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记

缓安甫

首页 >> 徐氏略记 >> 徐氏略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神一吻好羞羞臣服快穿成极品,总想当咸鱼摆烂影帝会读心,男频大佬马甲不保茅山道士传奇2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上司大人,非诚勿扰!琏二爷的幸福生活奶娃三岁被遗弃,捉鬼把人吓哭泣嫁到城里,吃上供应粮
徐氏略记 缓安甫 - 徐氏略记全文阅读 - 徐氏略记txt下载 - 徐氏略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终身不仕徐元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徐元贤卒年不详,无详细史料。

徐元贤家住中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避难到交州,与许靖、袁沛等名士一同在交州生活。后来,他们整装欲归荆州,但在途中遇到夷、越之乱,不幸被害。

东汉时期的袁沛,其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避难到交州,与许靖、徐元贤等名士一同在交州生活,后在众人整装欲归荆州时,于途中遇到夷、越之乱而被害。

许靖(约150年-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名士及评论家,以与从弟许邵共同品评人物而闻名。(东汉时期品评盛行,东汉党锢之乱由此产生)

话说这许靖啊,那可是年少成名!早在年轻的时候,便和堂弟许邵一同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皆知的人物。他们俩都因喜好品评人物而声名远扬,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对堂兄弟私底下的关系却并不怎么融洽。

想当年,许邵担任汝南郡功曹一职时,竟对许靖百般排挤打压,使得许靖一直未能得到录用。无奈之下,许靖只能靠给别人赶马磨粮这样艰苦的工作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不过呢,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后来颍川人刘翊出任汝南太守,他独具慧眼,一眼就看中了许靖的才华,于是将其举荐为计吏。这计吏的职责可不简单呐,主要就是负责察举孝廉之事。此后,许靖凭借着自身出色的能力,一路高升,先是当上了尚书郎,专门掌管官员的选用事宜。

时间来到中平六年(公元 189 年),汉灵帝刘宏突然驾崩,一时之间朝野震动。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董卓趁机掌控了朝政大权,开始独断专行。他任命周毖为吏部尚书,并授意让周毖与许靖共同商议,对天下官员进行大规模的举贬升降调整。

接到任务后的许靖丝毫不敢怠慢,他认真考察每一个官员的品行和才能,坚决淘汰那些腐败昏庸之辈,大力提拔举荐那些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之人。经过一番精心筛选,许靖成功地提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比如荀爽、韩融、陈纪等等,这些人纷纷被委以公卿、郡守之类的要职。不仅如此,就连尚书韩馥也被任命为冀州牧,侍中刘岱当上了兖州刺史,张咨成了南阳太守,孔伷则获封豫州刺史,还有张邈也坐上了陈留太守的位置。而许靖本人更是官运亨通,被擢升为巴郡太守。只可惜呀,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又被改任为御史中丞啦!

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韩馥等一众官员走马上任之后,竟然纷纷举起了反旗,企图一举除掉董卓这个当时权倾朝野的人物。

董卓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地对着周毖大声呵斥道:“当初你们信誓旦旦地跟我说应当选拔任用那些品行高洁之士,我董卓对你们言听计从,一心不想违背天下人的意愿。可结果呢?你们所推荐录用的这些所谓的贤能之人,刚刚上任没几天,就掉转头来攻打我!我董卓究竟做错了什么,要启用这些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说完这番话,他大手一挥,喝令手下将周毖推出去,就在城外将其斩首示众。

与此同时,许靖的堂兄许瑒担任着陈国的国相一职。他也参与了反对董卓的密谋,并且和孔伷一同策划如何进攻董卓。许靖深知董卓的心狠手辣,如果让董卓知道了这件事,自己必定难逃一死。于是,惊恐万分的许靖匆忙逃离,前去投奔孔伷以求庇护。然而命运弄人,不久之后孔伷便离世了。失去依靠的许靖只得再次寻找新的安身之所,这一次他辗转来到了扬州刺史陈祎那里。可惜好景不长,陈祎也不幸去世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吴郡都尉(也有一种说法是太守)许贡以及会稽太守王朗一直以来都与许靖有着深厚的情谊。在听闻许靖的遭遇后,他们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许靖保护和支持。

而许靖本人也是个心地善良、宽厚仁义之人。他常常怀着一颗慈悲之心,收养抚恤那些流离失所的亲族和乡邻们。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悉心照料,还是在经济上的慷慨接济,许靖从未有过丝毫吝啬。他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尽力去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展现出了人性中的光辉一面。

兴平二年,公元 195 年,风云变幻之际,孙策率领着大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毅然决然地东渡长江。一时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逃离家园,四处寻找避难之所。

在这混乱不堪的局势中,许靖却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风范。他静静地坐在江岸上,目光坚定而从容,仿佛周围的喧嚣和恐慌都与他无关。只见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随从人员乘船先行离去,确保他们的安全得到保障。待到所有的亲属族人都顺利登上船只,向着远方驶去之后,许靖才缓缓站起身来,迈着稳健的步伐,紧随其后。

那一幕场景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人们无不投来敬佩和赞叹的目光。许靖的行为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之路。

最终,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了交趾郡。在这里,许靖受到了交趾太守士燮超乎寻常的敬重和优厚款待。士燮深知许靖乃非凡之士,其才华和品德皆为世人所称道,因此对他礼遇有加,奉为上宾。

与此同时,远在他乡的陈国人袁徽也寄身于交州这片土地之上。听闻许靖的事迹后,他深受感动,并决定将这份敬意传递出去。于是,袁徽提笔给尚书令荀彧写下了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地称赞道:“许文休实乃英才伟士啊!他的智谋和策略堪称卓越,完全有能力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与决策。自从他流落到交州以来,始终与众人和谐共处,毫无架子。每逢遭遇忧患危急之事,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把他人的安危放在首位,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先照顾好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不仅如此,他还以人伦纲常作为准则,真诚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同族还是外人。他的仁义宽厚之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效显着,但这些善举实在太多,难以一一详细列举。”

钜鹿人士张翔肩负着君王赋予的使命前往交州执行外交任务。此人自恃手握重权,妄图凭借自身权势迫使许靖顺从于他,并企图与许靖订立誓约。然而,许靖坚守原则和立场,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张翔的无理要求。面对张翔的威逼利诱,许靖毫不退缩,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

不仅如此,许靖深知天下局势动荡不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于是,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修书一封寄予曹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安定、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同时,他还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向曹操进献了一系列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期望能够为改善社会现状贡献一份力量。

怎奈那张翔心胸狭隘,见许靖不肯为己所用,心中顿生怨恨之情。他利用职权之便,将许靖寄给曹操的书信竹简统统搜查出来。为了泄愤,张翔竟丧心病狂地将这些珍贵的信件全部投入水中,致使其毁于一旦。

时光荏苒,后来益州牧刘璋派遣使者前来征召许靖。许靖欣然应允,从此踏入蜀中大地。刘璋对许靖的才华颇为赏识,委以重任,任命他担任巴郡以及广汉两地的太守之职。

宋忠彼时正在荆州任职,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特意致信给蜀郡太守王商。在信中,宋忠不吝赞美之词,称许靖风度翩翩、气质出众,且具备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智慧,堪称世间少有的奇才。他殷切地劝告王商应以许靖为榜样,学习其为人处世之道和治国理政之法。

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了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年)。此时,许靖已成功接替王商,出任蜀郡太守一职。在新的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一心致力于治理地方事务,造福一方百姓。

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 年),风云变幻之际,刘备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汹涌潮水般包围了成都城。就在这紧张万分的时刻,城内的许靖心生异念,妄图越城而出向刘备投降。然而天不遂人愿,他的计划不知为何走漏了风声,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此时的刘璋眼见益州大势已去,城池沦陷只是时间问题,心中满是绝望与无奈。尽管许靖有背叛之举,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刘璋竟也无暇顾及,未将其处决。不久之后,成都城门洞开,刘璋选择了投降,结束了自己在益州的统治。

刘备入主成都后,得知了许靖背主求降一事,对其为人深感不耻,故而对许靖不屑一顾,更谈不上委以重任。

然而,法正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深知要成就一番霸业,需广纳贤才,树立良好形象。于是,法正劝谏刘备道:“主公啊,这世间向来不乏那些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德之辈,许靖便是其中之一。但如今主公初兴大业,欲图天下,又怎能逐门逐户去向世人解释每个人的品行优劣呢?许靖之名虽虚,但其声誉早已传遍四海八荒。倘若主公不以礼相待,恐怕天下之人都会认为主公轻视贤能之士。所以,还望主公能够效仿古时燕昭王厚待郭隗之举,对许靖予以尊重和重用,以此向远近昭示您的爱才之心。”

刘备听后,沉思片刻,觉得法正所言不无道理。为了招揽更多的人才归附,为自己的大业添砖加瓦,他决定采纳法正的建议。于是乎,刘备一改往日态度,开始优厚对待许靖,并起用他担任左将军长史一职。从此,许靖得以在刘备麾下发挥余热,而刘备也通过此举展示出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对人才的重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这一年对于刘备来说意义非凡。经过一系列激烈的征战和权谋较量,刘备终于成功称雄汉中,并自立为王。而就在此时,许靖这位备受尊敬的人物再次得到了重用,被拜封为太傅一职。

时间匆匆流转,转眼来到了章武元年(公元 221 年)。刘备顺应时势,正式即位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新皇登基之际,刘备对许靖予以高度重视,亲自册封并发表了一番言辞恳切的讲话:“朕有幸能够继承大统,君临天下,然而心中却日夜惶恐不安。唯恐自身德行浅薄,无法平定四海之乱;又担心黎民百姓尚未真心归附于我,致使五行之德不能显着彰显。卿身为司徒,责任重大,理应谨小慎微地施行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教化,使之发扬光大,深入人心。望卿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地广布仁德,如此方能契合朕之心意啊!”

尽管许靖已年过古稀,但他那颗热爱人才的心从未改变。他始终热衷于发掘后生晚辈中的佼佼者,对其加以奖赏提携,鼓励他们不断进取。而且,许靖还时常参与各种品评清谈活动,乐此不疲,展现出旺盛的精力和对知识的渴求。就连权倾朝野的丞相诸葛亮见到他时,都会恭敬地下拜行礼,表示对这位德高望重前辈的敬重之情。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章武二年(公元 222 年),许靖与世长辞。回首往昔,许靖一生交友广泛,尤其以兄长之礼对待陈纪,二人情谊深厚。此外,他还与袁涣、华歆、王朗等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彼此交往密切。令人感叹的是,后来华歆、王朗以及陈纪之子陈群皆在曹魏初期担任三公这样位极人臣的重要职务。即便身处不同阵营,他们之间的友情依然长存。这些昔日好友常常通过书信往来,追忆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义着实令人动容。

个人作品

据陶宗仪《书史会要》载,许靖善行草,其作品今不传。有文集二卷。[3]

作品列表

《奔孔伷自表》

《因众瑞上言》

《与曹公书》

《奔孔伷自表》

目前并无直接流传的《奔孔伷自表》全文,但根据许靖的生平事迹推测,其主要内容可能是许靖在因堂兄许玚与孔伷共同谋划进攻董卓而害怕被诛杀,奔往孔伷处时,向孔伷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解释自己前来投奔的原因,表达对孔伷的信任和期望,以及对当时局势的看法等。

《因众瑞上言》

这是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少府王谋等众人的上言。文中指出曹丕篡弑汉室,窃据神器,酷烈无道,致使天下人鬼忿毒,都思念刘氏。如今祥瑞频现,如黄龙见武阳赤水,关羽围樊、襄阳时襄阳男子献玉玺等,且各种图、谶也都有明征,表明刘备承汉之正统,应当即皇帝位,以继承二祖,绍嗣昭穆,众人还表示已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请求刘备在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

《与曹公书》

许靖在信中向曹操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困境。他感慨世路艰难,祸乱频生,自己为了躲避战乱逃窜到蛮夷之地已达十年,期间历经艰辛,如在会稽时受袁术之乱影响,被迫南渡到交州,途中经过万里,不见汉地,漂泊风波,绝粮茹草,死伤大半。到达交州后又遭遇苍梧诸县夷、越蜂起,元贤被害,老弱并杀,自己也疾病缠身,亲人大多离世。他还提到自己虽想回归朝廷,但荆州水陆无津,交部驿使断绝,益州又有峻防,无法前往。最后,他表达了对曹操的思念和期望,希望曹操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自己归死国家,解除逃亡之负。

人物评价:

宋忠: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

诸葛亮: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song]动宇内。

法正: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

陈寿: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4]

孙盛:夫礼贤崇德,为邦之要道,封墓式闾,先王之令轨,故必以体行英邈,高义盖世,然后可以延视四海,振服群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靖处室则友于不穆,出身则受位非所,语信则夷险易心,论识则殆[dài]为衅首,安在其可宠先而有以感致者乎?若乃浮虚是崇,偷薄斯荣,则秉直仗义之士,将何以礼之?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

许靖为汉末三国蜀汉重臣名士,早年与许邵齐名,后经辗转避难多地,入蜀后先事刘璋,后归刘备,任重要官职,虽曾有争议之举,但因善品评人物、奖掖后进,于蜀汉政权有一定影响力,年迈仍活跃于朝堂。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末年着名的人物评论家。以下是他的生平事迹:

许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多识,尤其对人物品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非凡的天赋。十八岁时,召陵人谢甄见到他,就赞叹其为希世出众的伟人。他喜欢读书,爱好三史,重视名声,有节操,喜欢品评人物,经他赏识和引荐的樊子昭、虞永贤、李淑才、郭子瑜、杨孝祖、和洽等最终都成为了名扬当世的贤士。

许劭与堂兄许靖在当地创办了“月旦评”,每月初一,兄弟二人都会对乡党人物进行品评,他们的评价公正而犀利,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物的优劣,其评语甚至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仕途和社会声誉。

司空杨彪辟许劭为掾,许劭不就,朝廷拜为鄢陵令,举为方正、敦朴,又以公车徵召,许劭都不应命。许劭认为当时小人得志,王室将乱,打算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于是南到广陵郡。

许劭到广陵后,徐州刺史陶谦以礼相待,但许劭感到不安,渡江到曲阿投靠扬州刺史刘繇。刘繇对许劭十分崇拜,曾因担心许劭笑话而未任用太史慈为大将对抗孙策。兴平二年,孙策击败刘繇,许劭与繇南奔豫章,后卒于豫章,时年四十六。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家世富有,常周济他人而不求回报。曾在汝南界中,将自己的车子送给因车子坏了而停滞在道路上、要去远方赶赴老师丧礼的陈国张季礼,且未留姓名。他坚守志向,称病卧床,不屈意接受朝廷任命,后因河南种拂举荐成为功曹。在种拂询问是否答应阳翟黄纲占山泽的要求时,刘翊建议拒绝。种拂听从其言,并举荐他为孝廉,但他未接受。

后来颍川黄巾军起,郡县饥荒,刘翊救济数百人。汉献帝迁都西京后,他被举荐为上计掾,因贼寇猖獗,交通阻隔,他夜行昼伏到达长安,皇帝下诏表彰并任命为议郎,调任陈留太守。刘翊散尽珍宝,只留车马赴任。出关几百里后,他用马换棺木收敛病死在路旁的士大夫,又杀驾车的牛救旧友,最终与众人饿死。

周毖,表字仲远,乃是汉阳人士(也有说法称其乃武威人氏)。他身为豫州刺史周慎之子,在东汉末年声名显赫,堪称一代名士。

话说那中平六年,时局动荡不安,董卓趁势而起,独揽朝政大权。此人心狠手辣,却又善于笼络人心。他深知要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拉拢一些有声望的名士为己所用。而周毖因其才华出众和家族背景,顺理成章地被董卓委以重任,担任了尚书一职。

与此同时,还有城门校尉伍琼以及议郎何颙等一众名士,皆因自身名望颇高且颇具见识,深得董卓的信任。这几人时常聚在一起商议国家大事,共同决定天下之士的任免升迁之事。他们致力于革除那些贪污腐败、昏庸无能的官员,并大力提拔和举荐那些胸怀大志却郁郁不得志之人。

在周毖等人的精心谋划之下,董卓采纳了他们的诸多建议。一时间,许多贤能之士得到了重用:颍川的荀爽、韩融、陈纪等纷纷被任命为公、卿、郡守;韩馥获封冀州牧之职;刘岱出任兖州刺史;张咨成为南阳太守;孔伷则当上了豫州刺史;张邈亦荣任陈留太守……如此种种举措,使得董卓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张,其威望也日益增长。然而,这看似繁荣昌盛的表象背后,实则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和阴谋。

话说那袁绍,因着废立之事跟董卓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之后,便匆忙逃离至冀州以避祸端。这董卓眼见袁绍竟敢公然与之作对且逃窜而去,心中自是恼怒万分,当即打定主意要悬赏缉拿此贼。

然而就在此时,周毖和伍琼以及议郎何颙三人却暗自筹谋起来,决心要助袁绍一臂之力。于是乎,他们寻得机会面见董卓,并如此这般地劝说道:“大人啊,这废立之事乃是关乎社稷之重大决策,又岂是寻常人等所能轻易领会得了的呢?那袁绍不过是个见识短浅之人,不识大体,只因心生恐惧才会选择落荒而逃罢了,其实并无其他深意呐!倘若此刻对其通缉过急过重,恐怕反倒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变故呀!想那袁家四世三公,累世积德,恩泽广布四方;其门下弟子以及旧时属吏更是遍布天下各处。若是袁绍借此机会大肆招揽各路豪杰之士,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到时候众多英雄好汉必然会顺势响应,纷纷揭竿而起。如此一来,整个山东地区恐怕都不再是您所能掌控得住的啦!故而依小臣们之见,倒不如暂且赦免于他,再赐予其一官半职,让他担任某个郡守之职。这样一来,袁绍定会感恩戴德,庆幸自己得以幸免罪责,自然也不敢再生出什么事端来了。”

董卓听了这番话,略作沉思,觉得似乎颇有几分道理。毕竟眼下局势尚不明朗,若真把袁绍逼入绝境,万一他果真如周毖等人所言那般兴风作浪起来,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思及此处,董卓最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不仅赦免了袁绍之前所犯之罪,还特意任命他为渤海太守一职,并加封其为邟乡侯。

初平元年,风云突变,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乱世之中,袁绍和韩馥等一干豪杰纷纷在关东起兵,他们高举义旗,目标直指那专横跋扈的董卓。消息如疾风般传到了董卓耳中,他听闻袁绍率众而起,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怒火。

董卓越想越觉得事有蹊跷,他认定周毖和伍琼二人背叛了自己。原来,当初董卓刚入朝之时,正是周毖与伍琼向他进言,应当提拔任用那些德才兼备之士。董卓当时对此言颇为赞同,心想如此行事定能笼络人心,也不会招致天下人的反感。可如今,这些经他俩举荐之人竟然一个个都举起反董大旗,怎能不让董卓心生疑窦?

同年二月,董卓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迁都长安。然而,这一决策却遭到了太尉黄琬和司徒杨彪的极力反对。他们深知迁都之举将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但董卓心意已决,丝毫不听劝告。最终,黄琬和杨彪因为忤逆董卓之令而遭罢黜官职。

就在此时,周毖和伍琼挺身而出,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说董卓放弃迁都的念头。董卓本就对他俩心怀不满,此刻更是怒不可遏。只见董卓圆睁双眼,满脸怒气地对着周毖和伍琼大声吼道:“想当年,我董卓刚刚踏入朝堂之际,尔等便建言要选拔贤良之士为官。我董卓对二位之言深信不疑,一心只想顺应民心。未曾想到,诸位所荐之人在走马上任之后,竟无一不是纠集兵力前来攻打于我。我董卓自问从未亏待过你们,不知究竟何处得罪了你们!”话音未落,董卓大手一挥,喝令左右将周毖和伍琼推出斩首示众。可怜这两位曾经深得董卓信任的大臣,就这样含冤而死,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荀爽,这位出身于东汉望族“颍川荀氏”的人物,其家族背景可谓显赫非凡。他乃是战国时期着名思想家荀卿的第十二世孙,也是东汉名士荀淑的第六个儿子。荀家兄弟共有八人,个个才华出众,声名远扬,被誉为“荀氏八龙”。而在这八位兄弟之中,荀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出类拔萃。

自幼,荀爽便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和卓越的学习天赋。当他年仅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熟读《春秋》和《论语》这样深奥的经典着作,其聪慧程度令人惊叹不已。太尉杜乔在偶然间见到年少的荀爽之后,不禁对他大加赞赏,并断言此人将来必可成为他人的师表。

汉桓帝延熹九年,太常赵典慧眼识珠,极力举荐荀爽为至孝之人,于是朝廷授予他郎中一职。然而,荀爽却并未因此满足,而是毅然决然地上书朝廷,恳请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弘扬孝道等重要事务当中。随后,他竟然舍弃官职,转身离去,毫不留恋官场的名利与浮华。

此后不久,不幸遭遇了党锢之祸,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混乱。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荀爽选择隐居于茫茫大海之上,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争。后来,他又辗转南下,来到了汉水之滨。在接下来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荀爽始终专注于着书立说,心无旁骛地沉浸在学术研究的世界里,不断积累着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仕途经历:

自党禁得以解除之后,朝廷中的五府纷纷向他发出了征召令。其中,司空袁逢更是亲自察举他为有道之士,但令人意外的是,面对如此殊荣,他却并未应命前往。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汉灵帝光和七年,此时黄巾起义如燎原之火般骤然爆发,而这也使得党禁彻底解除。然而即便局势发生了这般重大的变化,他依旧没有响应那些接踵而至的征召。

直至汉献帝初年,权倾朝野的董卓力荐他出任平原相一职。可未曾想到,他还未来得及到任,就再次接到了新的任命——被征为光禄勋。而当他踏入光禄勋府邸仅仅三日之后,竟又获得擢升,一跃成为了司空。从接受平原相的任命到晋升为司空,整个过程竟然只用了短短九十三天!如此火箭般的升迁速度,自然引来了众多君子的讥讽之声。

初平元年,荀爽伴随汉献帝一同迁都长安。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董卓的残暴行径,心中悲愤不已。于是,他暗中与王允等人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以期能够铲除董卓这个奸贼,拯救汉室于危难之中。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计划紧锣密鼓地筹备之时,荀爽却不幸染上重病,并于同年五月与世长辞,享年仅六十三岁。

学术成就:

荀爽博学多才,广泛涉猎群书经典,对于《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以及《春秋》都有着深入且独到的研究。尤其是在古文经学方面,他更是造诣颇深,堪称一代大家。其一生笔耕不辍,着述颇丰,留下了诸如《礼》《易传》《诗传》等一系列极具价值的学术着作。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且对后世的经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融,表字元长,乃颍川舞阳人士,其父乃是嬴长韩韶。其家族素以贤德之名着称于世。

自幼之时,韩融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他思维敏捷,善于辩论事理,对于那些拘泥于章句之学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热衷。正因如此,年少时期的韩融已然声名远扬,引得五府纷纷前来征召,然而他却并未应召入仕。

后来,东汉末年爆发了着名的党锢之祸,整个社会陷入动荡不安之中。在此期间,韩融也未能幸免。但幸运的是,当董卓之乱爆发之际,韩融带领着自家宗族一千多户人家前往密县的西山躲避战乱。

中平六年,董卓掌控朝局之后,通过公车征召韩融等人为官。韩融入京之后,因其才华出众,先后担任过河南尹、大鸿胪以及太仆卿等重要职务。

初平元年,董卓决定将都城迁至长安。这一举措导致众多公卿大臣们饱受战乱之苦,许多人的家庭破碎,流离失所。而韩融等人则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运气得以侥幸逃脱。当时,袁绍在山东起兵征讨董卓,韩融受朝廷之命,与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一同出使关东地区,试图劝解各方势力停止纷争。由于韩融向来有着良好的声誉和高尚的品德,最终他成功地避免了杀身之祸。

兴平二年,汉献帝被迫东迁。韩融再次肩负重任,奉命前往弘农与李傕、郭汜等将领协商议和之事,并促使他们释放被扣押的公卿百官以及宫女妇人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经风雨沧桑的韩融,最终在古稀之年与世长辞。他的一生,见证了东汉末年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陈纪

家庭出身:字元方,颍川许昌人,是东汉名士陈寔的长子。

早年经历:以孝顺着称,儿时曾因客人骂其父而义正言辞地反驳,展现出正直的品行。曾与父亲陈寔一起遭党锢之祸,隐居荆山,远近宗师之。

仕途经历:灵帝崩,何进辅政,曾想征辟陈纪为参军,但他以老病为由未应。中平五年,朝廷征陈纪等十四人为博士,未应征。董卓废立后,又俱公车征,陈纪应召,历任平原相、侍中、大鸿胪等职,着书数十篇,世谓之陈子。后在献帝东迁时,与杨彪、张喜、士孙瑞等人被郭汜劫持。

许贡

许贡在东汉末年曾任吴郡都尉,是名士许靖的好友,许靖逃到扬州后曾依附于他。后许贡领吴郡太守,曾囚禁高岱的母亲,但在高岱写信自白后将其母释放。

孙策攻打江东时,吴郡都尉朱治打算从钱塘进入吴郡,许贡在由拳县抗拒朱治,结果大败而走,投奔了山贼严白虎。之后,许贡向朝廷上表称孙策骁雄,应将其召回京城,以免成为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候吏截得,孙策责备许贡,许贡则声称自己并无此表,孙策随即令武士绞杀了他。建安五年,许贡的三名奴客趁孙策在丹徒打猎时将其重创,不久后孙策伤重而死。

王朗

王朗字景兴,东海郡郯人,汉末三国时期重臣、经学家。他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后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

建安元年,孙策攻会稽时,王朗举兵抵抗,为孙策所败,在逃亡失败后投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后为曹操所征,因战乱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国建立,王朗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魏代汉后,王朗仕于曹魏,官拜御史大夫、司徒、兰陵侯,与钟繇、华歆并列三公。太和二年卒,谥曰成侯,子王肃为着名经学家。

士燮是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的军阀,以下是他的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他年轻时师事学者刘陶,学习《左氏春秋》,后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而免官。其父士赐去世后,被举为茂才,任巫县令一职。

雄长一州

中平四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当时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税,引起反抗被杀,州郡秩序混乱,朝廷对交州的影响力大为减弱,士燮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他上表奏请任命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士?兼任九真太守,士?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士燮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中原的士人前往依附避难的人数以百计。后来,朝廷赐予士燮绥南中郎将之职,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旧。士燮没有放弃进贡的职责,朝廷为嘉奖特意下诏拜他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

归附孙权

建安十五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归附,而吴巨却怀有异心,被步骘斩杀。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建安末年,士燮将儿子士廞送至东吴为人质,孙权任命其为武昌太守,士燮、士壹在南方的儿子们,都被任为中郎将。同时在吴国和蜀汉的冲突中支持吴国,诱导益州的豪族雍闿叛蜀附吴,被孙权拜为卫将军、龙编侯。他常常派遣使者去觐见孙权,进献各种香料和细纹葛布等珍品。

耄耋离世

黄武五年,统治交州近四十年的士燮病逝,享年九十岁。其子士徽因背叛吴国自立,最终为吴国攻灭。

士燮为政开明,在他的统治下,交州居民富庶,安享太平四十余年,还掀起了交州儒学兴旺发达的局面,造就了岭南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对越南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越南统治者和学者尊奉为“士王”“南交学祖”。

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是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益州牧刘焉幼子。以下是其生平:

承继父位

中平五年,刘焉出任益州牧,刘璋与兄长留在京城,后出任奉车都尉到益州。兴平元年,刘焉去世,益州官吏赵韪等上书推举刘璋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但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反对刘璋,被赵韪打败后奔荆州。建安五年,赵韪发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叛乱,杀赵韪于江州。

与张鲁交恶

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但多次被张鲁所破。

联刘抗曹

建安十三年,曹操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璋派别驾从事张松到曹操那裹,但曹操没有按礼节接待。张松回来后劝说刘璋同曹操断绝关系,并建议与刘备结交联盟。刘璋皆以为是,故派法正前往与刘备结好联盟,又指示法正和孟达送去数千兵卒帮刘备抵御曹军。建安十六年,刘璋听说曹操将派兵到汉中征讨张鲁,心中恐惧,张松又劝说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刘璋听从了张松之言,立刻派法正率部队迎接刘备。

引狼入室

刘备进驻葭萌后,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把张松的图谋禀告了刘璋,刘璋将张松收捕处死,下令所有关隘的守卫部队封锁道路。刘备大怒,掉转兵力攻打刘璋。双方战争历时近三年,建安十九年,刘备进兵包围成都,并派简雍劝降刘璋,当时城中有三万精良部队,粮食够支持一年,官吏百姓都想抵抗,但刘璋为百姓计而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刘备把刘璋迁至公安,并将财物归还于他,再佩振威将军印信。

归属东吴

建安二十四年,东吴孙权趁关羽北伐之际,派遣吕蒙、陆逊袭击荆州,刘璋因此归于东吴,被孙权任命为益州牧,居于秭归,约在221年后去世。

许靖其所依者皆豪杰,然终成书中一笔。

喜欢徐氏略记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徐氏略记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1966年:我被迫回城上班天灾末日:从零开始建农场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首席的强娶豪夺:离婚365次人类灭亡?我带着玩家反攻末世快穿成极品,总想当咸鱼摆烂混沌源兽:武魂觉醒骆风棠杨若晴凡人修仙,仙葫仙帝大权在握:从办事员开始太古之界去大明扶贫卧底魔门三千年战神痴傻五年哥哥全部死亡天路剑修师妹超凶的千年守候:只为等你回眸高武之超级系统抗战:谁家司令员入伍不到一年?三界血歌
经典收藏我是校霸他亲姐从乱葬岗爬出,我嘎嘎杀疯了坠入仙道星辰之约:时光之舟的冒险穿越平行拥有空间诡秘怪谈苍碧大陆元素光魔法师人在木叶,从被云忍绑架开始每次穿越都是炮灰?反骨大佬说她不信洪荒:开局获得无上级悟性兽世豆芽菜又强抢兽夫啦!清穿改命:娘娘养了个重生崽异世穿越:这个王爷有点儿甜侠岚:开局废物的我居然是双属性今夜情浓穿成虐心女配,她靠发癫攻略男二大叔溺宠小可怜逆袭:我是怎样征服豪门老公的我竟是异界的大反派?
最近更新各方天才云集,师妹她最无敌我家云璃天下第一可爱!斩神:其实我是煎饼果子之神逃离诡屋:献祭追魂火影:统领宇智波,干翻六道仙人徐氏略记灵根觉醒:破茧仙途我的伊太太,我来宠童年动漫大旅行拒绝了苏大小姐的求婚后,他悔了我把他还给他自己了八零:假千金被绝嗣糙汉宠上天觉醒唯一治疗系后,我成神了鬼灭之刃:晴末篇幼龙物念阴暗宅女穿进只有男人的世界之后快穿:病弱美人她总对男主卖惨洪荒之我能掌控气运武剑文满暴君前夫,这辈子我和你拼了
徐氏略记 缓安甫 - 徐氏略记txt下载 - 徐氏略记最新章节 - 徐氏略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