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良把报告送到了厂长办公室。
杨建国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仔细阅读。看完后,他摘下眼镜,长叹了口气。
“小沈,你这是要给厂里带来一场革命啊。”
沈良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我会把报告报上去。”杨建国说道,“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上面未必会这么快批。”
“我明白。”
杨建国顿了顿:“但我会尽力争取。你这技术,不能埋没了。”
沈良心中一暖。能遇到杨建国这样的领导,真是幸运。
报告上报后,沈良继续改进系统。三号炉的运行数据每天都在优化,产量稳步提升。
一个月后,数据统计出来了。
装了自动控制系统的三号炉,产量比之前提高了18%,废品率下降了12%。
这个成绩震惊了全厂。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钢铁厂。
第二天早上,沈良刚走进办公楼,就被一群人围住了。
“沈工,听说三号炉产量涨了?”
“那个控制系统真有那么神?”
“能不能给我们车间也装一套?”
沈良被围得透不过气,只能一个个解释。话说到一半,厂长办公室的门突然打开。
杨建国站在门口,脸色凝重。
“小沈,进来一趟。”
众人识趣散开。沈良跟着厂长进了办公室,心里咯噔一下。
这表情不对劲啊。
办公室里坐着三个陌生人。西装革履,公文包整齐摆在桌上。中间那位年纪最大,鬓角已经花白,一双眼睛锐利得像鹰。
“小沈,这几位是省冶金厅的领导。”杨建国介绍道,“专程来看你的系统。”
沈良心里一紧。来得这么快?
“沈同志,坐。”白发男人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
沈良坐下,背脊挺得笔直。
“我叫刘向明,冶金厅技术处处长。”白发男人开口,“听说你搞了个自动控制系统,效果很好?”
“不敢当,只是做了些改进。”
“别谦虚。”刘向明摆摆手,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我看了杨厂长的报告,产量提高18%,废品率下降12%,这可不是小数目。”
沈良点点头,没接话。
“不过我有几个疑问。”刘向明盯着沈良,“你是学机械的,怎么突然搞起自动控制了?”
来了。
沈良早就料到会有这一问。穿越者的身份经不起细究,必须找个合理的说法。
“我在图书馆看过一些国外的技术资料。”沈良不慌不忙道,“去年厂里进了批外文期刊,我就借来研究。”
“外文?”刘向明眉毛一扬,“你懂英文?”
“略懂一二。”
“那你说说,这套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沈良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解。从传感器选型到pId控制算法,从硬件连接到软件编程,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刘向明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旁边两位年轻干部对视一眼,眼中闪过惊讶。
“你这水平,不像是自学的。”刘向明沉声道,“说实话,是不是有人指点?”
沈良心里一跳。老狐狸,果然不好糊弄。
“确实有位老师傅教过我。”沈良顺着话说,“他以前在北京的研究所工作,后来下放到我们厂,我经常向他请教。”
“哪位老师傅?”
“李建国,您应该认识。”
刘向明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恍然的表情。
“原来是他。”刘向明语气缓和了些,“老李确实有本事,当年在研究所搞了不少项目。”
沈良松了口气。李建国这个名字是他临时编的,但幸好刘向明真认识这号人。穿越者的运气,有时候就是这么玄。
“不过老李最多只能教你理论。”刘向明话锋一转,“这套系统的工程实现,靠的是你自己吧?”
“是。”
“了不起。”刘向明站起身,走到窗边,“三十岁不到,就能搞出这种东西,后生可畏啊。”
沈良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我这次来,除了考察系统,还有件事要跟你谈。”刘向明转过身,“省里准备搞个技术攻关小组,专门研究冶金行业的自动化改造。我想请你加入。”
沈良心头一震。
这是要调他走?
“刘处,这……”杨建国坐不住了,“小沈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要是调走了……”
“杨厂长别急。”刘向明笑了,“不是调走,是借调。人还在你们厂,只是每个月抽几天去省里开会,参与一些重点项目。”
杨建国这才放下心。
“小沈,你意下如何?”刘向明问。
沈良脑子飞快转动。这是个机会,能接触到更高层面的资源和信息。但风险也不小,走得太快容易引人注目。
不过富贵险中求。
“我愿意。”沈良坚定道,“能为国家多做点事,是我的荣幸。”
“好!”刘向明拍了拍沈良的肩膀,“就等你这句话。下周一来省里报到,我给你安排住处。”
送走了刘向明一行,杨建国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小沈,你要小心。”杨建国压低声音,“省里的水很深,不比咱们厂里。”
“厂长放心,我会注意的。”
“还有……”杨建国欲言又止,“刘向明这个人,城府很深。他今天表面上客客气气,心里怎么想谁也不知道。”
沈良点点头。他当然明白,刘向明不可能单纯因为欣赏人才就把他拉进核心圈子。这背后肯定有其他考量。
但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先站稳脚跟再说。
接下来几天,沈良马不停蹄准备材料。系统的技术文档、运行数据、改进方案,全部整理成册。
老李知道消息后,专门找到沈良。
“小伙子,要飞黄腾达了?”老李笑着问。
“哪有,就是去省里帮帮忙。”
“别谦虚。”老李拍了拍沈良的背,“我当年也去过省里,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你能被选中,说明上面看重你。”
沈良沉默片刻:“李师傅,有句话我想问。”
“说。”
“您觉得我这么做,是对的吗?”
老李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
“小伙子,你怎么还问起这种问题?”老李收起笑容,认真道,“我跟你说,人这一辈子,能遇到几次机会?不抓住,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沈良点点头。
“不过有一点你要记住。”老李指了指沈良的胸口,“别忘了初心。你现在搞技术,是为了什么?”
为了让中国工业强大起来。
为了不再被西方卡脖子。
为了千千万万工人兄弟能过上好日子。
沈良把这些话咽了回去,只是重重点头。
周一一早,沈良坐上了开往省城的长途汽车。
车窗外,农田和村庄飞速倒退。沈良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脑海中,前世的记忆涌了上来。
2024年的中国,早已是世界工业强国。高铁、航天、核电、造船,样样领先。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切起点在哪里。
就在1980年代。
就在无数个像沈良这样的技术员,没日没夜攻克难关。
就在无数个像老李这样的老师傅,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沈良睁开眼,望向窗外。
这个时代,百废待兴。
这个时代,大有可为。
汽车在省城汽车站停下。沈良提着行李,走出车站。
一辆黑色的上海牌轿车停在路边。司机下车,看了看手里的纸条。
“您是沈良同志?”
“是我。”
“刘处长让我来接您。”
沈良坐进后排,车子很快驶入市区。
省城比县城大多了,马路宽阔笔直,两旁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偶尔能看到几栋高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车子停在一栋灰色建筑前。门口挂着牌子:省冶金厅。
沈良下车,深吸一口气。
新的征程,从这里开始。
刘向明的办公室在三楼。沈良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进来”的声音。
推门而入,刘向明正伏案写字。
“来了?”刘向明抬起头,摘下老花镜,“坐。”
沈良坐下,打量着这间办公室。
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