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春秋当大王

昽柒

首页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梦回春秋当大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谍海王牌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万域之王东晋北府一丘八寒门状元内楚兵农门状元佣兵的战争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梦回春秋当大王 昽柒 - 梦回春秋当大王全文阅读 - 梦回春秋当大王txt下载 - 梦回春秋当大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1章 逐鹿中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而此刻,在江州王宫,姬长伯还不知道困在宛丘的陈侯也已经降了,看着舆图上连成一片的汉国新疆域,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

随后,他又看了看陈郑两国的地图,中原诸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一马平川,中原中原,中部大平原,包括了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平原、华东平原……

无险可守的中原却是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粮食产量最多的地区,所以自古以来有得中原者的天下,中原易得不易守的说法。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赵国,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赵国控制着太行山脉、吕梁山脉和阴山山脉。

这几个山脉是秦国东进的屏障,一旦突破,就是无险可守的中原诸侯。

现在自己一只脚已经踏入中原,东接宋、鲁、卫,西边是周天子实控的京畿诸城,北面就是晋国六卿的地盘,南面是楚国最后的中原之地——蔡地。

汉国接下来的部署非常关键,毕竟之前各国联合干涉汉国伐楚,导致自己多线开战。

秦国主力拖住了杨朝南的汉中兵团,楚国和姬子越的申地兵团隔江相望,上庸军团中的吕熊还在宛丘看着陈国。

褒英和卫宛虽然灭郑之战打的漂亮,但是分兵驻守郑国各城,兵力捉襟见肘,短时间内不可能有精力再行征伐。

整个汉国数年积蓄的粮草财力也挥霍一空,是时候修生养息了。

“如花,你记一下!”

“一,擢升卫宛两级,担任中更,总揽新郑军政,安抚郑国各地百姓,稳定秩序!”

“二,嘉奖褒英、吕熊,两人皆晋一级,出任左更和右更,赐金帛,许其部休整,即刻布防陈楚边境,两部配合,严防陈、楚两国异动!”

“三,命令内阁,组织派遣能臣干吏即刻奔赴新郑,接收户籍图册,清点府库,推行我汉国律法,推广新政!”

“四,让邓麋部即刻东进,换防姬子越部,王叔年纪大了,总不能一直在前线待着,姬子越部返回上庸,总领上庸军政!”

然而命令下达还没多久,新的军报送来,陈侯出降,宛丘易帜的加急军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至江州时,姬长伯正在召集内阁重臣商议如何消化新得的郑国土地。

三翎骑兵风尘仆仆扑进殿内,嘶哑的声音带着狂喜:“报——!宛丘捷报!陈侯素衣白马,口衔玉璧,出城献降!吕熊将军已兵不血刃,接管宛丘全城!宛丘城内的郑军和陈军数万联军皆已投降!”

“哗——!”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臣脸上先是极致的惊愕,随即爆发出比听闻新郑陷落时更炽烈的狂喜!

郑国虽强,灭之乃意料之中的大胜,而陈国紧随其后,如此干脆利落地投降,则彻底奠定了汉国此番东征的辉煌胜局!

这意味着,中原腹地最肥沃、最关键的一片区域,已尽数落入汉国囊中!

姬长伯霍然起身,几步抢到地图前,目光死死钉在“宛丘”之上,胸膛剧烈起伏。

即便是他,也未曾料到吕熊能如此迅速地逼降陈国,这比他最乐观的预估还要快上许多!

“好!好一个吕熊!沉稳果决,不战而屈人之兵,真乃国之猛将、智将!”姬长伯猛地一拍案几,放声长笑,这一次的笑声,充满了毫无保留的畅快,“双城并落,郑陈俱灭!天佑大汉,寡人得此良将,何愁天下不定!”

他旋即收敛笑容,眼中精光爆射,之前关于休养生息的念头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胜利稍稍推后,一个更大胆、更具压迫性的战略蓝图在他脑中飞速成型。

“如花,追加王命!”

“一,擢升吕熊两级,出任中更!令其总揽陈地军政,安抚百姓,整编降卒,务必在最短时间内,使陈地归心,恢复秩序!”

“二,命令卫宛、褒英、吕熊三部,在稳定郑、陈之地后,即刻会商,于边境要隘构筑防线,呈品字形互相呼应。尤其褒英部,重心南移,与吕熊部协同,对楚国北境(蔡地)保持高压态势!”

“三,内阁加派官吏,分赴郑、陈旧地,接收政务,清丈土地,登记户籍。着令大司农府,即刻拟定对新占区减免赋税、鼓励耕织的具体章程,务求速安民心!”

“四,传令邓麋,加速东进!接防申地后,严密监视楚军动向。姬子越部交接完毕后,不必急于返回上庸,暂驻申地以西,作为战略预备队,听候调遣!”

“五,以寡人的名义,起草国书,分别送往洛邑、绛城、郢都、雍城、临淄、商丘!”姬长伯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语气要‘谦恭’,内容要‘坦诚’。告知周天子及列国诸侯,我汉国为平息兵戈,不得已而灭郑、陈,今战事已毕,愿与诸国永结盟好,共享太平!”

这道命令,看似示好,实为赤裸裸的宣告与威慑。将既成事实砸在各国脸上,堵住他们可能联合干预的借口,同时也在试探他们的反应,为汉国下一步的战略抉择争取时间和情报。

洛邑,王畿。

周天子看着汉国那封辞藻华丽却掩不住霸气的国书,沉默了许久,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对左右寺人道:“备礼……厚赐汉侯。另,遣使……慰问。”

这慰问,与其说是安抚,不如说是承认了汉国对郑、陈之地的合法统治权。王室的尊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次被迫低头。

郢都,楚国。

楚王将汉国国书狠狠摔在地上,脸色铁青。

“永结盟好?共享太平?姬长伯欺人太甚!”他怒吼着,但咆哮之后,是更深的无力。汉军三大主力压境,锋芒直指最后的蔡地,国内贵族因接连失利而怨声载道,此时与汉国全面开战,无异于自取灭亡。

最终,楚王强忍屈辱,下令:“回复汉国,楚愿遵从前约,互不侵犯。”同时,暗中加紧向蔡地增兵,加固城防,准备应对汉国可能发起的下一轮进攻。

绛城,晋国。

新晋侯申生看着地图上汉国骤然膨胀的疆域,再看着汉国那封“友好”的国书,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汉国的兵锋离晋国南部重镇不过数日路程,国内六卿倾轧愈演愈烈,他根本无力南顾。“回复汉使,晋国愿与汉国修好,互通商旅。”他选择了隐忍,将主要精力转向内部整合,以期在未来与汉国的对抗中,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雍城,秦国。

秦伯抚摸着国书,眼中野心之火燃烧得更旺。“好一个姬长伯!一口气吞下郑陈,也不怕撑着了!”他非但没有恐惧,反而看到了机会。

“汉国重心东移,南顾楚国,其西线汉中、陇西之地必然空虚!传令下去,加紧操练兵马,囤积粮草,待时机成熟,我大秦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临淄,齐国。

齐侯仔细品味着国书中的每一个字,对相国笑道:“汉侯这是要‘挟大胜以令诸侯’啊。不过,他确实有这个资本。”

他下令:“以最高规格接待汉使,多送鱼盐、丝绸。告诉汉侯,齐国有意与汉国缔结长期商贸之约,共谋发展。”

齐国打定了主意,要利用汉国崛起带来的变局,大力发展商贸,增强国力,在未来的多极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商丘,宋国。

宋公接到国书,寝食难安。汉国如今三面与宋接壤,强大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他连连下令:“加固边境城防,多派斥候探查汉军动向。另外……备上厚礼,遣使入江州朝贺汉侯大胜,表达宋国最诚挚的……善意。”

中原列国,在汉国灭郑吞陈的惊涛骇浪之后,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

但这平静之下,是暗流汹涌,是各国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不同抉择——或隐忍,或戒备,或投机,或暗谋。

汉国,则利用这宝贵的战略窗口期,如同一只饕餮巨兽,开始全力消化吞入腹中的郑、陈广袤土地。

大量的汉国官吏、律法、度量衡、文化习俗,如同潮水般涌入这片古老的中原腹地,对其进行着深刻而彻底的改造与融合。

姬长伯的追加王命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汉国上下,尤其是新纳入版图的郑、陈之地。

随着军事管制的逐步过渡,一场比战争更为深刻、影响更为久远的变革——新政推广,如同滚滚洪流,席卷了这片古老的中原腹地。

来自汉国内阁精心选拔的能臣干吏,组成了一支支精干的“新政使团”,如同血液般注入郑、陈的躯体。

他们手持汉王诏令与内阁文书,在褒英、卫宛、吕熊三部军队的保驾护航下,迅速接管了从都城到封官的各级官署。

原有的郑、陈贵族官吏经历了严格的甄别。

愿意合作、且才能尚可者,经过短期“汉律汉政”培训后,可留任副职或低级佐吏,但核心主官必由汉国委派。

而那些盘踞地方、势力根深蒂固,或明显怀有敌意的旧贵族,则被毫不留情地褫夺权柄,其家族势力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和迁徙,以绝后患。

权力在无声而坚决的交接中,完成了从旧主到新朝的转移。

随后,新政的核心之一,在于摸清人口与土地。

汉国官吏带着算盘、尺规和大量的竹简、帛书,深入乡里,开始了浩繁的户籍登记与土地清丈工作。

“各家各户,听真了!汉王仁德,特行新政!凡如实申报户口、田亩者,既往不咎,且可享三年赋税减半之优!”小吏们敲着锣,在村头巷尾高声宣唱。

起初,饱经战乱和旧贵族盘剥的百姓大多持观望态度,疑虑重重。

但汉国官吏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与(相对而言的)公正。他们不允许地方豪强隐瞒人口、兼并土地,一旦查实,严惩不贷。

同时,户部、工部联合内阁颁布的《新占区赋税减免及垦荒令》也迅速下达:

· 郑、陈之民,无论原籍,皆视同汉民。

· 所有农户,按新清丈田亩计征,废除旧有一切苛捐杂税。

· 新占区赋税整体减免三成,持续三年。

· 鼓励垦荒,新开垦土地,五年内不征赋税。

· 推广汉国先进农具和耕作技术,由官府提供借贷或补贴。

实实在在的好处逐渐打消了百姓的疑虑。

大量被贵族隐匿的“隐户”被登记入册,成为了向汉国官府纳税服役的编户齐民;无数被兼并的土地重新回到国家账册上,为后续的均田、授田政策打下了基础。

这一过程虽然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引发了零星的反抗,但在汉军强有力的弹压和新政带来的普遍红利下,这些反抗很快便如浪花般消散。

“汉律刻石”被树立在每一个城县的中心广场。

汉国的律法条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雕刻其上,派专人宣讲,要求“妇孺皆知”。

与郑、陈旧律往往偏袒贵族、刑罚严苛不同,汉律强调“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至少在理论上确立了法律的相对公正性,极大地稳定了社会秩序。

同时,汉国的度量衡标准器被下发至各地,“汉尺”、“汉斗”、“汉秤”逐渐取代了各国混乱的标准。

“书同文”政策也开始推行,官方文书一律使用汉国姬长伯推广的简体文字,虽未强制民间立即改变,但通过官吏、教育和商贸的影响,汉字正潜移默化地成为沟通的主流。

各地户厅、工厅、兵厅、学厅、吏厅、礼厅的官员们不仅负责减免赋税,更着手恢复因战乱而凋敝各行各业,尽快恢复两国的经济。

· 平抑物价: 官府动用府库储备,平粜粮食、盐铁,打击囤积居奇,迅速稳定了市场。

· 兴修水利: 组织民夫(以工代赈),修缮在战争中受损的沟渠、堤坝,保障农业生产。

· 鼓励工商: 降低关市之税,吸引汉国本土商贾前来贸易,将郑、陈的粮食、漆器、手工制品销往各地,同时输入汉国的蜀锦、铁器、牲畜等物资。

卫宛、褒英在新郑,吕熊在宛丘,都展现了出色的治理才能。

卫宛以怀柔为主,频繁走访地方耆老,安抚郑国遗民,利用其个人魅力化解了许多潜在冲突。

吕熊则发挥其沉稳刚毅的风格,强力镇压了几起旧贵族策划的叛乱,同时严格执行新政,迅速恢复了陈地的秩序。

新政不仅仅是行政和经济上的,更是文化上的。

汉国官方有意识地推广其礼仪、服饰(至少在正式场合),以及“崇功尚武、锐意进取”的汉国精神。

对于郑、陈原有的文化习俗,汉国并未强行禁止,而是采取“兼容并蓄,以汉为宗”的策略,通过赏赐、褒奖那些积极学习汉文化、采用汉地风俗的本地人士,来引导文化风向。

江州的宫廷乐师和学者也被派往新地,演奏歌颂汉王功绩和汉国历史的乐章,编纂地方志时,也着重强调郑、陈之地纳入汉国版图的历史必然性和“天命所归”。

短短数月,新政的威力初步显现。

郑、陈旧地的秩序基本稳定,经济开始复苏,流民渐次回归田亩,府库的税收也靠着各地商队经商的商税开始有了稳定的进项。

大多数普通百姓在经历了最初的惶恐后,发现新朝代的统治似乎比旧时代更为有序、负担更轻,对汉国的认同感在缓慢滋生。

然而,暗流依旧涌动。旧贵族们失去了特权,心怀怨怼,只是暂时蛰伏;一些心怀“故国”的士人,在私下里仍不免唏嘘感叹;楚、晋、秦等国的细作也在暗中活动,散播流言,试图挑动不满情绪。

《梦回春秋当大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梦回春秋当大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梦回春秋当大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辣手狂妃:夜帝,跪下楚兵此生只想宠你打倒系统!亲吻我的小怪物咸鱼她养的纸片人是星际boss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先菌子,后小人重生九零辣妻追夫万古杀帝欧希乐斯的日记萌学园,因为怕死每天都在自保法医毒妃校园怪谈之惊魂异事集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末世大佬穿成炮灰女知青人间武圣:一拳锤爆普渡慈航!穿越星际妻荣夫贵陈玄家中无极品个个和善,女穿男大明最强皇太子
经典收藏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贞观荣耀刘禅之一梦中兴你呀就缺一味药开天鸿蒙诀塑山河大乾极品九千岁大唐极品闲人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大唐之最强驸马我是关陇老秦人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当家主妇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抗日小山传奇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帝国猛将三国之大楚天下大明1642逐寇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唐代秘史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水浒之往事随风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浴血山河冰临谷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汉疆喋血风云录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梦回春秋当大王 昽柒 - 梦回春秋当大王txt下载 - 梦回春秋当大王最新章节 - 梦回春秋当大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