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直耸入云的老君阁,
陈卫国想起了城都旅游攻略图,里面对老君阁所在的青城山有过介绍。
青城山位于川省都江堰市西南,距城都市区近七十公里。
其景区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千米 。
它是邛崃山脉的支脉,全山树木青翠、葱葱郁郁、四季常青,群峰环峙,形若城廓,故得名青城山。
并且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是大夏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发祥地之一。
当然,对于名山,肯定不会缺乏神话故事。
相传轩辕黄帝曾经敕封青城山主神宁封子为“五岳丈人”。
因此青城山又叫“丈人山”。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此创立了天师道,又称正一道。
张道陵创立道教初期,因为在民间收人入道时,需缴纳五斗米,所以在民间也被称为“五斗米道”。
青城山中的众多宫殿、道观,依山而建,尽显道法自然的道家教义。
老君阁建于青城第一峰——老霄顶。
老霄顶海拔1260米 ,也是青城山的最高峰。
老君阁原名呼应亭,始建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
相传,道教始祖在这里讲过道,故改名老君阁。
陈卫国看到这个阁楼的油漆,还有周边的建筑,都比较新。
想必是新近翻修不久的。
只是此塔的底座,不知道有没有过改动。
既然塔楼地面以上的部分是现代修建的。
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州鼎在里面。
梁洲鼎最可能藏身的地方就是塔基。
或者塔基周边地方了。
上次在昊天塔找到冀州鼎,也是在塔基以下的位置找到的。
青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就是不知道老君阁里面会不会藏有什么道教典籍。
如果有机会,他倒是想拜访一下天师教的当代掌门。
如果这老君阁没有什么典籍的话,想必掌门应该会有的。
陈卫国拾级而上,两分钟后来到了老君阁的门口。
这时候,门口的香火很是鼎盛,来老君阁烧香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现在不是收取梁洲鼎的时候,不过并不耽误他用精神力扫描搜索。
在旁边的售香处买了三炷香,走到老君阁大殿,给道教始祖上了香,磕了头。
这里是庙宇位置,晚上陈卫国可能会在这里动土,这香也算是给道祖赔罪了。
陈卫国像个普通游客一样,在老君阁附近转悠。
他也爬到了阁楼的鼎上去看了看青城山的远景。
在转悠的同时,精神力始终在老君阁的地面之下寻找。
同时,配合着雍州鼎和冀州鼎生发出来的感应,来确定梁洲鼎的具体位置。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老君阁附近这种感应忽隐忽现,
并不能确定梁洲鼎的具体位置。
之前在山下的时候,他也没想起来用两个州鼎确定一下梁洲鼎的方位。
现在倒是有点犯难了。
他在雍州鼎内世界,查看到梁洲鼎的具体位置时,
老君阁这个塔楼就是最醒目的标记。
当时想当然的就认为,梁洲鼎埋身在老君阁的塔基以下。
现在看来,事情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老君阁对自己的感应有干扰作用。
前世的时候,他并不怎么相信神神鬼鬼的东西。
现在他自己都穿越了,而且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
也没有发现什么能够回去的迹象。
现在,在老君阁附近出现感应被干扰的事情,这也由不得他不相信这些了。
“今天晚上还是得再次确定一下梁洲鼎,到底在不在这个老君阁的塔基以下!”
花了小一个小时,没有什么收获。
陈卫国则随着人流下山。
同时精神力还在一遍一遍的仔细扫描着脚下,及周边的地面以下。
空气中,他的精神力能够探查到一千米之内的东西。
到了地下,直接减成了一百米。
就是说,他最多能够探查到地下一百米的距离,
再远就没有办法了。
就算是梁洲鼎在101米的位置处,陈卫国也发现不了。
一百米看着挺多,可是放在这种大面积的名山大川里,
根本就顶不了什么大用。
该找不到的的时候,照样是找不到。
陈卫国没有沿原路返回,而是选了一条没有走过的路继续寻找。
上山的时候,陈卫国扫描能力全开,并没有发现梁洲鼎的踪迹。
当时拿出的雍州鼎和冀州鼎 ,想要感应梁洲鼎的位置时,也是有点断断续续的感觉。
越靠近老君阁,这种断断续续的现象就越明显。
当时还没有感觉出来什么,可是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清晰。
他下山是选择另一个方向。
这个时候,山上的游客也都陆陆续续的下山往回走。
山上是没有地方吃饭的。
想要吃饭,就只能下山。
很多游客,爬了这么久的山,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下山的速度明显的快了不少。
陈卫国可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饿了,他就会时不时的从空间里拿出一个鸡腿,要不就是一个猪手啃着。
只是走着走,他发现跟他走一条路下山的人越来越少。
到后面,前后一两百米,都没看到和他同行的人。
这就很奇怪!
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他干脆不走了,闪身进了空间之中。
静等着午夜十二点的到来。
“叮铃铃,叮铃铃……”
手机闹钟响起,十一点五十五。
唤出雍州鼎,握在手心,意识立马就出现在了雍州鼎内世界。
分钟一点点移动,凌晨十二点,很快就到了。
红色光柱出现的同时,陈卫国的意识体就冲了出去。
孰能生巧。
在迷雾中穿梭的速度又有了少许提升,这次只用了十二分钟,就看到了庞大的梁洲鼎虚影。
红色光柱的终端,就出现在虚影祭坛的位置处。
老君阁的影像再次出现在了梁洲鼎世界之内。
五百米范围的景致,不多不少。
再往外,就是无尽的迷雾,看不真切。
这次陈卫国注意到,在这个五百米的景致内,老君阁并不在图像的中心。
这就很说明问题!
上次在取冀州鼎的时候,当时的昊天塔,可是在五百米景致的中心。
陈卫国也是很顺利的根据这个“中心原则”,
很顺利的就找了冀州鼎。
这次的老君阁,却没有出现在这个五百米寻踪景致的中心位置。
当时也是时间太匆忙,没有仔细老君阁是不是在五百米景致的中心地带。
才导致了这种错误!
真是经验主义害死人。
没有经过科学、深度分析的经验,很可能把自己带沟里,而且,自己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仔细观察了梁洲鼎内世界那五百米的景致,
对比脑海中记忆的那些景象,确定没有问题之后,退出了雍鼎内世界。
接下来的两天,陈卫国就在老君阁周边五百米左右的范围内寻找。
他没有靠近老君阁,因为一靠近老君阁,他利用州鼎之间的感应,就会受到削弱。
这个距离大概在一百米的范围内。
现实中,五百米的范围已经很大了。
想要逐寸逐寸土地的寻找,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好在他有精神力帮助搜索。
等到一周之后,老君阁周边都找过了。
州鼎之间的感应,都是指向老君阁的方向。
但是一到老君阁附近,那种感应就会出现混乱。
根本就没办法根据感应的指引,找到那件梁洲鼎。
陈卫国现在确定,那个梁洲鼎,就算不在老君阁塔基以下的位置,离得也不会太远。
现在这个种情况,就很让人挠头。
总不能将老君阁周边一百米的范围内全部掏空吧。
如果他真那么干了,有没有玄学的事情发生他不知道。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都江堰市府肯定不会放过他。
他该怎么办?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他已经在青城山待了半个月了。
依旧没有找到准确定位梁洲鼎位置的办法。
这天,为了散散郁闷的心情。
他来到了青城山下一个小镇子上。
说是小镇子,其实也就是一个大点的村落。
这里身处山区,远离市中心。
这里的农民,还处于刚刚解决温饱的阶段。
陈卫国看到不少的农民,正在田间劳作,收割稻谷。
正在这时,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吸引了陈卫国的注意。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一个立起来十多米高的机器,正在将一根根的钢管打进地里。
陈卫国好奇的上去询问,
“老伯,你们这是在干嘛?”
老伯似乎也是来看热闹的,扭头看了陈卫国一眼,
“娃儿,你哪里来啊?”
老伯显然是听出了陈卫国不是本地人。
实在是陈卫国那一口的京片子,太有特色了。
“京城!”
陈卫国微笑着,从背包里掏出一根烟递了过去。
老伯一看,
“哟!中华!”
作为一个三十多年的老烟枪,各种名烟的名字,还是能够知道一些的,
尤其是中华这种,在大众中间的知名度很高的香烟。
老伯很从心的接过了陈卫国递过来的香烟。
先是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然后看到陈卫国将点燃的打火机,护着火送了过来,
老伯连忙弯腰,一手护着火苗,歪着头点燃了嘴里的中华。
美美的吸了一口,就这一口,就烧掉了三分之一!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这烟也抽了,礼貌也到位了,老伯这才悠悠的说道,
“赵老汉家,在打井!今年他家盖了新房,还没解决喝水的问题!”
老伯指着机器背后二十多米远处的那栋三层楼的房子说道。
这会的房子,可不像后世,都会将外墙做个装饰。
这里,能够盖一栋红砖大瓦房,那就是家庭条件非常好的了。
而且,陈卫国看到,那边的房子可不止一层,而是足足盖了五层!
这已经不是可以用家庭条件还行来形容了,
这样的条件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富裕家庭了。
青城山这边的农村里,还没有通自来水。
所以村民们平时都是去公共井池里挑水,
或者是雇佣打井队,给自己当地打一口深井。
显然,赵老汉选择了后者。
这就更加彰显赵老汉的家境不俗!
“打井???打井!!!”
受此激发,陈卫国想到了一个可行的搜索方案。
为此他高兴得差点喊了出来。
果然,还是要多走多看,说不定什么时候,碰到个事情,就能得到解决方案的启发。
告别了老伯,陈卫国去了一趟县城。
找到了一家卖钢管的建材店。
五米长的钢管,他买了二十多根。
并且要求老板把钢管两头开好螺丝口。
两小时后,陈卫国再次来到了老霄顶上。
不过此时他空间里多了一堆东西,就是那二十多根开了丝的钢管。
他从打井那里得到启发。
既然自己的精神力和州鼎感应,会受到老君阁的干扰。
那就将精神力附着在钢管上,然后将钢管打入老君阁周围的地底。
通过这种方法来强化自己精神感知。
陈卫国猜到,老君阁之所以能够对自己的精神感知,造成影响。
就是因为,老君阁吸收了众多信徒的精神念力。
每个单独的精神念力,造成的干扰微乎其微。
耐不住“多!”
这个老君阁存在了一千多年,虽然中途有返修,重修过。
但是依附在上面的精神力,并不会随着返修而消失。
它会长时间的存在上面。
只要不停的有信徒烧香许愿,这个精神念力的附着就不会减轻。
反而会逐步增强。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道观,或者是寺庙,都这么重视信徒参拜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当然就是为了香火钱。
和尚和道士他们也是要吃饭、喝水、花小钱钱的。
钢管就像是一个精神力盔甲,能够保护精神力的凝练,不被外界精神力磁场的干扰。
现在是白天,他要等晚上才能试试自己的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好不容易等到了深夜。
陈卫国找了一个土地相对松软一些的地方。
空间之力包裹着钢管,顺利的刺入了地下。
就像是那根筷子,轻松插进豆腐里面那种感觉。
要说有什么阻碍?
那就是几乎没有!
陈卫国像在打井时看到的那样,将一根根钢管连接起来,然后送入地下。
没一会儿,二十多根管子就拼接着刺入地下。
精神力随之附着而下,地底下的情况被清晰的传入了他的大脑!
成功了!
这个方法果然有效!
《四合院:饥荒年代,我有万亩农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四合院:饥荒年代,我有万亩农场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饥荒年代,我有万亩农场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