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石径斜

首页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1966年:我被迫回城上班金刚不坏一亿层,绝美女帝成舔狗凌天狂婿官场雅痞凰娇我的日本文艺生活山村小野医司礼监SSS级警报,神龙出狱!全球戒备!娱乐之脑海中的声音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石径斜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全文阅读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txt下载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59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本来呢,宁野并不打算展开讲。

毕竟,今天可是星期六诶!大家是出来玩的!还要上课算怎么回事?

可架不住一车的人都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这些古人也真是好学,眼里的求知欲都快漫出眼眶来了,宁野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致。

“这个话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学校再多来点人,我再统一给大家伙讲讲,你们也好好利用这次出来玩的机会,多多观察后世,先建立体感,再学理论,感受会更加深刻。”

系统仿佛知道这一路将会充满知识的投喂,贴心地在大巴车里准备了话筒。

宁野拿起话筒,他的声音瞬间被放大。

所有人都跟坐在他旁边的赵顼一个反应,眼珠都快惊讶得瞪出来了。

“要解释什么是科学技术,我们现在坐的车,包括我手里能放大声音的话筒,就是科技的具象化载体。”

其实,我国古人并非不懂技术。

造纸术(西汉已出现)、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火药(古代炼丹家偶然发明,宋朝开始应用于火器)、指南针(战国时就已出现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这可都是咱中国人发明的。

但是,实验方法的相对缺乏是一大问题。

我国古代总体上还是将技术当成奇巧淫技来看待,对科技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现象的记录以及技这一层面的应用,对底层规律也就是科的探索略有不足,近代意义上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并不普遍。

说到底还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浓厚。

只要看看现在家长对自家孩子看所谓“课外闲书”的态度就知道了。

「看这些书有什么用?」

即便是距离扶苏刘据两千年后的后世家长依然会问这样的问题。

此外,理论体系的构建方式也很不同。

中国古代的确有很多零散的知识和技术成果。

比如《墨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着作,就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但总体来说,缺乏像牛顿力学那样具有高度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理论框架,零散的知识没有被整合成一个类似西方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体系,更多还是以经验和技术的形式存在。

“其实,早在先秦,荀子就在《劝学》篇里解释了这一现象。”

“宁校长。”

扶苏当即举手,“你说的可是这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没错,虽然这篇是劝学的,但用来解释人们利用科技,也能说得通。”

宁野挥了挥手,“我手里的这个话筒就是如此,有了话筒,我就不用很大声音说话,不仅你们能听得清楚,我也可以省点力气,这就叫善假于物。”

有了古人的名言背书,又有现代的科技验证,一车的人,哪怕是没怎么读过书的牛富贵和隆三,也都听明白了宁野的意思。

“那生产力又是什么?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什么关系?”

苏轼是个实干派,他在杭州时做了很多民生工程,生产一事他并不陌生,但却不太理解生产力是个什么概念。

“这个问题很好,但也很大,今天我不过多展开。”

“简而言之,生产力,就是人们实践能力的最终结果。我就以大家熟知的种地来解释吧。”

讲到这里时,正好大巴车路过一片肥沃的农田。

此时正是夏收季节,众人透过玻璃窗向车外看去,只见一眼望不到头的水稻田里,居然没几个人,只有两辆会动的铁疙瘩,有人坐在里面,开着铁疙瘩在田间移动。

“你们中有没有人种过地?”

宁野问。

车里举手的人不多,也就牛富贵、隆三,还有,嗯,果然有咱们苏轼,不愧是历史上未来会有一块名为“东坡”的耕种之地的男人。

“牛富贵,隆三。”

宁野见他二人几乎透明,来了还没说过几句话,决定让他俩多说说,“你们说说,这么大一块地,若是你们来种植,要多少人?”

“唔……”

牛富贵不善言辞,他在隆三耳畔耳语了几句,便托隆三代为发言。

“回宁校长的话,方才路过的田地,我目测观之,大约有两百亩左右,以我和牛兄的家乡为例,一个成年男子大约也就能耕作三四十亩地而已,两百亩的话,最起码也需要五、六个壮年劳力,这还不算配合劳作的老人、妇女和稚子。”

“没错。确实如此。”

苏轼考察过地方,对此也是有经验的,他当即点头同意。

历史上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期间,就曾种地,他在《与章子厚》中说:“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不过,咱们这儿的苏轼还没经历乌台诗案,其命运线或许也早已因为穿越而改变。

北宋水利学家郏亶所着的《吴中水利书》中对种地规模一事也有明确记载:“国朝之法,一夫之田为四十亩,出米四石。”

因此,多番对比下,隆三的描述大致准确。

唐宋小农,以一般农户2个壮年劳力,再配合老人、妇女、儿童劳力,50亩上下的土地,基本就是一户小农最佳经营规模。

“问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古代,种地需要那么多人,收割同样如此。刚才大家也看到了,那么大一块地,在我们现代也就两个人在负责收割,收割的机器叫收割机。”

“收割机?”

这个名字倒是很好理解,不需要宁野再做解释。

“这种收割机,正常作业,每小时也就是半个时辰,大约能收割8到15亩地,以每小时10亩来计算,2个人,20小时就能收完。”

“啊?”

刘据虽然没正儿八经种过地,但明显也被这速度给惊到了。

“那岂不是说,2个人,收割200亩地,通过收割机,最多也就两天的功夫?”

“对,如果是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或者轮式联合收割机,效率还能再提高,一天不到都有可能。”

宁野查了一下常见收割机类型及收割效率,补充说道。

“厉害,后人真是太厉害了。”

张世杰忍不住拍手叫好。

赵顼仿佛明白了宁野的意思,“宁弟,你的意思是,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种植和收割的效率,从而在短时间内种植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没错,有了现代科技,种植阶段,我们就可以用拖拉机翻耕、整地,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加快速度,一天能完成的耕地面积,是古代的数十倍甚至更多。”

“我们还可以用播种机提升播种效率,甚至是用无人机播种和测绘,更科学地进行种植规划。”

“灌溉阶段,喷灌设备和滴灌设备,可以实现精细化的灌溉。”

“收割阶段,刚才有提到,有联合收割机、割晒机,收割效率大大提升,能确保粮食及时归仓,减少天气因素造成的损失。”

“这还只是效率方面,产量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不过我先问一下来自宋朝的诸位,你们那儿水稻亩产多少?”

新宋君臣由于南宋末年情况特殊,打仗较多,对具体的农活他们其实关注并不怎么多,基本插不上什么话。

秦汉因为生产力过于低下,再加上扶苏、刘据都没怎么种过地,也不好意思发言。

这话题,最终还是落到了北宋君臣身上。

“朕记得看过一封奏报,江南地区,水稻亩产大约在2石至3石之间。”

“嗯,不错。”

宁野笑了笑。

“那你知道,我们现在的杂交水稻,亩产是多少嘛?”

喜欢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上帝尊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末世病宠,惨死后接阴疯魔王出狱叶罗丽之百变公主大力女神穿越抗日战场天师:枪上刻符箓,子弹点朱砂南齐宫闱记:我在冷宫当厨娘野村桃花朵朵开时空交易:我从星际拿科技诡纹五行修仙传混沌源兽:武魂觉醒凡人修仙,仙葫仙帝白月光男神对我心动了三国之帝心人类灭亡?我带着玩家反攻末世快穿之替你如愿官场雅痞我正在死亡超时追凶
经典收藏极品教师斗罗之神雪传说堕入深渊的女人绝品仙尊赘婿都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暗夜婚约:陆少,别乱来我,外卖小哥,开局神豪系统万倍收益,秒杀宗师我的明星校花老婆失业后:我激活了三界聊天群2005从干脆面到世界首富双穿:我在两界当主宰明星系统投喂计划月光下的莫肯林参加明星荒野求生后我爆红了纯情护卫霍boss今天又跟我表白啦不浪漫的爱人boss今天又在撒狗粮影视世界当神豪
最近更新手握封神榜: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抢走妹妹心脏后,白月光悔不当初迷糊先生穿越文化断层世界,我直接杀疯了重生:风流学霸,创造神话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万般皆是我,我为奇迹的化身修真归来,开局被导弹攻击都市异能传奇年代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炮灰: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重生82:傻子守村人的赶山生涯地幔战记重生60:分家后我把妻儿宠上天人生这几年开局契约绝美校长,我被全校追杀出山后,我的身份瞒不住了我的同学都是妖末代厂长穿越逆袭记高考落榜,听劝的我成了首富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石径斜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txt下载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最新章节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