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带着新翻泥土的腥气,葡萄架的新叶已舒展开来,层层叠叠的绿间,缀着星星点点的米白色花穗,香气清冽又缠绵。豆子踩着晨露去后山采艾草,竹篮里垫着去年的丝瓜络,防止叶片被压碎。山路旁的婆婆纳开得正盛,紫莹莹的小花开满石缝,她随手摘了几朵,编成小巧的花环,戴在发间。回程时遇见阿砚,他正扛着几根新砍的毛竹,竹梢还挂着晨雾凝结的水珠,见了豆子发间的花环,嘴角弯起,从袖袋里摸出一颗用竹屑打磨成的小珠,串在花环上,说这样更雅致。
两人回到小院时,苏先生已在廊下摆好了茶具,青瓷碗里泡着今年新收的雨前茶,汤色清亮。见他们回来,苏先生笑着指了指桌案,上面放着几张裁好的宣纸:“今日天朗气清,正好教你们写几个字。”豆子放下竹篮,洗净手接过毛笔,笔尖饱蘸墨汁,却迟迟不敢落下。阿砚站在一旁,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竹牌,那是去年苏先生教他刻的“安”字。苏先生并未催促,只是提笔在纸上写了“清欢”二字,笔锋圆润,墨香氤氲。“过日子如写字,不必追求锋芒,平和安稳便是真味。”他轻声说道。
豆子似懂非懂,照着字样慢慢临摹,笔尖在纸上留下歪歪扭扭的痕迹,却格外认真。阿砚则捡了块平整的竹片,用细刀刻着同样的二字,竹屑簌簌落在地上,与桌上的墨香、架上的花香缠在一起。午后时分,蜜蜂循着香气而来,在葡萄花穗间嗡嗡飞舞,偶尔落在宣纸上,印出小小的黄褐斑点,豆子惊叫一声,又忍不住笑起来,苏先生也放下茶杯,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笑意。
入夏后,菜畦里的黄瓜藤顺着竹架攀爬,开出嫩黄的小花,番茄则挂着青绿色的小果,像一串串迷你灯笼。豆子每天清晨都会去浇水,指尖触到带着凉意的叶片,总能感受到蓬勃的生机。阿砚则在葡萄架旁搭了个简易的竹棚,铺上台布,摆上竹制的桌椅,成了夏日纳凉的好去处。傍晚时分,暑气渐消,三人坐在棚下,苏先生摇着蒲扇,讲起年轻时游历山川的往事,说江南的雨、塞北的风,说山中的隐士、市井的奇人。豆子托着下巴听得入神,阿砚则默默削着竹枝,把苏先生说的山川草木,悄悄刻在竹片上。
七月的葡萄渐渐染上紫色,像一串串熟透的玛瑙,甜香引得雀鸟频频光顾。阿砚便用细竹丝编了更细密的网罩,罩在葡萄架上,既不影响通风,又能防鸟。豆子则忙着采摘成熟的葡萄,一部分用来酿酒,一部分做成蜜饯。她把葡萄洗净沥干,一层葡萄一层冰糖码在陶罐里,封口时依旧垫上两层油纸,还在罐口系了块绣着葡萄图案的棉布。苏先生坐在一旁看着,偶尔伸手帮她扶正陶罐,指尖碰到温热
喜欢破产后,我成了顶流明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破产后,我成了顶流明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