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
幽州。
这里是赵人三万里疆土的中心。
在建城之初,其规模便不在洛阳之下。
幽州城共由皇城、内城、外城组成。
城郭六十六里,内有七十二个坊市,占地极为广阔。
其中皇城有东宫、西宫、北宫。
北宫的尽头,太极宫便在帝营之中,有赵国精锐帝营拱卫皇帝。
十二门分别有对应的城防军,幽州城内还有巡更武侯跟巡防军力量。
在幽州城外,楚源水以北,还有廊坊、瀛海、郎府,三座庞大的军营。
更别说,幽州城外,从南到北依次有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九成宫、玉华宫,整整五座离宫。
按理来说,赵国九军三营,加上各种散兵、后勤,足足二十五六万部队。
这支兵马灭国都够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赵国动乱。
但,如今出现大问题的,正是赵人的最高核心力量——武川嫡族。
这种自相残杀的军事行动,不仅军令完全合规,甚至底下根本不知道上面发生了什么事。
整个幽州的防御体系,皆处在懵顿迟疑的状态。
太子一族说刘氏造反,各种兵马杀入,要护驾杀贼。
可赵军里面,也不是全是傻子,
护驾杀贼,皇帝为什么不下令?
何况贞贵妃这样得宠的糟糠平妻,哪怕就是再大的错,皇帝也不会杀她。
直接剿灭肯定是不对的!
只是元始五年,七月四日的动乱太仓促,且兵符、兵部大印、朝堂调令全部都在,
这让很多赵国子弟兵,虽然带着疑惑,也不得不听令。
冀州大地,日头正浓。
幽州城内,浓烟滚滚。
“彪叔,彪叔啊!!快去啊,皇帝肯定有危险?”
“定方,皇帝对你不薄,提拔你为主力十二营统领,赵国十四将之一。家主对你如何?你说句话啊。”
华清宫大营。
地处翠山北麓,内中花草繁盛,沉香四溢。
乃是冀州最好的避暑闲游之地。
而此处,赵帝周云赏给了上官贵妃,让她的家族在幽州有立足之地。
不仅仅是上官若雪在华清宫,
朱红金边旗帜的赵军步二营、十二营,也驻扎在此地。
此刻,华清宫大殿里,聚集了上官家族各种有头有脸的人。
他们交头接耳,小声音不止,似乎都在商议。
金丝楠木的主位上,身着贵妃华服的上官若雪,牵着小李万,已经失去了耐心。
她几乎把话挑明了,要上官定方、上官彪赶快支援皇帝。
但结果,让上官若雪很绝望。
身材巨硕的上官定方面露痛苦,欲要站出来,却被家族的四叔、六叔瞪了回去。
上官彪对于若雪家主的话,虽然表面恭敬,但心里却嗤之以鼻。
六营帝军中,步二营跟十二营是最独特的,他们几乎全是上官家族的子弟。
因此,在战斗力、凝聚力方面,绝对是顶级。
上官彪看来,是皇帝需要上官家,需要这股力量,才把官职给了他们。
这些年,上官家屡立战功,在辽东、在河北,皆是打下了赫赫声威,为赵人夺取江山。
这恩情早已还了!
他们根本不欠皇帝的。
可满屋族人当面,上官彪还是要给家主面子的,
毕竟万一赵帝周云驾崩。
那四皇子李万,就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名号。
“家主,臣等也难啊!”大殿里,上官彪面露苦涩,拱手单膝跪地道,
“这一万两千主力兵马,是雁门上官家六七万族人,安身立命的本钱。”
“现在外面谁是叛军,谁是护驾?咱们根本不知道。”
“上官家兵开过去,遇到武川主力军,咱们到底是打,还是不打?要是被围歼或者损失惨重,咱们怎么对得起吐谷浑战场的老族人!”
寒冷。
刺骨的寒冷,席卷了上官若雪的身体。
两行眼泪,从上官家主带着婴儿肥的脸颊流落。
占地十几丈的华清宫大殿,身着黑红赵人华服的女子,将李万紧紧搂在怀里。
长期在皇宫斗争,她不是傻子。
现在,她很明白,她已经不能再说话了。
再说下去,撕破脸皮,她只会更惨。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上官家主的权力源自皇帝周云。
现实就是如此残忍。
哪怕周云只是胜负不明,她号令上官家的权力,就已经消失了。
远方,上官家族的十几个将领,请示她后,已经离开。
望着满殿口里仁义道德,忠君爱国的族人们,想着却是见风使舵,无情无义的龌龊。
上官若雪忽然感觉到一阵恶心。
坐在主位上,她抚摸着儿子稚嫩的脸颊,借着给李万整理衣服的机会,悄悄将一块令牌塞进了他的衣兜深处。
“对不起,周云。姐姐没有本事,没有忠心耿耿的人,根本护不住你。”
“你要败了。我们母子就自身难保了……陛下,若雪好恨啊!!”
------------
偌大的幽州城,按兵不动的势力,远远不止上官氏一族。
很多心思诡异的人,不明情况的人,以及企图坐收余利的人,都纷纷选择了作壁上观。
动乱在持续,到处是杀戮跟战争,
而这些所有参与动乱的宗族信息,都在快速的进入一处地方——北宫帝营。
“启禀右相,会稽项氏已经出现,他们在帮助刘氏抵抗太子。”
“启禀右相,朱氏、蔡氏、武氏、尹氏、崔氏这些有朱雀军背景的人,竟然在帮助刘氏。这种情况很怪,请丞相留意。”
“启禀右相,郭氏兵马保护三皇子离开了幽州,刘投罐、刘投壶、谭飞等少年将军,随同定皇子、郭云儿已经过了沧州,目的地是渤海。”
城墙巍峨的帝营,
无数朱红金边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一万三千精锐兵马,铁甲锋寒,目光灼灼。
上万子弟兵,组成六个方阵,如阡陌而立,静候中军的调令。
帝都幽州。
目前绝对忠于皇帝周云的力量,已经分成了两股。
一股是武德殿附近的五千随驾兵马,另一股就是由李宣统领的整个幽州赵帝力量。
可以说此刻,周云已经把命交到李宣手里。
如果右相背刺他,那顷刻之间,周云就将败亡。
“这些不是关键!本相不想听这些东西。”
“无关的事情,都给王勃处理。本相只关心两件事!”
三丈高的帅台上,几十面旗帜随着战鼓呼啸,尽是一派肃杀之威。
身覆朱红儒甲的右相李宣,指着一群武川子弟兵,目光炯炯的怒吼道,
“听清楚了,本相只需要知道哪个宗族动了。”
“上官氏、公孙氏、霍氏、蜀中刘氏、会稽项氏也好,朱雀军、玄武军、白狼军也罢。咱们只是一直找不到他们,不是杀不掉。”
“其次,看刘谋跟李泰动了没有?他们两个才是关键力量,其他人不足为患。”
骑二营李泰!
骑三营刘谋!
现在整个幽州城,李宣的布局里,最忌惮的就是此二人。
之所以帝军现在迟迟不动,就是在等待最好的时机。
皇帝的力量,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不能成功。
哪怕就是最终陛下能逃出去,那赵人的国力也将会承受莫大的损失。
“启禀右相。黑蟒将军没动!!”
“报,报,报!!启禀右相,征北将军刘谋也没动。”
都没动?
是一直不动,还是暂时的呢?
大风习习,旗帜潇潇。
帅台上,巨大的幽州舆图前方,右相李宣眼里全是疑惑,
他在刀枪如林,铁甲幽寒的帝营高台,缓缓踱步,仔细思索后,目光一狞道,
“再探!这件事一定要绝对确定。”
“现在我们不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护驾?咱们不能输,也输不起。”
……
……
喜欢楚兵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楚兵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