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张诚你要做儒家吗?赵杏儿说的那个沉没成本,有点意思。但是赵杏儿的商人角度,就把这件事讲的太功利了。
把黎民百姓付出努力,当做是一种付出的成本,如同一条狗链子一样拴住百姓,因为付出了代价,所以珍视自己所建设的这块土地?这个格调太低了。
不是这样的。
百姓不是越辛劳就越热爱自己的土地的……不应该是!
皇帝依旧在看着张诚,等他的回答。
“太子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是什么事触发了你的这个念头?”张诚没有清晰的想法,转而问弘毅。
弘毅也迷惘的看着张诚,似乎在回忆。是啊,这念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并不是先生所讲的。
“是……在船上?”弘毅似乎有所得。“是在船上。”
“船上?”张诚不太明白。
“和巩侯离开洛阳的时候,在船上。当所有人唱起那首歌……”
张诚似乎也回忆起来了。
工匠们路过洛阳的时候,在船上一直吟唱的是《我的祖国的一段》。
弘毅已经开始低声唱了起来: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只有自己亲手建设的这个土地,才是自己的祖国。
这不是什么沉没成本,这是共同的体验、共同的付出、共同的参与。才凝聚成对一个国家的共同认同。
共同的经历!
张诚忽然想起那个四大铁的段子: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坐过牢、一起飘过仓!
虽然段子很不雅,但是点到了关键——共同的经历,让我们成为自己人,让我们可以把一切和你分享。
共同建设过这个国家的人,会认同这个国家!
然后……弘毅想利用这种情感,让整个大秦的黎民,认同这个大秦!
让天下万民认同大秦,这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始皇帝手里就从来没有实现过,才有后来的天下崩乱。在扶苏手里,其实也没有过什么进步。
弘毅是要找到这条路吗?
“巩侯?”扶苏又问了一声。张诚的表情很怪。似哭似笑。又似乎有泪光在眼中。却始终没有回话。
“臣……在思考。”张诚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看着主位上的扶苏,又看了看公孙尼子。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是这样说的吧,校长?”张诚问。
公孙尼子皱起了眉毛,他已经知道张诚要说的下一句话了。
这是孟子所说的。这段话的意思是“得着百姓的欢心便做天子,得着天子的欢心便做诸侯,得着诸侯的欢心便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
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要命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扶苏也皱起了眉毛,一般说儒家喜欢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孟子走的有点远。这句君为轻,直接否定了君王的天命和至尊。所以一般情况下,这句话都不会贸然在皇帝面前提起。
弘毅也有点惊悚:“先生,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记得,荀子先生说的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后世的中学生们以为是唐太宗说的,实际上它的出处就是公孙尼子的先生荀子。
公孙尼子坐正了身体,微微点头。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就是水能覆舟。什么叫水能载舟呢?”张诚问。
在座的人都默然,百姓推举出来的皇帝,大家都还没见过。
“当我们救灾,合龙了大堤、发放了赈济粮食的时候,当万千黎民知道是皇帝派遣太子和臣下去救灾的时候,万民欢呼皇帝万岁的时候,那一刻就是水能载舟了。当飞渠通水,可以灌溉山上的耕田的时候,臣下也听到天子万岁的赞颂……”
大殿里的人静静听着。
“万民的力量……远胜于我们殿中的这几个人。”张诚说。
“秉直现在引经据典,这是要做了儒家吗?”公孙尼子笑道。
“太子所说,臣下没想过。不过太子所说,黔首黎民为那些有利万民、有利于自己的工程付出了努力,就会把自己当成一个秦人,会热爱和保护脚下的土地,这个事情,臣下觉得值得深思。”
“农人会珍惜自己所种植下去的每一棵苗。牧人会保护自己所牧养的每一只羊——为了一只小羊,牧人会和饿狼搏命。十几万人修筑了那条飞渠,如果有人破坏那条飞渠,这十几万人会杀了那个破坏者……”
“都江堰流域的农人、郑国渠流域的农人,对大秦的忠诚甚至超过咸阳人。因为他们受惠于都江堰、受惠于郑国渠。而我们修筑的清风岭水库,使用了十万劳力。水库建成以后,每天都有黔首黎民自发的去坝上检查大坝的安危。诚如太子所言——黔首黎民珍惜他们亲手建设的一切,而参加这些工程的黔首黎民,会由这些工程而生出对我大秦的热爱!”
“诚如太子所说。如果这样造福万民的工程遍布大秦,如果百姓能够从这些工程上感受到对自己的利益……百姓——万民会诚挚的热爱脚下的土地,挚爱我们的大秦。”
张诚的表达力并不够好,或者说,张诚并没有完好的表达出这句话“人民建设的国家才是人民的国家”。
建设者最热爱自己所建设的一切。
每个人都沉默了。
“需要建设更多的项目?”扶苏问。
“我们需要更多的项目。”
“陛下、巩侯要大兴土木劳役吗?”公孙尼子不安的问。
“四海无战事,天下谷盈仓、我们有钱有粮。又足够的条件建设更多的项目……重要的是,这次不是使用刑徒去建设,也不是驱使百姓远赴长安来服役。就只是把大家组织起来,在自己家门口修建一些必要的工程——道路、桥梁、沟渠……修建那些能够改善民生、大惠天下的工程。”
张诚欣慰的看了看弘毅:“恭喜陛下,太子仁善,心怀社稷万民!”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