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壮王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灵剑尊明天子许你盛世安宁武神主宰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东晋北府一丘八无敌妖孽兵王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章 江西虽好,但我决定移民安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两天之后,王阳明身着很骚气的大明流行款月白道袍,头戴四方巾,在赣州城外的郁孤台上接见了杨植。

王阳明没有穿官服和正装,而是穿士人庶民日常的家居道袍,那意思就是非正式会唔,算是前辈考察后生晚辈。杨植的人设是失陷匪巢的未成年读书人,王阳明给足了杨植面子。

当袁守诚领着杨植进入郁孤台时,王阳明熟视良久才认出杨植,不禁失声问道:“袁大人,何仇何怨,何至于此?”

袁守诚回答说:“杨小哥想学我袁家刀法,我看他资质尚可但无根基。于是这三日督促他勤学苦练,打好基础。杨小哥也是甘之如饴,坦然受之。”

王阳明闻言,不禁抚掌大笑:“少年有此心性,何事不可成。欲求精进,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

杨植听这两人一唱一和,不由得心中愤懑。那天晚上因嘴欠,被袁守诚在黑暗中暴打一顿。第二天起袁守诚就以教杨植功夫为名,让杨植扎马步、举石锁。而袁守诚手拿一根藤条在旁边守着,时不时劈头盖脸抽打过去。

这两天内,杨植被打得鼻青脸肿,只得从荒野处找一些活血化瘀的药草敷在脸上身上。

王阳明显然并不在意杨植挨打。我华夏自古以来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大明的小孩子都是被从小打到大的,无一例外。人人都是在家挨父亲的巴掌,出外读书挨先生的板子,学艺挨师傅的藤条,浑不当回事。

杨植本想掰扯一下“既然圣人说人性善,为什么又要用恶的手段劝人向善”,转念一想辩之无益,一句“我心善,为你好”就可以轻轻松松撇开这个话题。

当初在山寨出师不利,学郭嘉学诸葛亮,但黑社会老大不是曹孟德刘皇叔,自己简直是遇人不淑明珠暗投,今天怎么都要留下一段郁孤台论道的佳话!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正想着,只听王阳明又问:“杨小哥这两天痛遭鞭策,今日可方便吗?”

你才不方便!

杨植慷慨激昂地说:“巡抚大人,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王阳明一愣,旋即开怀大笑,笑得非常放肆,甚至还笑出了眼泪。

杨植暗暗一握拳:成功了!终于用一个张仪的典故挠上士大夫的痒痒肉!

现在有点摸到了混大明士人圈的门道了。

王阳明笑了一会,收敛神情说:“抱歉,我辈读书人受过专业的训练,一般不会笑,除非实在忍不住。”

王阳明一边说笑着,一边起身拉住杨植的胳膊,两人携手走到郁孤台围栏处。

明朝的文官老爷都是进士举人出身,在神童文化的熏陶下,很喜欢制造一些“慧眼识珠提携后进”的佳话。此时正在浙江台州任知府的顾璘于二十年后巡抚湖广,见到十三岁的少年张居正,当即解下金腰带相赠,传诵一时。

杨植被王阳明拉着手,心里一阵恶寒。他知道这是古代文士表示亲近的方式。从史书看,王阳明又颇有任侠意气、亲近市井小民之风。杨植只能默默忍受。

王阳明手指东边,说道:“杨小哥身居山野,即使有宿慧,我想也不过是过目不忘而已,怎么会给池贼出一个下东海的上策?”

杨植不动声色抽回手。“巡抚大人,你怎么看赣南民乱,几十年不绝?”

王阳明立刻说出一个标准答案:“赣南界连四省,地处偏远,民众较少受到教化。此地山区连绵,匪首裹挟百姓,四省流窜,官兵剿灭不易,故导致匪势猖獗。本院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以斯民守斯土,编练当地骁勇绝群、胆力出众之民为兵;又推行十家牌法,防奸革弊保良安善;又兴办社学,使民众明礼仪知羞耻。现漳汀南康秩序井然,国安民乐。”

杨植闻之默然。王阳明的回答是古代士大夫的标准思维定式。后世有心造神的人把王阳明说成圣人,其实王阳明也和后来的洪承畴、曾国藩这些士大夫没什么两样,都是所谓的“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通过解决人来解决问题。

一百年后洪承畴在陕西剿灭流民也是先以招抚为名骗流寇放下武器再大肆杀戮。四百年后的曾国藩更是说“可杀之人满坑满谷”,在太平天国占领区尽情屠城,从安庆一直屠到南京。

眼前的王阳明圣人仅在漳州府象湖山等乡村就斩杀了七千六百多人,并洋洋得意地布告赣南民众。

大屠杀、十家牌法及推行王化教育,可称为王阳明三件套。四百二十年后,这三件套被王阳明的一名铁粉在赣南更猛烈地又搞了一次,几乎把几个县的人口杀绝。

自己想当诸葛亮出了上中下三策,池仲容又供出自己,机缘巧合之下,王阳明特地关照官军手下留情,自己才侥幸逃生。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的场景自己刚在山寨亲眼所见,官军所到之处,乱民不分良莠化为齑粉。

幸好自己占了未成年、读过书、有见解这三大便宜,被王阳明留心,所以穿越到大明才能活到现在。

但是只要你不造反,言谈举止之间表明受过孔孟之道的熏陶,那与这些传统士大夫打交道还是比较轻松惬意的。士大夫在另一方面,展示的是君子的温润、方正、质朴,并且乐于助人,尊老爱幼。

杨植斟酌一下,尽量以一个聪慧的乡下少年的见识表达自己的意见:“自我出生始,村里人口日益增多,但可耕之地已经被开垦完了。种地又是靠天吃饭,碰上坏年景真的是没法活。漳州人不如去东海讨生活,听人说东海无边无际,有倭国、流求、南洋诸国……”

明末清初时期,台湾的移民主要来源于漳州和泉州,杨植这个上策其实也是照抄历史,虽惊艳但符合这个时代的趋势,并不突兀。

王阳明脸沉了一下,叹息说:“你能有这份心思,可以说是宿慧了。开海,这里面水太深,你日后若有功名,还是别沾这事。”

小哥儿不知深浅,开海、海贸之利不知几许,自太宗文皇帝龙驭宾天,开海就是东南士族的禁脔,朝廷、小民还想从中抢食不成!

至于中、下之策,也是山贼匪寇惯用之计。但一个山野少年能想到这些,心智已不在自己之下。

“你既然已开蒙,可曾学过四书?”

杨植有点郁闷。

此时大明官制已经成熟,文官最高级别为二品,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以及左都御史,号称“七卿”;三名内阁大臣则加殿阁大学士衔并授三公三孤,世人称为“相公”。这十个人就是大明官员的顶级存在,相当于后世的局常委。而王阳明这个级别,相当于后世的省部级高官。

前世地青键政只是纸上谈兵,哪有跟省部级高官谈笑风生指点江山的机会。今世因缘际会,只要王阳明敢拿出大明疆域图,自己就敢指着地图说上三天三夜!但是王阳明却避开自己最擅长的键政领域跟自己谈学问。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杨植只能老实回答:“《大学》《中庸》记得一半,《论语》《孟子》记得一点。”

王阳明又问:“《大学》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在亲民’,何解?”

这是要考杨植的八股破题了。朱熹把《大学》第一句的“在亲民”解释为“在新民”,而王阳明并不赞同朱熹的观点,认为“在亲民”是“亲近民众”之意。

杨植决定还是不投其所好,按自己前世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来回答。“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道虽无形,但道在器中。太虚本动,器随之动,故天地之化日新,民亦日新。”

杨植的意思是:道是抽象的普遍性、共性、规律,器是具体的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特殊性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王阳明皱眉思索,杨植这个回答其实与程朱理学也并不相同。他沉吟之后笑着说说:“我见小哥儿天资聪颖,本想收你为心学门人。但你的思想更近于气学。

噫吁,心学本源于前宋的江西陆象山先生,想不到本朝赣人风气一变,转而崇尚气学吗?”

大明一朝,气学十分小众,所习之人不多。当世的气学领袖是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罗钦顺,弘治六年进士科中三鼎甲探花,但官运不畅,这时在南京任吏部侍郎。罗钦顺与王阳明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互相辩驳经义。

杨植有三分感动。王阳明并没有觉得心学就一定是对的,把杨植当成迷途羔羊要带回正道,以官威、学术大家的身份来纠正杨植的思想。

王阳明问道:“你今后有什么打算?”王阳明对杨植是以“你我”相称,已经是十分亲近了。

杨植回答说:“自然是考功名,走科举正途。”

王阳明赞叹一声:“小哥儿有志气!”话锋一转:“老夫忝为科场前辈,在这里告诫你几句。科举一途,其实运气占很大的成分。可惜你人在江西,要有心理准备。”

大明四大科举地狱:江西、福建、浙江、南直隶!

这四地文教昌盛,考生巨多。秀才录取率还稍微高一些,约百分之十;但乡试录取率大都在百分之四。能在这四地从县试府试乡试的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的考生,无一不是学问、运气双一流的人物。

杨植心中有五分感动。自己与王阳明有天壤之别,以王阳明的身份能关心自己的前途,史书所言确实不虚。

只听王阳明又说:“我皇明科举,共分为三榜,曰南榜北榜中榜。南榜中试最难,北榜次之,中榜则最易。

若在贵州,只要你能读书识字写一篇百字文章,即可录为秀才。我当年被贬贵州龙场驿,与当地提学李尊白大人相识。只可惜你不是贵州籍,不然我修书一封给李尊白大人,你中秀才中举人轻而易举。”

王阳明口中说着,心中已有主意,却将眼睛斜睨身后一直默不作声当背景板的袁守诚百户。

袁守诚上前一步对王阳明说:“先生,这小子一心想学我袁家刀法,我看今天就收他当个儿子,把他户籍从江西民户转到中都的军户去。”

杨植呆住了,还有这种骚操作?

为造福最早从龙的老乡,大明皇帝把老家凤阳、徐州、庐州等江北五府与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同列于中榜,这几地的科举难度大大减少。自己在中都不但立刻翻身变成京城人士,而且科举中试的几率立刻提高十倍。但是这算高考移民吗?

袁守诚瞪一眼杨植,说道:“小子,怎么不愿意了?我现下没有子女,你给我当儿子,白捡一个百户,真的是便宜你了。你要在江西,别说读书,我看你连老婆都讨不起。”

杨植惊讶不已,反问道:“为什么笃定我讨不到老婆?江西女子出嫁,彩礼很高吗?”

王阳明无奈地说:“拙荆就是江西女子,当年我结婚时,江西彩礼并不算高。但如今江西人经商外出、读书入仕遍布天下,江西女子已经睁眼看世界,索要的彩礼冠绝大明了!”

袁守诚又冷笑说:“你在江西毫无身家,只能给人帮佣,哪有钱哪有时间读书,更不要说讨老婆了。真想不通你这种普通又自信的男人哪来的底气!”

未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残忍!

面对冷酷无情的现实,普信男杨植只能屈服:“我可以认你为父,但是我有三个条件。”

袁守诚好奇地问:“你且说说看,什么条件。”

杨植说:“第一,我认你为父,但不改姓。日后所生长子姓袁,继承袁家香火。”看看袁守诚的脸色,杨植又补充说:“如果我只有一个儿子,也让他姓袁,有三个、四个儿子,让两个都姓袁。”

“好。”王阳明在旁边拍手说道。“杨小哥不忘本,真乃品行纯粹之人。”

袁守诚眨眨眼,问:“另外两个条件呢?”

杨植说:“第二个条件就是以后不得打我,教我刀法时也不行。第三个条件就是不能干涉我。”

袁守诚一口答应下来,杨植松了口气,当下跪倒,口称父亲。

王阳明笑呵呵地说:“我这边军事之事已了,以后只有民政,百户可以回南京复命了。”又对杨植说:“今日起,你已不是失怙之人,当有责任之心。此去中都,应专心研磨八股制艺,望你早日中试,在学术上大展拳脚,打出一片天地。”

这时代九成九的读书人只能被称为有见识有学问,能被称为有学术的,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无非湛若水、罗钦顺、王阳明三人。王阳明没有门户之见,又期许杨植在学术上大展拳脚,杨植在前世也从未听过有如此至诚君子。

杨植心中已是十分感动,他鞠躬行礼:“先生之言,小子定当铭记于心。”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无限堕落红楼:玩主天下万古杀帝帝王家的异世奇缘异能小神农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道界天下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我在修真世界搞建设绝世邪神修罗武神楚枫我在全职法师世界想要稳健发育妈咪,爹地欠收拾医妃惊世暗黑破坏神之毁灭内重生之战神吕布楚剑秋柳天瑶无删减完整版麻衣相师重生后九公主运筹帷幄执掌天下
经典收藏我爷是刘邦大明新命记中国历史长河小说巧妇当家大唐面首开局汉官之陈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惑心弃妃闯旗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大乾极品九千岁此刻,万代帝王,奉我为神!魏逆锦衣卫创始人南风紧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侯府嫡女上位手札傻王嗜宠:鬼医盗妃我是关陇老秦人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最近更新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方剂杂论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心相之天界唐史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