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玉米扒舞

首页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天子十倍吕布战力,我在大秦称人皇鬼医本色邪龙狂兵灭世武修霓裳铁衣曲天下节度东晋北府一丘八从亮剑开始搞军工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玉米扒舞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全文阅读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txt下载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2章 学术交流会(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直到看到,乔远松的文章才知道自己输在了哪里。

“原来如此……”

张时安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本来以为,自己的文章,已经很不错了。

但到底还是低估了官场上的弯弯绕绕,有时太过直接,的确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也就是语言的艺术,以及,官场上面需要避讳的事情。

人乔远松的策论不仅立意高远,更重要的是,他的论述始终紧扣“民本”这一核心。

每一个观点都围绕着如何安民、如何利民展开,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

当然,丝毫没有谴责官员,与朝廷的意向,人家的格局,才叫真正的大。

而自己的策论,虽然也提出了“轻徭薄赋”的观点,但论述却显得有些散乱,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

张时安心中不禁有些懊悔,但更多的是对乔远松的敬佩。

“乔远松,果然名不虚传……”

张时安心中暗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乔远松的才华远不止于此,这篇策论只是他实力的冰山一角。

但正是这篇策论,让张时安看到了自己与乔远松之间的差距。

看来这一次的学术交流,想要压过人家崇阳书院,是不用想了。

他继续往下读,乔远松在论述“教化”时,提出了“明德修身,当以孝悌为先”的观点。

并引用了《论语》中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来佐证。

张时安看到这里,心中又是一震。

他回想起自己之前写的策论,虽然也提到了教化,但论述却显得有些空洞,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

“张兄,看完了?”乔远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张时安转过身,看到乔远松正站在自己身后,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看的有些入神,倒是没注意到,自己周围已经围绕了好几个人。

除了他之外,崇阳书院的几人,和鸿鹄书院的几位学子,此刻竟然都在端详魁首的文章。

几人的夸赞,也是真心实意,只不过刚才张时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

周围的人好几次与他搭话,他都显得沉默不已。

这会回过神,也是连忙开口。

他点了点头,语气诚恳地说道:“乔兄,你的策论,确实写得极好。我输得心服口服。”

乔远松笑了笑,拍了拍张时安的肩膀:“张兄,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的策论,也有许多值得我等学习的地方。我们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张时安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乔远松的这番话并非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毕竟张时安的文章的确是让众人大吃一惊。

其余人面对乔远松的文章,虽然惊艳,但到底是有个心理准备。

觉得这样的天骄,人家的家世背景,和自身的努力天赋,写出这样的文章来,本身就十分合理。

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

张时安这个杀出重围的黑马,文章不但与人家乔远松的不相上下。

虽说有些许差别,但差的是哪方面的,大家都一清二楚。

要知道,天赋努力,有时候在家世背景面前完全就不值一提。

就像有些人,执着一辈子,努力奋斗一辈子,只是为了窥见天宫一角。

而往往有些人,从一出生,就处于天宫之上。

每个人的起点,无论从古至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有的只是个人后天的发展,如何让一手普通的牌,打出王炸,就要靠自己的本事。

“乔兄,真是折煞小弟了,乔兄的水平,我等望尘莫及。”

张时安说的本身就是真心话,现在,孰强孰弱,本就十分明显。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开始恭维,就在这时,方觉夏不知何时走到了张时安的面前。

“你很不错,但我只会输给你这一次。”

张时安有些莫名的歪着头看着对方,这样的情况不知为何有些莫名的熟悉。

要是表情再嚣张和傲娇一点,不就跟金铭轩那家伙一模一样吗?

每次一到老二的位置,那狠话,也是变着花样的放。

面对这样的宣言,他也只能一笑而过。

这年头,不想着第一的位置,原来第二的位置也这么被人惦记。

很快日子,就来到了学术交流会那天。

这一天,崇阳书院的大门终于向外界敞开,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学术交流会。

清晨的阳光洒在书院古朴的屋檐上,金色的光芒映衬着青砖黛瓦,显得格外庄重肃穆。

书院外的广场早已人声鼎沸,慕名前来的百姓和学子们早早聚集在会场外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有身着朴素布衣的平民,也有手持书卷、神情专注的学子,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兴奋。

会场中央,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几位主持大会的嘉宾已经就座。

坐在正中的是一位郡城的官员,他身着深色官服,头戴乌纱帽,神情威严却不失儒雅。

这位官员,乃是本郡的学政使官居五品,专司一郡之教育、科举及学术事务。

学政使一职,虽非朝廷中枢要员,但在地方上却举足轻重,掌管着郡内所有书院、学堂的兴衰,负责选拔人才、监督科举考试,并主持各类学术活动。

他的职责不仅是维护地方文教秩序,更是朝廷与地方学子之间的桥梁,肩负着为国家选拔贤才的重任。

可以说像这样的盛会,要不是崇阳书院,以对方的身段,万不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总而言之,还是崇阳书院本身的分量不轻。

他身旁坐着崇阳书院的山长,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须发皆白,目光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书卷气。

另外几位则是来自致远书院、鸿儒书院和崇阳书院的夫子。

他们各自穿着代表自己书院的服饰,神情肃穆,目光中却带着几分期待。

会场四周,各书院的学子们整齐列队,身着各自的学子服,显得格外醒目。

致远书院的学子们穿着浅灰色的长袍,衣襟和袖口绣着银色的云纹,简洁而不失雅致;

鸿鹄书院的学子们则身着浅蓝色的长衫,衣摆处绣着展翅的鸿鹄,象征着志向高远;

而东道主崇阳书院的学子们则穿着深蓝色的长袍,衣襟上绣着金色的祥云纹样,显得庄重而大气。

会场内外,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百姓们三五成群,低声议论着这次盛会的意义。

一位年长的老者捋着胡须,对身旁的年轻人说道:“这今年又多了一个书院,也不知道,咱们崇阳书院的学子,应不应付的来。”

年轻人点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是啊,听说致远书院的夫子学问极深,今天可得好好洗耳恭听一番。”

另一边,几位学子也在低声交谈。

一位鸿鹄书院的学子拍了拍身旁致远书院同窗的肩膀,笑道:

“你们致远书院的学子服倒是挺素雅的,不过比起我们鸿鹄书院的蓝色,还是少了点气势。”

致远书院的学子微微一笑,淡然回应:“学问不在衣裳,而在心中。今日的交流会,咱们可要好好切磋一番。”

交谈之间,眼神当中的火花已经四溅。

会场中央,学政使大人站起身来,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今日,崇阳书院对外开放,举办此次学术交流会,旨在弘扬学问,促进各书院之间的交流与切磋。

希望各位学子能够珍惜这次机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话音刚落,会场内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学术交流会的第一个环节,是由崇阳书院的山长亲自宣布题目。

山长缓缓站起身来,手中捧着一卷竹简,神情庄重而肃穆。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学子们,声音洪亮而清晰:

“今日第一题,名为‘论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

此题旨在考验诸位学子对历史变迁与天道人伦的理解与思考。

题目分为三部分,分别由三家书院抽签决定各自论述的方向。”

说罢,山长示意身旁的书童捧上一个精致的木匣,匣中放着四枚竹签,分别写着“天时”“地利”“人和”“古今”四个关键词。

三家书院的代表依次上前抽签,最终确定了各自的论述方向:

崇阳书院抽到“天时”,致远书院抽到“地利”,鸿鹄书院抽到“人和”,只有古今没有被抽到。

抽签结果公布后,会场内顿时响起了一阵低声议论。

百姓们交头接耳,纷纷猜测各书院会如何展开论述;

学子们则神情专注,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与同窗低声讨论,显然已经开始构思自己的论点。

张时安,拿到这个考题的时候,心里竟然有一种被老天眷顾的感觉。

这个考题,起码多来几个回合,他们是一点都不带怂的。

首先上台的是崇阳书院的学子,他们抽到的“天时”一题,要求从天道运行、四时更替的角度,探讨历史变迁与人事兴衰的关系。

崇阳书院的代表是乔远松。

他步履从容,神情自信,站定后微微一拱手,便开始论述:

“天时者,乃天道运行之规律。四时更替,寒来暑往,皆有其序。

古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言天道之恒常,然人事之兴衰,却往往与天时息息相关。

譬如商周之变,武王伐纣,正值天灾频发,民不聊生,此乃天时之变促成人事之变也……”

乔远松的论述条理清晰,引经据典,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就对方这方言,要不是他们身为竞争者,都想为对方拍手叫好。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鸿鹄书院的学子便站起身来,提出了质疑:

“乔兄所言固然有理,然天时虽重要,却非决定人事之唯一因素。

若无人心所向,纵有天时之利,亦难成大事。

此乃‘人和’之重要性也。”

鸿鹄书院的学子显然已经开始为自家书院的论述埋下伏笔。

速度是真的快,张时安他们也不落下风,要是都被两个书院出光了风头,那他们岂不是真是吃白饭的?

紧接着,张时安带着众位同窗登台,他们抽到的“地利”一题,要求从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的角度,探讨历史变迁与地域发展的关系。

致远书院的代表,反正大家都已经默认一致,非张时安莫属。

他身着浅灰色学子服,神情沉稳,开口便道:

“地利者,乃山川河流、物产资源之分布。古人云:‘得地利者得天下。’

譬如秦据关中,拥崤函之固,终成霸业;楚据江南,得鱼米之利,亦曾雄踞一方。

然地利虽重要,却需与天时、人和相辅相成,方能成就大业……”

张时安的论述同样引来了热烈的掌声,但也引发了崇阳书院学子的反驳。

三方学子你来我往,辩论激烈而不失风度。

台下的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之声。有人低声议论:

“这些学子果然了得,个个学问深厚,口才了得!”

也有人感慨:“今日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学问还能如此辩论!”

第1轮辩论,维持了一炷香的时间,最后,崇阳书院拿到三分,致远书院鸿儒书院各两分。

随着第一轮辩论的结束,会场内的气氛愈发热烈。

崇阳书院的山长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宣布进入第二轮辩论。

他缓缓展开手中的竹简,声音洪亮而清晰:“第二题,名为‘论治国之道,究安邦之策’。

此题旨在考验诸位学子对治国理政的理解与思考。题目同样分为四部分,分别由三家书院抽签决定各自论述的方向。”

书童再次捧上木匣,三家书院的代表依次上前抽签。

这一次,崇阳书院抽到“礼法”,致远书院抽到“农桑”,鸿鹄书院抽到“兵政”。

抽签结果公布后,会场内再次响起了一阵低声议论。

百姓们纷纷猜测各书院会如何展开论述,而学子们则神情专注,显然已经开始构思自己的论点。

喜欢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极品桃花运快穿吾本为后至高主宰女神的贴身高手武神天下重生八零年:兵王的异能媳妇婚后成大佬的掌心宠赘婿当道全文免费 阅读小说最新最强书友灵剑尊不败升级明末求生记废柴觉醒:九鼎大陆绝世邪王长女归来,冠满京华凡人亦可不凡恶魔就在身边重生之战神吕布官神NBA:我以控卫封神
经典收藏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帝国猛将弃女,暴力召唤师崇祯有把枪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大明最狠总兵穿越酋长被退婚,岳父还要打上门你呀就缺一味药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鱼龙舞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煌煌帝国之大秦校花的贴身狂少此刻,万代帝王,奉我为神!大唐极品闲人三国之大楚天下
最近更新我的外卖通万朝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大奸臣当道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以捕快之名救驾之饼寒门人杰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农家那小子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我四叔是朱元璋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天生韩信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玉米扒舞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txt下载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最新章节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