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董远方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更宏大的战略考量,此刻不便在常委会上明言:
这个看似剥离负资产的举动,实则是一招“金蝉脱壳”和“暗度陈仓”。
他将这个历史包袱重、更新成本高的“旧一钢”交给省里,自己则轻装上阵。
他真正看好的,是那个设备更先进、工艺更科学、人员负担相对较轻的庞然大物,鑫海钢铁集团!
他断定,一旦万家覆灭,这个更优质的钢铁巨头,最终必将回归市里掌控。
届时,唐海将拥有一个真正现代化、有竞争力的钢铁支柱,而甩掉“旧一钢”的包袱,正是为那一天做准备。
会场上一时寂静。
董远方刚刚追回七八个亿国有资产的余威尚在,此刻提出的方案又逻辑清晰,利弊分析透彻,且确实为市里带来了三亿的宝贵现金。
尽管程康明心有不甘,但在多数常委看来,这已是最优选择,再争执下去,反而显得自己不顾大局。
方案最终得以通过。
看着董远方在常委会上再次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底,嗜权如命的程康明,在散会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内心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他感觉自己手中的权力正在被一点点蚕食,董远方来唐海才半年,其凭借一系列实打实的政绩和手腕积累起来的威望,已经高到了让他感到可怕的程度。
这种失控的感觉,比失去一个具体项目更让他心悸。
随着三个亿的资金打入“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基金”的账户,董远方手中的筹码更加充裕。
与此同时,唐海水泥厂40%的股权回归国资委,与行业巨头海壳水泥的合作也随即加快了谈判进程。
一天,董远方将刘少强叫到办公室,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
“少强,你想办法,通过可靠的渠道,把一条消息精准地’泄露’给鑫海那边的人知道,海壳水泥对我们手里的水泥厂股权志在必得,正在积极筹划全面收购。”
与此同时,董远方亲自与海壳水泥方面进行了沟通,授意他们在谈判初期可以“尽可能地压低报价”,制造出一种因资金或战略原因,并不急于高价收购的假象。
这一招,正是利用了万家兄弟当前“急于套现、又怕暴露”的矛盾心理。
他们正在想方设法将那些通过影子公司持有的、不易被外界察觉的资产变现,以筹措转移资金。
董远方准确地抓住了他们这个心理弱点,故意放出“有巨头意图收购,但出价不高”的混合信息。
这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诱饵,一方面,收购的消息会刺激万家,让他们觉得这是套现离场的机会;另一方面,看似不高的报价又会让他们心有不甘,却又因自身急于用钱而可能被迫接受,或者在焦虑中露出更多破绽。
董远方站在办公室窗前,俯瞰着唐海城,眼神深邃。
他知道,对鑫海的最终围猎,已经布下了又一道关键的陷阱。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看这条急于脱身的大鱼,会不会主动咬钩。
海壳水泥看重的是唐海市水泥产业的基础条件、港口交通和区位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周研书记的嘱托和董远方的声望。
购买和整合几个水泥厂鑫海的股份,压低的价格,自然会以人情的形式,返还给唐海市。
喜欢官场无痕:平民子弟逆袭世家名门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官场无痕:平民子弟逆袭世家名门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