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万里调查的案子,后面还发现跟敌特有关,不过后续白万里没有跟进,是其他单位负责的。
而如今这次案子,白万里觉得大概率就是一起武装抢劫案,跟敌特应该没什么关系。
毕竟当初那个年代,国营经济体系还十分稳固,一般人有份工作,虽然过不上多么奢侈富足的生活,但也安稳,能养活自己和家人,那时候冒险挑战国家,抢劫国营工厂属于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但如今局面已经不同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经济重心逐渐从基础的重工业体系转向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上,全国各地的国营工厂都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工人下岗,甚至工厂关门的事情屡见不鲜。
而受到冲击最重的显然是作为传统重工业中心的东北地区,工厂关门,工人下岗的比例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虽然国家会对下岗工人进行一些帮扶,帮助他们重新找到新的工作或者进行创业,摆摊做生意什么的,但也总会有一些人没办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有些人日子难以为继,最终选择铤而走险干一票大的也并不奇怪。
在原本的历史上东北在九十年代的工人下岗潮之后也确实爆发了多起恶性的抢劫工厂的案件,如今可能只是一切提前了。
而没过多久,这起震惊全国的抢劫案就找到了突破口。
问题的源头在于犯人抢劫工厂使用的那些枪,公安找到了现场所有的弹头,除了保卫员使用的五四式手枪子弹之外,剩下的子弹通过弹道分析,公安判断这些子弹并不是从任何一把制式枪支里发射出来的。
也就是说犯人所用的枪极有可能是私自打造的枪支,这些枪的来源就有可能是重要的线索。
不过现在会造枪技术的人有不少,从工厂的工人到退伍多年的老兵都有可能,因此公安广发通缉令,从电视到报纸到各个社区的公告栏都公布了悬赏令。
悬赏令上刊登了子弹的照片,以及公安自己推测的枪支的数量和大致尺寸,希望老百姓踊跃提供线索。
如果提供的线索确实是有价值的,公安会给予一千元到五千元不等的赏金。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几千块的赏金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此有不少人愿意为了这笔赏金而打探消息,悬赏令也在这个过程中越传越广,最终甚至让造枪者本人也看见了。
有没有造过枪,造过什么样的枪,当然是造枪的人自己最清楚。
造枪者知道自己造的枪居然被拿去犯下了这么大的案子之后,心里很快就变得惶恐不安,生怕哪天公安就找到自己,抓自己去枪毙。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那种明明死到临头却还乐呵呵的心理素质的,造枪者担惊受怕之下,很快就茶饭不思,整天唉声叹气,愁容满面的。
他这种状况很快就被身边的人看出端倪,问他有什么也不说,有个认识他的邻居看情况不对,就赶紧跟公安举报了。
造枪者本来心里就慌得不行,当公安把他抓到公安局,还没上什么审讯技巧呢,他在害怕之下就全给交代了。
交代了有人找自己买枪,枪支的尺寸,数目全都说得清清楚楚。
公安听到造枪者说出的枪支尺寸和数目和他们推测的大差不差,精神大振。
“那去找你买枪的那个人你认不认识?!还记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
“我认识他,我记得他是个保卫,说跟我买枪是用来打狼的,我记得他的姓还特别少见,好像是叫,叫……”
“叫蒯羽!”
“对,就叫蒯羽。”
还真是他!
公安之前就在对这个在不久之前从保卫科辞职的前任保卫有所怀疑,不过当时他说是南下做生意去,因为蒯羽没有手机,没有传呼机,人在案发之后联系不上,谁也确定不了他到底是抢劫之后潜逃了,还是真的老老实实去南方做生意了。
现在总算是有证人把这个蒯羽跟抢劫案联系起来了!
为了避免认错,公安去拿了蒯羽的档案过来,因为这蒯羽之前也是公安的调查目标之一,所以公安从保卫科拿走了他的档案,里面有他的照片。
交给造枪者辨认之后,造枪者斩钉截铁地说:“对,就是他!”
有了造枪者的证词,公安终于锁定了第一个犯罪嫌疑人,专案组赶紧将案情上报,然后印发通缉令,全国通缉嫌疑人蒯羽!
喜欢四合院:24岁,是处长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24岁,是处长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