司令官,我们的战略构想是正确的,但是总感觉这一切太顺了,而且支那恶魔会坐看我们对付其他势力无动于衷吗?”
多田骏对此事已经有了考虑,只见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说:“笠原君,眼下我们还不是和支那恶魔硬拼的时候,对于他,我们要采取全面防御政策。”
但笠原幸雄还是有些担心:“司令官,即便如此,可是八路军一向让我们吃了不少亏,为何这次却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击呢?这太不符合常理了,会不会他们在酝酿着什么大的行动?”
多田骏却不屑一顾,他根本就没把八路军放在眼里,轻蔑地说:“笠原君,你多虑了,之前是我们轻敌大意,才让八路军占了些许便宜。如今我们大军压境,重兵围堵,加上囚笼政策的绞杀,他们还哪里是帝国的对手呢?更何况,若是真的如你所虑,帝国更是求之不得,我们早就想和他们进行主力决战了。”
说到这里,多田骏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野心,说:“我们不怕他们和我们大兵团对决,就怕他们跟打不死的蟑螂一样,东一处西一处的。若是能逼得他们集中兵力反击,反而正中我们的下怀。”
笠原幸雄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但心里依旧还是担忧,总感觉要出事。
从4月8日开始,陆续有大批鬼子从天津、烟台登陆,划归到华北方面军作战序列。
多田骏在平津一线布置了六万人防守,其余的兵力全部被他调到各地参加囚笼政策封锁攻势。此举使得华北的敌后根据地压力剧增,敌后抗日武装的活动空间不断压缩,损失日益扩大。
在华北鬼子不断增兵,敌后压力剧增的同时,冀察战区却不仅没有集中力量迎敌,反而多次对友军下手,挑起摩擦。在1月到3月间,石友三、朱怀冰相继挑起摩擦,进犯友军根据地并爆发战斗,使得两军关系日益恶化,加剧了内部的自我消耗。
由于多田骏将重心放在了敌后根据地,使得李宏获得了一段宝贵的发展时间。
从3月开始,李宏将晋北抗日支队改编为暂编第5军,将察南游击支队改编为暂编第6军,另将独一师、独二师合编为暂编第7军。每个军下辖两个师,虽然是暂编师,但是编制与正规部队完全一样。独一师、独二师的番号改由其他部队继承,原有的独一师、独二师分别改为暂编71师、暂编72师。
改编部队的同时,李宏抽调部分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前往雁北、察省,建设工业、兵工厂,以扩大工业规模。
没多久,一座座工厂便被建设起来,一座座矿山开始开采。不少无家可归的人被工厂招募,使得社会迅速恢复稳定的同时,工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喜欢抗战之烽烟万里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抗战之烽烟万里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