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首页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日方舟:我是大群幼神要命!她马甲满级,你惹她干嘛男神一吻好羞羞新爱来袭偷香高手高达开局拥有独角兽地表最强九千岁,我代女帝掌后宫闪婚首富大人乖乖宠我农门医香:拐个战神王爷去种田跳楼陪葬后:我解脱了,他后悔了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序 品 第一 0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序品第一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这里涉及到好几个人。

韦提希

摩羯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的夫人。

阿阇世王

上面这位国王和王后的儿子。

韦提希,译作「思维」。阿阇世,译作「未生怨」。有公案记载,皇后怀胎时,占师预言此子长大后将会弑父,频婆娑罗王与皇后十分惊恐。就在他出生不久,把他从楼上抛掷至地面,但只摔折了他的手指,婴儿却活了下来。由于他处胎时就与自己结下恶缘,所以频婆娑罗王便把他取名为未生怨。

阿阇世长大以后,受提婆达多的挑拨离间:「把你的国王杀掉,你当新国王;我做新佛。我来害释迦牟尼,你害你的老子。」两个人勾结起来,阿阇世把他的父王关禁闭,重重把守,不准人送饭,要让他父亲饿死,七天以后看见他父亲还没有死。所以查问站岗的怎么回事,那卫兵就告诉他,只有你的母亲韦提希夫人把葡萄等物藏在璎珞(璎珞,是头上戴的饰品,里面是空的)里送给你父亲。阿阇世王一怒之下,连母亲也要杀头。名医耆婆再三劝谏,虽韦提希夫人未被杀,也被关在监狱内。阿阇世王又受提婆达多的怂恿,以狂象加害佛陀。然而,不久提婆达多因犯五逆重罪而灭亡,阿阇世王也受到良心的谴责,心生悔悟,全身长满了恶疮,臭秽难当,他自知业报现前。后来经耆婆劝说,择日拜访佛陀,真诚忏悔。佛陀身放光明,其光清凉,照其身上,恶疮马上痊愈,顿感轻安无比。佛陀再为阿阇世王传授三皈五戒。

佛陀刚入灭,就有一位愚痴比丘,不但不觉得悲伤,还非常欢喜地对众比丘扬言:「如今已经完全脱离了大沙门的束缚了!」大迦叶听到这句话,心想:假如今后在教团里出现许多这种破戒的比丘,则佛陀在世时的法与律制必将很快消失,因此必须马上结集经典,以保存正法。于是将此事告知阿阇世王,请王护持,安顿大众,并在结集期中,每日供应饭食,以免分神去乞化。阿阇世王听了大喜,就在当年雨季安居的三个月期间,提供五百罗汉的饮食等,于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郊外,进行佛教第一次的经典结集。

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为何拜佛足呢?表破除我执,把自己放到最低位,把老师放于至高无上之位,学生跟老师不可平班对口。不管世出世法皆有师道,这是我们成就的一个秘诀。自古以来诸佛菩萨教导修行人,学生不可以见老师的过错,更不要去专门盯老师的过错打妄想,这是保护我们的自身功德。「退坐一面」:顶礼老师以后,静静地等待老师传法。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尔时,为道交感应之时。佛陀刚讲完《无量义经》,法会大众都充满着恭敬心、欢喜心,此时开讲《法华经》的机缘成熟。

四众围绕,从两个角度观照:

一者通常说为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传统的佛法说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二者,四众又分为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和结缘众。所谓「发起众」,为法会的发起者,或者法会上请法之人——有的是为整个大众请法,乃至为未来世的众生请法,故「发起众」很重要,功德无量。所谓「当机众」,就是这场法会所能教化成就的目标,当然这个当机众根机有千差万别——老师同样讲一句法,有些人听得法喜充满、痛哭流泪、感慨不已;有些人听了以后来讲,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也有些人烦恼倍增、妄想纷飞。所谓「影响众」,那就是菩萨大众——在当年像文殊师利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等都属于影响众,带领八万菩萨来捧场;那我们法会也同样有影响众,有些同修已经明白「如来藏」,来参加法会既是进一步深造自己,也是以此来影响、引导其余同修。所谓「结缘众」,你来听一课两课也结下法缘,即使没有当下成就,也已经成为未来世出世之因,最晚在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统统解脱。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供养」是总说。只要进入这个道场,你就是供养三宝。我经常对一些同修讲,你来听经闻法就是对老师最好的供养。「恭敬」是「身业」恭敬——你用目光专注着老师,坐得端端正正,当然我们埋头写字也是端正,这就是「身供养」。「尊重」是「意业」供养,心里对老师生起无比的恭敬心。我经常看到一些人发信息也好,写东西也好,讲「师傅」……告诉大家,这个「师父」不是那个「师傅」——那个「师傅」教你手艺,解决你这一生的问题,这个「师父」教你开智慧,解决生生世世的问题。而且这个「父」是「师父」,不是你的生父、养父,「师」是世间出世间第一尊贵;生父、养父只能这一世生你这个肉团,「师父」是给你「法身慧命」;生父、养父止于一世,「师父」是生生世世。所以你尊重了没有?「赞叹」是「口业」供养——一个人只要开口,就是在宣传,宣传必然就要发生因果报应。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

一者,法大。它把三藏十二部经乃至一切万法,统统归纳为一法,都是佛法。这是「大乘」,绝对没有排除小乘,但它是通过排除小乘而达到圆融小乘。

二者,心大。发菩提心,救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我。注意:一切众生还包括牛、马、猪、羊、泥巴瓦块,何况人道。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

三者,解大。明白了大乘法对一切法都能理解。那真正是理解万岁,这种解是「自性流露」的解,不是叫你去解方程,解答天文地理。随便拿出一个法来讲,你就能解释出「如来藏」真实法义。

四者,净大。始终以清净心待人接物。能得自在。不管在顺境逆境、升官发财、遭难遇祸,宠辱不惊,你都是清净心。一切万法都是我,没有什么好去分别执着,叫「净大」。

五者,庄严大。「庄严」就是修行「如来藏心地法门」,是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怎么样走路?怎么样吃饭?处处都是自在庄严。泥巴瓦块、牛粪狗屎、一根草叶、一粒微尘,尽足以为一真法界,叫「庄严大」。外道之所以为外道,他只知道看红红绿绿,皇宫宝殿,腾云驾雾;他不懂得牛屎狗粪、臭气熏天也是诸佛如来。要信这个法可不容易啊!

六者,时大。时间的真相是什么?无量劫是「时大」,当下一念是不是「时大」啊?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名正言顺,义正词严。依《法华》《楞严》所教,坚信不疑弘扬「见道当下成佛」这个正法。「一念成佛」是不是真正的「时大」啊!佛法修证,无量次第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这就是《法华经》所讲啊!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

七者,果大。因果不二。因大,大到什么程度?十法界森罗万象万法,一念而已。这是不是因啊?这就是成佛之「真因、正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深信不疑这个因,当下证果——即「花开莲现」。此处「大乘」是实教大乘,圆教一乘。

名无量义,教菩萨法:这就是佛的教诲。读一句《法华经》,胜过大法师读讲无量的经典并教化无量众生证得阿罗汉果位。具体地讲「无量义」,即「无量归于一,一即是无量」。一片草叶、一滴雨、一粒微尘当下具足「一真法界」,当下具足「无量义」。我们的任务是讲明为什么它就是「一真法界」,为什么它就是「无量义」。任何一个泥巴瓦块、一个布头、一根头发丝,它就是释迦牟尼,它就是阿弥陀,它就是你、就是我,信不信?这个法妙啊!所以叫「无量义教菩萨法」。佛在《法华经》讲,在我法中,没有「声闻法」,只有「菩萨法」。菩萨法就是《法华》《楞严》。

佛所护念:《法华经》是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的「秘密之藏」,「藏」解释为宝藏。

「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这四句话要从两种角度来观照:一者方便说,所有的老古佛都是赞叹弘扬《妙法莲华经》,帮助我们生起信心;二者究竟说,「佛所护念」的「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三世佛即是一切万法——一切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树木花草、有相无相万法,就是一部《法华经》,就是一个念,叫「佛所护念」。任何人没有办法不护念。你即使在诽谤《法华经》,你也在护念。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因为你就是《法华经》。你再怎么样诽谤《法华经》,你都是《法华经》。你护念也得护念,不护念也得护。因为诽谤《法华经》,还加快了成佛的步伐。与《法华经》结恶缘也能得度,但是要受无量的苦。为什么讲诽谤《法华经》也能提前成佛啊?是他自己与自己比提前成佛。一个人要诽谤《法华经》,他终究要诽谤。他今生不诽谤,来世还是要诽谤。那么今生诽谤,是不是提前受苦啊?提前受苦是不是提前解脱啊?

所以我们也不要怕,有些人讲,我不敢劝家里的那个人念佛啊!他一谤法就有罪过啊!这是戏论说。即使他诽谤了佛法,他也能提前成佛。我们发慈悲心,是要尽量地把话说好,他能接受就更好。真正有些人,你怎么样讲他都要诽谤,你也必须硬着头皮讲。好好理解这个「佛所护念」。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跏趺坐,就是俗称的双盘。很多人把禅宗的打坐仅仅理解为双盘腿,他看诸佛菩萨像都是双盘。这是天大的误会。读经、听经、讲经,是不是在打坐啊?这才是真正的打坐。至于诸佛菩萨打坐,是在示现果地庄严相,你不要倒果为因。讲经说法是不是修禅宗呐?这是真正的如来禅。当然,结跏趺坐可以疏通经络,强身健体,这是另外一回事,你不要把它当成「成佛之因」。三昧,「三」是正,「昧」是糊涂。把糊里糊涂纠正过来就是智慧,这是依文解字。还可解释为「禅定」,由禅入定,是一种心态。这个「三昧」,既有因地三昧,也有果地三昧。一般从三种角度加以观照,叫作「调、直、定」:

调,调心之暴。娑婆世界众生非常浮躁,刚强固执,麻木不仁。如果不明理,你调伏不了恶习。那就叫空调。大乘修行,是「明心见性」以后再调,真正受用。

直,直心之曲。怎么曲啊?因地的凡夫,心口不一,拐弯抹角。修行人「直心是道场」啊!懂了「如来藏」,一切人都是我自己。这是不是笔直的?当下成就!

定,定心之乱。凡夫一出娘胎心里就乱。怎么乱呐?一出娘胎,就哇地大哭一声,心里不乱他不哭。这中间长大成人,心里一直是乱糟糟,一直到死都还在乱。为什么怕死?这死了怎么办呐?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些人不怕死,其实他不是不怕死,他是没有办法,反正最终都是要死。他想得开一点,但是他怕疼。哎!早死早升天,是不是都在乱呐!

可是明白了「如来藏」,他当下就定,当下解脱对死亡的恐惧。即使他怕疼,他心里也不乱。比如天王禅师,圆寂之前,痛得嗷嗷乱叫啊!他说:「我这个东西痛,我那个东西不痛!」肉团身是劣质产品,有生老病死之痛苦,但开悟的人乱而不乱。他即使习气现前,身不由己做了些坏事,他心里知道忏悔,戒坏而见不坏。因为戒坏见不坏,你就能「带业往生」。如果不带业往生,过去现在未来不可能有一个人成佛。但是可不要错用了心——既然明白道理,我照吃喝玩乐,不吃白不吃,不玩白不玩。那就要验证一下你「见道」了没有。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即使你见道了,破戒、犯戒你在人天道仍然受报应,要还债,要受苦,仅仅你不落三恶道而已。

身心不动:这也是佛的示现。讲话嘴巴要动,是不是由心而有啊?心动身动。那么「动」是不是由「不动」而有啊?那么现在「身心不动」了,这个「不动」是不是又由「动」而有啊?孙悟空摇身一变,变为这个茶杯,这个茶杯当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所以佛由动转为不动。这个「不动」当下是不是就是「动」?佛出世、入涅盘,无非是告诉我们动而不动,不动而动;生而不生,死而不死。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是时」也是表法,佛讲了《无量义经》就进入「无量义处三昧」,是表「即因即果」。这个「天」是指第一义天。

下面这四种花分别来对照菩萨修行四十个位次,实际有无量的位次。那佛为了教化众生,按照次序,把它大致地分为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

在《楞严经》分得还细一点,还有十信位、三渐次,还有四加行、前干慧、后干慧,有六十个位次。那么在这里「曼陀罗华」是表十住位的菩萨;「摩诃曼陀罗华」是表十行位的菩萨;「曼殊沙华」是表十回向位;「摩诃曼殊沙华」是表十地位。

而「曼陀罗华」和「曼殊沙华」是天上的花,特点就是善解人意。它的意识心层次比人间的花要高。有情和无情是佛为恒顺众生而方便说。其实有情无情都是一个念之所变现,都有见闻觉知。这一点很重要啊!有几个人相信啊!有时把桌椅板凳看得碍事,一脚踢得老远;发脾气时把门「砰」地一下关起来,你都要受报应。你以下劣心对待无情物,必受其报。没有一样不是有情,要当心。那么在上层次的天上的这些植物,灵性更高,它可以直接投人胎。要明白。所以这里天上的花,是来比喻我们听经闻法,道交感应。那么这四十个位的层次,也表示我们同样听佛菩萨、听老师传法,我们各人心态不一样,他的受益天地之别。有些人可能悟到八分、九分、十分,乃至超过老师的境界。不要认为学生就一定比老师差。也有些人可能悟到一分、三分、五分,你只要听闻,就有受益。明白这个道理,就懂得怎样把持好我们的心。

而散佛上,及诸大众:这是将「曼殊沙华」作为佛与众生境界的印证——印证佛讲的一切法,讲什么法他就是什么法,这是现量境界。那么众生来讲,既可以是「现量」境界,也可以是「比量」境界。在某种意义上,按圆顿大法讲比量境界,视同为现量境界。比量境界就是见道位,他明白这个道理了,但是由于六根俱在之障碍,无量智慧德能不会当下现前。进入中阴身后,六根妄识销毁,故他证得的境界现量现前。既然是这样,现量的功德是中阴身证得,还是在肉团身现身证得啊?是现身证得。

是故圆顿大法把「见道位」即可视同为「证道位」,实际上这是开示为什么当下成佛了。此处的四种花「而散佛上,及诸大众」,在佛法里叫作「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生佛是一,因果不二啊!是表这个法。这是通过「雨天曼陀罗华」来圆融、来印证。众生和佛是一体,是道交感应,当下是即因即果。但是心态不一样,各人的悟处也不一样,所以分为四十个位次。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六种震动」一般说为,击、震、吼、动、起、涌。「击」了以后是不是有「震」动啊?重击声音很大,叫「吼」。它是表这个力量次第。从力度「动」、「起」、「涌」,它是表它的范围——外相这是「动」,「动」从原地开始,「起」就离开原地,是不是动作更大了?「涌」,扩散到四周。从形相上来说法,那么这个「击、震、吼、动、起、涌」统称为「动」。

这个「动」,我们又把它说成三个次第:动、遍动、等遍动。「动」不离处,当处在动;「遍动」由当处,这是以山河大地为比喻,而涉及到部分国土,比如太阳系;「等遍动」就涉及到整个大千国土。

我们刚才讲了四十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不是「四处」啊?上面还有等觉、妙觉,合起来是不是「六处」?这「六种震动」,是表修行人从因地起修有一个过程,直至成佛。那么这「六种震动」是不是也有「三种动」啊?第一个「动」是听经闻法当下,六根之动;然后再到了「遍动」,整个十法界有情都在动;进而再涉及到依报,山河大地无情物也在动,叫「等遍动」。动来动去,不是大地六种震动吗?是不是就是一个「地」啊?一个「地」是表无明,「震动」就是表修行证果。动来动去是不是这一念无明在动啊?一定要明白。从震无明开始,一动一切动,我们才能由此回归「真如本性」。

也有的把这三种动分为十八界来说明。第一个「动」,是六根在动。第二个「遍动」,就是六尘在动。第三个「等遍动」,就是六识在动。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比丘、比丘尼:前面作了解释。优婆塞:为在家男居士,优婆夷:为在家女居士。真实含义叫作「近事男﹑近事女」。在家居士有一种责任义务,要到寺庙去亲近三宝,做一些必要的服务。四众弟子的分工,出家众是弘法,在家众是护法。护法包括供养钱、财、物、建寺庙、塑佛像、流通经典;包括出体力,来做一切大小杂事;还包括引导众生入正法道场成就。毫无疑义,在家居士要近事出家众,使其放心弘法。

天龙﹑夜叉:「天」和「龙」,前面讲到。「夜叉」是鬼道众生,译作「大力」,或「捷疾鬼」。其形相丑恶,勇健暴恶,能食人,有的受佛陀之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摩睺罗伽:意译大蟒神,一种人身蛇首的怪神。人非人:这里的「人」,主要是指那些肉团身飞天的仙人,人中之王!「非人」这是笼统概括一切众生。

其实人是基本道。天人是不是也像人呐?什么乾闼婆﹑紧那罗是不是也像人呐?除了人之外的一切的众生,在同类中都有他们的佼佼者。参与法会,有的现相,有的不现相。当然即使现了相,我们也不一定看得到。因为各人的心量不一样,明暗不一样,所以他发出来的光波不一样,好比不在一个电视频道。除非佛力特别加持的时候,这些境界可以现出来。不仅现出十方空间,而且能现出过去现在未来的境界。你看好玩不好玩呐!

不要以为肉眼看不到的就不存在。就在我们肚皮里都有无量法界,无量众生。天上的人开个宇宙飞船从你肚子里嗖地一下穿过去了,你肚皮也不会破,他的宇宙飞船也不会爆炸。互相不干扰。到了下午五点,街上人鬼共行,互不碍事。但是也有些有恶缘的,在一个时空点他碰到以后,得种种怪病。那是因为他的光波跟鬼神那种光波接近了。所以保持清净心重要啊!你如果心很阴暗、很悲伤,很容易跟这些众生结缘。这是真的。《楞严经》讲,一个微尘里就有大千法界,都有无量的众生在开大法会。佛法不可思议。

及诸小王﹑转轮圣王:「小王」可理解为国家主席、总统等。「转轮圣王」有四:「金轮王」统管须弥山脚下东南西北四大部洲,并兼管北洲(因为北俱芦洲福报太大太大,社会文明也比较高尚);「银轮王」专门管东洲、南洲、西洲;「铜轮王」专门管东洲和南洲;「铁轮王」专门管南洲,但南瞻部洲,特别是地球最复杂,所以由四轮王共同管理。但轮王出世呢,金轮王一定在人寿八万岁以前出世,银轮王乃至铁轮王则不一定,如阿育王是铁轮王,而于人寿百岁时出世。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这里是总结性地讲。大众聚集在一起,你看到他,他看到我,现在才明白:哎呀!还有这么多众生啊!天王、人王、鬼王、鸟王、蛇王、蜈蚣王都在,是不是「得未曾有」啊?这是借助于佛力加持,在特定的时空点让我们开眼界。

欢喜合掌:总说与会大众法喜充满。在佛说了《无量义经》以后,你看前面的四种天华,就是表法会大众已经证果。从初住位,一直到十地位,四十位次。讲「如来藏心地法门」,每一会、每一时都有可能证果。不要有任何怀疑。这是法华会的前奏。

一心观佛:这里的「一心」,是万众一心。这就是「一即一切,一切是一」。你讲是「一」的话,每个人都有一个心在看佛。你讲「无量」的话,大家的心是不是都是一个心,都在观佛?是不是一个本体啊?这也是在表本来面目。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徧,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咤天。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盘者。复见诸佛般涅盘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我们把佛说法之「六种瑞相」作一个概括,从这里往前倒着讲。这里「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叫「放光瑞」,是第六种瑞,这是佛以神通力加持。前面「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是第五种瑞,叫「众喜瑞」;再往前面「六种震动」,是第四种,叫「地动瑞」;第三种瑞「天雨四华」,叫「雨华瑞」;再往前,佛「入于无量义处三昧」,叫「入定瑞」,是第二种瑞;入定之前「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第一个瑞,叫「说法瑞」。所以,以这六种瑞相来成就一个法会,叫「因缘成熟」,这也是「六种成就」。

下面我们来解释这段经文。

尔时:道交感应,机缘成熟。

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眉间」表中道实相之义,不偏两边,圆融两面。这个「白毫相光」,佛在《观无量寿经》讲,就像一个筒子一样收缩自然,舒卷自然。「白毫相光」是不是很柔软呐!随顺呐!柔软这是表我包容一切,破除我执,必然柔软自在。「白」是表根本,表清净。故此经文是显示出我们证入大涅盘那种「常乐我净」。

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几乎在所有经典里讲一个空间位置,总是从「东方」开始。东方,表修行人修因证果,表因地开始。太阳从东方升起。在五行上「东方」属于木,树木表智慧。没有智慧,一切事情都谈不上。佛在这里讲了《无量义经》以后,进而要讲《妙法莲华经》。这里一光东照,就表示修行人听闻《法华》真义,当下即「住于佛家」,当下即「往生佛土」。这里的「万八千世界」是表无量法界。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不漏一法。无量法界呢,佛在《楞严经》把它归纳为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共一十八界,无量法界不出这十八界。佛在《法华经》又讲了「十如是」,在第二品就有——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缘、果、报,如是本末究竟。「十如是」贯穿圆融于十法界。而十法界呢,它又次第圆融为一百法界。怎么叫次第圆融呢?天、人、鬼、畜、阿修罗、地狱众生、佛、菩萨、阿罗汉、辟支佛,佛把它说为十个法界。这每一个法界的众生,都同时具足其它九法界众生的本性。比如我们人道,我们有没有佛菩萨的品行?有没有鬼啊、畜生那种恶行啊?一样的道理,即使鬼道的众生,地狱道的众生,他也同样具足佛、菩萨、天、人、鬼、畜的品行,他不能断的。那么佛菩萨,他有没有天人鬼畜那种品行啊?也有。如果没有的话,他没有办法跟众生结缘、沟通。所以十法界是不是次第圆融为一百个法界?一百个法界每一个法界都有「十如是」,是不是变成一千个法界呀?一千个法界再把它圆融为十八个法界,是不是「万八千世界」啊?所以这个「万八千世界」说尽了无量法界,无量万法。「靡不周遍」。「靡」就是没有的意思,没有不周遍呐!「周」就是「遍」,「遍」就是「周」。周遍恒沙,穷尽三世。这是总说,下面是分说。

下至阿鼻地狱:就是无间地狱,是最苦的佛土。此地众生一天一夜万死万生。受尽无量的刑具之苦,无有一时喘气之机。刚给刀砍,旋即又是枪打,枪打之后老虎来咬,是不是生恐惧心呐!祖师大德告诫众生「常思地狱苦」。人命无常,呼吸之间。

所以,佛当年并没有继承王位;只陀太子也放下江山,跟佛剃度;顺治皇帝追随先贤,义无反顾。当然出家,不一定非剃头。明心见性为「真出家」,否则即使剃头也是「假出家」。出家人啊,「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你连常住供养一滴水都不能消化,地狱门前僧众多!为什么啊?他不了道,裨贩如来家业,混饭吃。这个果报不可思议呀!

上至阿迦尼吒天:这是第二十四层天,有色界的最高天顶。也有把「阿迦尼吒天」说为是二十八层天。佛为了恒顺世间人,往往很少提四空天。但四空天的众生也能护持佛法,佛灭度时无色界天人泪如雨下,他没有肉团身还能泪如雨下。色有「浮尘」与「胜义」之别。浮尘色,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有形有相;胜义色,天眼可以看到,现代高倍的电子镜也能看到。这里是从这个空间上来总概括。

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于此世界」即于现前、当下,以近见远。在现量的境界能够得到特别的提升,这是借助佛力。「六趣」就是六道,从地狱到阿迦尼吒天。彼土,十方法界都有诸佛在说法。

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这是四众弟子「诸修行得道者」,有修有行必有得。

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这个「种种因缘」无非是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种种信解」无非是佛的「五时说法,八种教法」,由浅入深而信,而解。「种种相貌」,是非好坏、善恶美丑。诸佛菩萨行持,不拘一格。这里指大乘修行,论心不论相,但是我们入乡随俗,恒顺他人着相。这里要学会圆融。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庄严自己,对别人要包容、要理解。菩萨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不可以以自己的下劣心、牛羊眼,对别人横加评测,但对自己必须严格要求。「种种因缘、种种信解」:明心见性以后,你才可以种种行,不拘一格,万法平等。

复见诸佛般涅盘者:「涅盘」就是证入「不生不灭」的境界,汉语译作「圆寂」。「圆」就是「盘」,「寂」就是「涅」。「涅」和「寂」是表寂静义,表无形无相义;「盘」和「圆」是表具足圆满一切功德,有形有相,普现于十方法界,显现出森罗万象、千变万化,叫作「无量色身三昧」。这是真正的「涅盘」义。「涅盘」通常说为四种:

一者,性净涅盘,也叫自性清净涅盘。一切众生,法尔如是。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还是如是。天、人、鬼畜、泥巴瓦块,无非「自性涅盘」。随拈一法,当下即是「阿弥陀」。这是从理上而言。

二者,有余依涅盘。佛出世三十一岁成道,即已进入涅盘,但是仍然以肉团身于世间弘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依靠这个肉团教化众生,叫「有余依涅盘」。

三者,无余依涅盘。佛在八十岁那年以三昧真火焚于自身,从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佛的肉团身,这叫「无余依涅盘」。现在普遍认为「涅盘」就说成是「无余依涅盘」。

四者,无住涅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不住中流,心无所住,无处不住。十法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大至佛刹,小至微尘,尊贵至佛菩萨,下贱至地狱畜生,无非「诸佛法身真常」,现空现有,空有一如。这叫「无住涅盘」。它包含了前面三种涅盘。

此处「般涅盘」是「无余依涅盘」。佛为什么要「般涅盘」?这个法妙呀!所以这个法义,大家拭目以待。我们在讲〈如来寿量品〉的时候,会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复见诸佛般涅盘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舍利」译作「室利多」,也可以叫作「灵骨」。凡夫火化后是骨灰,佛火化后是「灵骨」。闪闪发光,非常坚固。「起七宝塔」干什么呢?供养舍利。此为方便法,以此让众生与佛结缘,无可非议。「舍利」也好,「七宝塔」也好,不能帮助你开智慧。《法华经》《楞严经》也不妨「开权显实,权实并重」。不懂得究竟法的人,把《法华经》《楞严经》也视为方便法,而执着「权法」,不懂得佛是通过「权法」来显示出「实法」的殊胜。有些人读《法华经》《楞严经》到最后变成持楞严咒,到最后就变成泛泛地去行善断恶,变成藏教着相修行法。「无上大法」丢掉,去学小法,还振振有词。这个法自古以来很难传,为什么古今中外很少有人能成就啊?《法华经》《楞严经》讲得清清楚楚。佛都不轻易讲这样的大法,不免被断章取义、乃至诽谤。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菩萨的责任,做为第一当机,须时刻注意观察法会的动向、众生的心态。所以我也曾跟有些同修交代,要注意大家对师父讲法有何反应,并及时反馈,以便于说法时观机逗教。佛在多次法会凡是对请法的菩萨总是赞叹善哉善哉!往往老师讲一个法并不是很如意,可因为有人请一个法,他讲得更加圆满。这是当场得到佛力加持。

世尊神变相:不可以理解为佛的「入定瑞、说法瑞」,神采飞扬。这个「神变相」是纵贯全体,一光东照无量佛土,种种万相使法会大众当下亲目所睹,这都是佛的「神变相」。没有佛力加持,不可能出现这种气氛。以何因缘而有此瑞?弥勒菩萨好歹是未来佛,也是身经百战。经验告诉他,佛一定有大法要说。作为教化众生的老师、同修,我们要善于察颜观色,才能使我们的教法能够恰到好处。

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入于三昧,是整个法会道场的气氛。

当以问谁﹖谁能答者:直接问佛,好像显得太唐突。那该问谁呢?

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找到答案了。文殊菩萨是三世佛倒驾慈航。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这也叫「次第圆融」。虽然众生千差万别,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都有共同的心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这里解释「自他不二」。自己虽然知道,但是也想弄个究竟,看文殊菩萨讲的是不是跟自己想的一回事;同时考虑到法会大众都是这个心念,就说明弥勒菩萨是不是有他心通啊?别人怎么想,他自己就知道。

下面提出「以偈问曰」。在佛经里,往往前面是长短句,后面变成偈颂。偈颂就是每句话固定的字数,有点相似于中国的五言诗、七言诗。但中国人写诗讲究押韵,文采很美,印度人的偈颂显得很自由自在,各有特色。那么以偈颂说法往往它有几种情况:

一者,表示说法者殷勤慎重之义——对自己所讲之法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以前面讲了以后,后面再来重复一次;二者,有顾全先来后到之义——法会中途时常会加入新人,再重复一遍就照顾到后来者;三者,为方便众生理解。又有两种情况,有些人他喜欢就跟闲话一样慢条斯理,容易了解;有些人喜欢简明扼要——比如有些人你跟他讲半天法,他不一定懂,你讲一个成语「马到成功」四个字,他可能当下恍然大悟。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

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

以是因缘,地皆严净。而此世界,六种震动。

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这里以是因缘,地皆严净:以什么「因缘」呢?是不是讲因为佛的毫光一放,天上人一散花,这个香风一吹,大家一高兴,所以整个地面都干干净净的,那些垃圾堆什么的,都变成黄金铺地了?不是。要注意啊!依报环境并没有改变,而是我们的心改变。心净即是佛土,这就是「地皆严净」。这个「地」就是我们的心地。

比如说,我们人在高兴的时候,看到小孩子即使手上很脏,脸上像三花脸一样,身上到处是泥巴,你看到他摸摸头:「你这个东西怎么这么调皮?」讲是讲这么调皮,但心里还充满着欢喜,是不是?当你烦躁时,即使小孩子身上干干净净、欢欢喜喜,而且拿着一块巧克力说:「老爸,吃块巧克力。」你眼睛一瞪:「给我滚!」你这个时候地严净也是不严净。

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咸皆欢喜」,可以用智者大师的「四悉檀」来解释。虽境界千差万别,但大家都有欢喜心,这种气氛非常不可思议,叫「世界悉檀」;每个人都生起了信心,发心我要成就,这叫「为人悉檀」;每个人都破除了部分迷惑颠倒的知见,有些人不相信有来世,有些人不相信大乘,有些人贪财,有些人贪色……等等等等,在这个时候都得到对治,叫「对治悉檀」;那么根机深的人,当下悟到真心本来面目,这叫「第一义悉檀」。这是「四悉檀」,实际上是无量悉檀,只要参加法会都各得其所。最差的,最起码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弥勒佛出世,他也能够解脱。

「身意快然」,这就解除了「尘劳之苦」。「劳」是劳心;「尘」是身苦。「然」,就是明明白白这个样子。一个见道之人,他的快乐不可思议。没有这种境界的人,他怎么样都没有办法理解。只有我们自己见道以后,你才知道你有多快乐!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

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又覩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

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

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若人遭苦,厌老病死,

为说涅盘,尽诸苦际。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

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文殊师利,我住于此,

见闻若斯,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

万八千土,皆如金色:「金色」:这里是表「真实」。那个「万八千土」既有天堂,是不是也有地狱,也有饿鬼、畜生啊?既有黄金白银,也有垃圾堆啊?「皆如金色」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不漏一法,不舍一人,万法皆是一个念。什么金?什么银?什么铜铁?泥巴瓦块?有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啊?没有。梦中的黄金白银、香蕉苹果、垃圾堆,是不是都是你一个念变出来的?是非好坏,是不是都是一样东西啊?黄金当下是不是苹果啊?苹果当下是不是就是垃圾堆啊?「皆如金色」这是画龙点睛呐!万法皆是真,万法皆是我。所以「皆如金色」。下面马上防止我们在这里执着,马上就跟上来说明。

从阿鼻狱,上至有顶:「阿鼻狱」是不是「皆如金色」?圆顿大法「烦恼即菩提,受苦即是法身,造业即是解脱」。前七种方便从人、天、声、缘到藏、通、别,都是分别法,都讲天堂美好,地狱糟糕。到了《法华经》《楞严经》,「凡所有相,皆是实相」。「皆如金色」,这就是立地成佛的圆顿大法。

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生死所趣」就是指六道轮回。生生世世以不同的身份而存在,谁示现呐?从分别法来讲,是各人第七识;从无分别法来讲,是不是都是一个念现出了无量的万法呀?在这个问题上要多一层观照。所以这个生死是假,何况我们在有生之年那些是是非非、真真假假、好好坏坏,是不是都是假的?明白了都是假的,它当下是什么?它当下就是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圆融,假的当下就是真的,真的当下就是假的。

演说经典,微妙第一:注意看,诸佛出世,都是讲「演说经典」。有没有看到哪一尊佛带领大家念佛、拜佛、盘腿啊?没有啊!讲经以后,那么弟子们、菩萨们,该吃饭的要吃饭,该走路的要走路,该盘腿的要盘腿,是动静相间。那些事情不需要佛去教。明白了道理以后,自己修一切法都是真修行,一切法都在道中。「演说经典」就是演说经典,怎么还要「微妙第一」?

经典本来就是我们当人当下,可是由于在迷惑颠倒中,对自己本来面目最真实的东西,我们反而陌生,叫「微」。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已经很难用世间的语言来表达,这就是「微」。但是不讲也不行,所以佛强词夺理,硬是把不可思议的出世间法,而用世间法来表达,这就叫「妙」,「微妙第一」。说法者要注意这个「妙」,按照佛在《法华经》的教诲,我们要善于打比方。为什么有些人讲经说法并没有错,但是人家不懂,因为他是打官腔,打的是口头禅,他说法不「妙」。

其声清净,出柔软音:这个「清净」一定是恒顺真实义、恒顺真实相,不是依文解字,叫「其声清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离第一义。「出柔软音」,这个「柔软音」在这里可以特指为一切法它的「本体」——就是当人当下!你看一切法都是一个念,一切法都是一个人!这个法慈悲不慈悲啊?柔软不柔软啊?即使他像牛叫狮子叫一样,他也是「柔软音」;即使打你骂你,他也是「柔软音」。能让他心里感受到这种温暖慈悲,是不是啊?

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梵音」就是前面的「柔软音、清净音」。所谓「深」和「妙」是指它达到「第一义谛实相」,彻法源底、究竟了义。「深」,本不可测,那么通过佛的智慧来表达,我们可以由浅及深,叫「梵音深妙」。「令人乐闻」,这里「乐闻」应该解释为容易明白道理,不要解释为「喜欢听」,「喜欢听」那是一种情执。

种种因缘,以无量喻:这个「无量喻」就体现出微妙,没有比喻不足以让众生开智慧。「种种因缘」好理解,人事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顺境、逆境……都是我们劝导众生入佛门的因缘。有人家庭和睦美满——「你福报这么大,还不赶快来进入佛门,来修更大的福报,来开智慧了生死。」一个人家里遇到灾难,痛苦不堪——「你看看,就是前生没有修好啊,入佛门可消业障,改变命运。」劝人进入佛门,任何一种因缘都足以引导他来。朋友关系呢——「我们好了一辈子,我还能害你?学佛就是好啊!」升官发财都是入道的因缘,只看你怎样引导。菩萨要发心啊!只看你用心正不正,这也体现出「微妙法」。

照明佛法,开悟众生:由于众生在迷惑颠倒中执着于虚妄相,把真正的我忘记了,所以明而不明。诸佛出世把这个道理讲明白,用智慧来照破我们的迷惑颠倒,叫「照明」。用因缘法、打比喻的法,叫「方便智慧」。所「照明」了的那个智慧是「真实智慧」。「开悟」二字特别重要。有人讲「开悟」就是明白了道理嘛!讲得对不对啊?你还没有讲到根本上,明白什么道理?道理是谁啊?你本来就是道理,否则不能叫「开」。但在迷惑颠倒之中,佛来帮你开——如果你这里没有的话,开了还是没有。这个「悟」,我们本来就有。佛来告诉我们,「你就是佛啊!」你明白了就开悟了,成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但是不修也不得。佛给你一开,你得了,这叫「开悟」。「开悟」的当下就是佛。

所以上面这段经文是从总体上来概述。下面呢,来具体地分述。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盘,尽诸苦际:这就体现出种种因缘。那这种因缘是对小乘根机人说法,包括藏教菩萨。「遭苦」,就是这些人感到困苦不堪,已经意识到在六道中轮回之苦,对肉团身这种生老病死已有出离心。「为说涅盘」,这里的「涅盘」是指证到人我空的阿罗汉境界,解脱肉团身这种分段生死。这种「方便涅盘」不是真正的涅盘。他法执没有破,对于个人身外的一切环境,他仍然执着为实有。「尽诸苦际」,我们在缺衣少食、生病、做牛、做马,知道是苦;可是我们往往不知道,快乐的当下即是苦。

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这里属于中乘,修缘觉法,证辟支佛果位。他是从「集」谛下手,从「因」上下手。具体说为缘觉法,它从十二因缘入手。在《法华经》后面有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到时具体解释。

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这段是对菩萨人而言,这是综合起来讲。修种种行,无量行啊!有门、空门、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六度万行,叫「种种行」。「无上慧」,是究竟成佛。「为说净道」,这里的「净道」也就是说「菩萨」根机比较利,从「道谛」上直接下手。「道谛」就是什么该做,不该怎么做。注意这些都是方便说。你说前面阿罗汉「尽诸苦际」从「苦谛」下手,「苦谛」是不是「道」啊?都是「道」。但相对而言,菩萨行这个「道」呢,它意义深广——即使不该做的,明白道理以后也能做;该做的也可以不做,他本身没有执着,这就是最大的「道」。前面小乘人在没有见这个「道」之前,他执着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行的是有漏之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明白了「道」,有漏无漏是不是都是「道」啊?都是我们一个念所变现而已。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若斯,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这是弥勒菩萨对文殊菩萨说话:「文殊啊!我住于此。」不能解释为,我住于这个娑婆世界,我住于印度这个道场,那太狭隘了。「我住于此」,就以我这个境界(这是一种谦虚),我是向你请法,我说出来你看看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见闻若斯」,我所看到的、听到的,就是这么多。「及千亿事」是对「见闻若斯」的一个补充说明。「如是众多,今当略说」:「当」就是「正当其时」,就这种气氛。那么根据我的这种智慧呢,我说多少也就算多少,叫「略说」,就是请你文殊来开示啊!

喜欢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王的专属恋人:独家宝贝我是罪恶克星!离谱!都无敌了,女帝让我吃软饭如初似锦地表最强九千岁,我代女帝掌后宫陈飞宇苏映雪都市至尊仙医免费阅读全文名监督的日常司礼监俏皮尸仙在身边重生八零福妻有点甜大神你人设崩了神医嫁到致我亲爱的霍先生来自蓝星的乐子人猎宝邪龙道网游:退役天才返场,震惊电竞圈重生后,渣总追妻火葬场逆水成仙逆天狂妃:杠上冷邪冰帝
经典收藏清穿改命:娘娘养了个重生崽梵极魔尊惊悚:小祖宗怨念大,百鬼手心捧中元纪一个逗逼的成长历程穿书七零,小作精嫁给男主他叔啦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光之国盘点之你那眼泪算什么神医娘亲,鬼才儿子截胡千仞雪,从斗罗开始搞基建诡秘怪谈人在木叶,从被云忍绑架开始一家三口带厨房穿越六零年代妖来觅酒家盗墓:天上掉下个娇娇蛇重生之双面厨娘遇冷面秦王情陷女上司血色京都今夜情浓元素光魔法师魂穿提瓦特,开局误入世界树
最近更新绝美尤物大小姐身穿七零改气运带飞全家,短命侯爷痊愈了完蛋!穿成年代文女主的极品大嫂跟着二舅去盗墓,一铲挖到修仙界七零之觉醒后我有个复制空间闪婚后,七爷的禁欲人设崩塌了人在超神,开局向琪琳求婚大佬重生后放飞自我游戏王:这年头职高都这么卷了?世界锦绣繁华四合院:绝世家族抽卡改命,我成了娱乐圈神级大佬无限地狱:被拘捕的灵魂穿到蓝星的七十年代妖精的尾巴星辉黑莲花重生整个师门跪求我原谅南方打工妹的荒唐青春海贼:获得书书果实后,我躺了暇光女孩综武:收徒暴击返还,邀月春心动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