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秋夜,已有凛冽的寒意。
调研团队下榻的招待所房间里,灯光昏黄,窗外是沉寂的工业城市的轮廓,只有零星几点灯火,如同旷野中的孤星。
白天的喧嚣与激烈争论似乎还在空气中留有回响,赵振国坐在书桌前,摊开笔记本,却久久未能落笔,白天的种种场景在他脑海中翻腾。
房门被轻轻敲响。
“振国,睡了吗?”是王新军的声音。
赵振国连忙起身开门。王新军闪身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暖水瓶和两个搪瓷缸子。
“看你屋里灯还亮着,就知道你没睡。”王新军自顾自地倒了两缸热水,递给赵振国一缸,“振国,今天我以水代酒,跟你道个歉的。”
“道歉?”赵振国一愣,“道什么歉?”
“当时那个场面,”王新军叹了口气,“我……我当时脑子里转了几个弯,想着怎么从侧面缓和一下,或者找机会打个圆场,一时没反应过来。是我反应慢了,你是因为我,才扛了大部分的炮火,是我对不起!”
赵振国这才明白王新军的来意,他笑了笑,语气轻松:
“嗨,新军哥,我当什么事呢。当时就是觉得那话赶到那儿了,不说憋得慌。自家兄弟,说什么对不起啊,你这就见外了,我没想那么多。”
“你没想,但我得想!”王新军语气加重,“振国,你这次的表现,领导心里肯定有数。但是,你提的那些,哪一条不是戳到了一些人的肺管子?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我实在是怕啊...你以后的路可要小心点...这帮人搞不好会使绊子!”
看着王新军眼中真切的担忧,赵振国心里一暖。他知道,这是真正的朋友才会给出的忠告。
他喝了口水,脸上露出一种超脱的笑容:
“新军哥,你的心意我明白,谢谢你提醒我。不过,说实话,我还真不太怕这个。”
“嗯?”王新军疑惑地看着他。
赵振国放下茶缸,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却说得清晰无比:
“我压根儿就没打算在官场里混。那里面条条框框太多,人际关系也太复杂,不适合我。”
王新军愣住了:“那你……”
赵振国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但这份野心并非指向权力,而是更广阔的天地:
“我更想去搞点实业!就像咱们看到的,国家要发展,百业待兴,这里面有多少机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或者咱们自己研究、自己生产,把产品做出来,满足老百姓的需要,甚至卖到国外去!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干事!比起在会议室里打嘴仗,我更喜欢在车间、在市场里折腾。”
他这番话说得坦荡而直接,让王新军一时哑然。
这小子,怕是领导不是这么打算的吧?
半晌,王新军才重重地拍了一下赵振国的肩膀,哭笑不得:
“好家伙!我在这儿替你担心仕途坎坷,你小子倒好,早就想好了!真有你的!”
他脸上的担忧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和新的期待:
“不过你说得对,搞实业,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甚至可能更直接!以你的脑子和胆量,说不定真能闯出一片天来。要是以后真遇到什么麻烦,只要不违反原则,哥哥我肯定尽力帮你!”
“那就先谢过了!”赵振国笑着拱手,“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
王新军站起身,“行了,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我也踏实了。你早点休息,养足精神。”
——
七天的调研紧凑非常,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
墨绿色的专列此刻正穿行在华北平原广袤的秋色中,与北上时那种探索未知的、略带紧张的沉闷气氛不同,返程的专列里,弥漫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
有完成重大任务后的疲惫与放松,有思想受到剧烈冲击后的亢奋与沉思,更有一种目睹历史航向被有力扳动后的激动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赵振国靠窗坐着,目光掠过窗外飞驰的景物,脑海中却像过电影般回放着这七天的点滴,每一幕都如此鲜活,历史书中的每一句掷地有声的“金句”回荡在他耳边,震动着他的心弦。
自己这双来自未来的眼睛,不仅看到了历史的轨迹,更在不知不觉中,亲身参与并推动了这轨迹的微微偏转,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车厢连接处传来轻微的响动,陈秘书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振国同志,领导请你过去一下。”
赵振国立刻起身,跟着陈秘书穿过几节车厢,来到了那节用作临时会议室和休息的车厢。
老人坐在靠窗的软席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窗外流泻进来的秋日阳光,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看到赵振国进来,老人放下文件,脸上露出亲切的笑意,指了指对面的座位:“小赵来了,坐。”
赵振国恭敬地坐下,身体不自觉挺得笔直。
老人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审视着这块历经此行“淬火”的年轻材料,语气平和地开口:
“这一趟,跟着我们这些老家伙东奔西跑,看了不少,听了不少,也说了不少。辛苦你了。”
“不辛苦,首长!”赵振国连忙回答,语气诚恳,“能有机会跟着您和各位领导学习、见识,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我学到了太多东西!”
老人微微颔首,深邃的目光中带着赞许:
“你这一路上,说的那些话虽然糙,但道理不糙,都说到了点子上。很好嘛!我们搞建设,就需要这种从实际出发、敢于讲真话、敢于动脑筋的劲头!”
得到如此直接的肯定,赵振国感到胸腔里热流涌动,他激动地说:
“谢谢您的鼓励!我……我就是根据自己看到、听到的实际情况,胡乱想的,说得不对的地方……”
“没有什么不对。”老人轻轻摆手,打断了他的自谦,“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船大掉头难,但再难,这个头也必须要调!这就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特别是像你这样,年轻,有朝气,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束缚,又肯扎根实际去思考的年轻人的声音。”
喜欢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