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天书

鸿书

首页 >> 成道天书 >>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魔无双神王婿原来我是世外高人九星霸体诀免费全文阅读就算是克苏鲁也无法阻止我捡垃圾乱世书风起凤翎圣皇九星霸体诀稳健天帝,我带洪荒升维了
成道天书 鸿书 - 成道天书全文阅读 - 成道天书txt下载 -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236章 三清道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石中观想参详《列仙传》,这时研习至关于圣人老子的描述章节处。

他本在以前之时,就对圣人着作《道德经》以及大道至理,观想参详解悟了好一番,自然对圣人之迹,较为明朗清晰,便在此间展意而动,神交三清道祖来。

正当他沉浸于对三清道祖的敬悟了解之时,似乎感觉太虚禁地里,突然光芒大盛,一道虚幻的身影,缓缓浮现而出。

那身影周围,散发着道道道韵光辉,面容祥和而平静,宝相庄严而肃穆,正是圣人老子的一道幻影出来。

但闻圣影开口道:“石中大士,汝能于此太虚静地之中,观想吾等道仙事迹一番,也算是个与道有缘之人,且赠你一枚悟性山花,是否能堪破玄机了悟汝道,全在你之真我意识中寻了!。”

石中原本波澜不惊的处在观想意境之中,此刻不由得神魂一惊,忙是拱手执礼,恭敬谢过圣人所赐。

圣人接着说道:“教中三清道祖,虽各有其道,但实则同源为一体。太清道德天尊以教化世人、传播道德为念。玉清元始天尊主掌天地万物之元始造化。上清灵宝天尊则注重护持众生、度化群迷...”

观想参详中的石中听得入了神,不断点头,频频了悟不解之道则,如痴如醉地感受着圣人亲自指点。

圣人又道:“今日与汝这一番交谈,全在于与那罗吉一段善缘随法来,望汝能领悟个中真谛,日后助力于善德天道一途,使善德善行之世道盛行,或更加增进。”

言罢,圣人幻影便渐渐消散不见。太虚静地中,其所放之光芒,也随之消散而黯淡不见。

石中却仍沉浸在观想参详的境地中,回味着圣人的诸般玄奥话语,心中大有所悟。

而其外在真身,全然端坐在那大石头上,继续沉浸于对《列仙传》的参详中,未曾动作过分毫,你道是玄与不玄来!?

话说道教三清祖师爷,他们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祖师在道教中,是至高无上的神只,象征着宇宙的起源、阴阳调和,以及万物化生。?

?玉清元始天尊? ,又称元始天王,是道教三清祖师爷中的第一位。他被认为是道教的创始神,代表混沌未开之前的宇宙状态,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其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头戴九旒冠冕、身着十二章服的帝君形态,其手持玉如意,身旁九龙环绕。象征着宇宙的起源与初始。

元始天尊的名字,意义为“元气之始”,代表着宇宙的根源。关于他的起源,道教经典中,并没有明确提到与盘古大神的真正关系,而是将他视为独立的创世之神。?

?上清灵宝天尊?,是三清祖师爷中的第二位,被视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保护者。

其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头戴芙蓉冠冕、身着九色云霞裳的帝君形态,手持玉如意,身旁九龙环绕。

灵宝天尊象征着阴阳刚分开的“太极状态”。在观中,他的塑像,通常捧着如意,站在元始天尊的左边,代表着阴阳调和后的秩序。?

?太清道德天尊? ,又称太上老君,是三清祖师爷中的第三位。

他是道教的重要神只之一,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头戴芙蓉冠冕、身着九色云霞裳的帝君形态。手持太极图,身旁九龙环绕。

他是道门公认的创始人,圣人老子是他于世间的化身。

道德天尊的名字,意义为“阴阳和合”,象征着宇宙万物化生的状态。

在道教中,圣人老子被尊为“帝王之师”,并在唐代被封为“太上老君”。?

灵宝天尊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辨、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即宇宙形成的第二大世纪。在三清殿中,灵宝天尊位居元始天尊的左手边。

三清祖师爷,在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被供奉于正中位,分别代表道教的核心信仰和宇宙观。

而三清体系,在道教中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与《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哲学思想相互对应,象征着“无极太极阴阳和合”的演化全过程。?

道门尊灵宝天尊,称其灵宝君、上清大帝、太上大道君、太上玉宸大道君。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曰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供奉在三清大殿中元始天尊的左手边。

有故事讲,灵宝天尊是元始天尊度化的弟子。按照道经的记载,灵宝天尊的身世,与释迦牟尼相似。

而灵宝天尊的家乡,是在西方天竺一个名叫绿那玉国的地方。

他原本是日夜吸纳玉晨精气、庆云紫烟,凝神聚气之人,后来在母亲洪夫人的胎中,住了整整三千七百年,才脱胎化成人形,降生在天竺一国的郁察山浮罗峰。

灵宝天尊的母亲,曾为他取名为“器度”。字上开元。器度从小便很是气度不凡,潜心修习,无师自学而成。

长大之后,他又领悟了大道的真谛。为了追求更高深的天道,他坐在一棵枯萎的桑树下,凝神思考了一百天。

而此时的元始天尊,已经在三界各地弘扬自然道法久矣!且已搭建起了自己的仙家班底,如此资质非凡的人才,若非元始天尊,谁敢当者!

后来,器度游历至中原,成为元始天尊座下的一名弟子。元始天尊,自也没亏待于他,加之灵宝天尊与一般修仙者相比,优秀了得!元始天尊便把珍藏着的十部,记载了高深道法的经书,全都传授给了灵宝天尊。

器度跟随着元始天尊,游历了十方世界,广为宣扬道法,度化有缘之人。与和元始天尊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他们不仅是师徒关系,更像是无所不谈,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游历回归之后,元始天尊见着这位宝徒、挚友,竟然是如此优秀了得,无以复加!于是便将自己所修的道法心得,倾囊相传,毫不留私,并赐予徒弟尊号“灵宝天尊”。

这也意味着,灵宝天尊将要承担起道门重任,要将道家教义传承于下世,负起为后世宣讲道法之重责。

而灵宝天尊也的确不负元始天尊之所望,从此踏上了宣法,传道授业之路。于普世广为宣传道门经典,将大道至理,广泛传播于万世诸界。

这寰宇世间,被灵宝天尊所度化之人,用数字根本衡量不过来。从上古帝王到凡间今世百姓,都得到过灵宝天尊的无形教化。

故此灵宝天尊,也一举跻身为道门神仙体系最高集团,受封治理玄都玉京,身边有三十万仙家金童玉女,侍卫听调,万神入而拜之。

灵宝天尊,即太上老君真身。住在三十六重天上,那最高仙境之“三清境”,上清境禹余天上元玉晨宫。其上所居的是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在道门中的地位,与西方传入之佛教,在东土衍化之后,所显示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位有些类似。

但凡是遇见有缘好学、请教疑难之人,心心念念起灵宝天尊影像,他的化身就会入梦或是显化出现在意识海,尽心加以修者训诲。

灵宝天尊,后来具有了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般变化神通。(因此有人怀疑《西游记》中菩提老祖是其所幻化)灵宝天尊之道德形象无处不在,充满于万物之中,这与佛教的“法身”颇有些相似之处。

元始天尊所宣讲的道法,很多都是由灵宝天尊整理后,方才传播于世的。他降下金科宝箓、三洞仙经,把这些经箓,传给了一代又一代的修行真人们,让他们再传援给天下万界诸修者。

灵宝天尊圣的诞辰,是华夏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每年夏至为农历五月中,夏为大,至为极,万物于此壮大繁茂至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阴生阳消、昼长夜短的夏至日,上清真境灵宝天尊的圣诞吉日,可见灵宝天尊至刚至阳之仙尊大位显。

灵宝天尊不仅广传道法于世,他还经常为真人们讲经说法,有很多神仙和凡人也都聆听过他的亲教。其中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上古帝王。

这方天地间,修者无数,却多由灵宝天尊及其座下真人们,传授道法奥秘和修炼方法,才得入道修行。当然魔道除外。

灵宝天尊,经常游历于世间,宣扬道法,普度世人。其千变万化,无所不在。或男男女女,或大大小小,或草或木,或凡或圣,由天罡地煞变化,形形色色,不一而同,到下界讲经布教,教化众生修真解悟,却少有留下真迹来。如此周而复始,不知有多少岁月了!

根据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无力支撑,元神分化出三清。

元始天尊持盘古幡破混沌,分天开地。圣人老子顶天立地持玄黄玲珑塔,又持太极图,定地水火风,演化万物。通天教主演日月星辰,分山川河理。

而所谓三清,实为“三才”,即天格、人格、地格的总称。三才者,即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理的配置组合,反映综合内在运势。

有说圣人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此三清即指三山,故世出三圣人,是以中天终南山出老子,西方熊耳山出如来(即释迦牟尼佛),东方太行山出孔夫子也!

其实,张天师创立道教一门后,对于神灵的祭拜,本来也是采用传统的方法,那就是同时尊奉黄帝与老君。

而黄帝的崛起,又与道家黄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齐国与楚国的大力发展,到了汉代之时,黄老道家鼎盛一时,黄帝也正式被确定为始祖神。

但做为华夏共祖的黄帝,和黄老道家不同新兴的道教祖神,无力统一在一尊大神形象上,于是在后世的流传中,黄帝一般人王形象成仙的,是人王祖帝之楷模。而对于太上老君的信仰,则被传承了下来。

当时空转换到南北朝时,道士们忽然就发现,不知不觉中就面临了一个大难,那就是西方外来佛教,鬼使神差的传入了神州本土。且借助着南北朝不统一的乱世,举起“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旗号,取得了大发展,深入了世人心。

佛门宗旨思想,似乎远比道教玄奥,精妙了许多!这一点上,却是华夏古国与印度古国,两国民众的民族天性所决定的。所谓出自苦海,自必更胜于上位,毋庸讳言。

道士们一看,这不行啊!得顶住了!否则佛门大盛,风行天下,苍生尽去了极乐世界,皆都是堪破了四大皆空相,全躺平了!世道必乱!

道门大道至理也无处可行,终而废止!到那时天道暗变,时迁境移,地处不宜界,那还何谈我华夏信仰宗源世界来!?

可好汉也架不住人多,佛系生众多了不止一个两个!道门的主神,就只是太上老君孤零零一个,本在清平明静的世界,众生无有他时,还可教化传道受业解惑一番。可粗粗解悟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看山不是山等哲理后,生众反而更加糊里糊涂了!

而佛教横三世佛,竖三世佛,若是不够,又来个五方神佛、过去七佛,前世佛、今世佛、未来佛....拉帮手摇人,那是随时而来,只看你信与不信来!

这时作为人王始祖的黄天大帝,他老人家不乐意了!“你一外来教派,把俺的地位排那么低!我能出啥力,便是出啥力来吧!?”

当时江南还有个着名道士,姓陶名弘景,他是个修行有加,道术数理精通之人。他知晓那个时代,道教的重要力量,重在江南三支。除了张天师代表的天师正一道外,还有茅山派与灵宝派。

而那时茅山派又称上清派,供奉的祖师是女仙魏华存,而魏华存师从得教于圣人。陶弘景自也是茅山一系的。而灵宝派的代表人物是许逊、葛洪一系,实则皆是太上老君门下。

三派的主神,虽只是圣人老子一个,但上清派供奉元始、灵宝派供奉灵宝,正一派供奉老君。只需三教合一,道门自可强盛起来。

要知道,有传说,元始天尊亦是老君的一世化身,老君与灵宝都是元始天尊弟子,具皆是鸿钧老祖门下弟子。

直到有一次,由鸿钧老祖所造出来的一位巨人,名叫盘古,受命鸿钧老祖,挥巨斧开天辟地后,在此一轮回的三界中,正是多少开天辟地以来,道魔杀伐,连续不断起。

先是女娲娘娘与伏羲大神在此次开辟前,于无边混沌的一个紫金葫芦内破葫而出。

再到后来女娲娘娘下界,为造福人间,与兄长伏羲弃兄妹之系,而成为世间一夫妇。

此后共工怒撞了不周山,女娲炼石补天又经三皇五帝、到封神大战,俱已成过往而时罢了!

再起一时代,女娲娘娘为世人孤战诸天,最终又大战昊天上帝,取胜而平仙凡万界后。女娲娘娘取而代之,统御三界,号令乾坤,莫敢不从。

然又过两千多年时光,北溟狱海,那大魔境宫中的掌教之主,混鲲魔祖,亲率座下群魔徒子徒孙,于全位面界域里,祸乱整个三界时空之时,灵宝天尊与元始天尊还有道德天尊受命于女娲娘娘玉旨,号令修道界上下一切神仙诸灵,随同西方二圣所统领的佛门上下一切佛陀、菩萨,为守护三界众生,下界决战北溟狱海,大魔境宫内的所有大小妖魔亦是齐出。

最后在三十六重天紫宵宫外,鸿钧老祖与魔道祖师混鲲,展开了不知自多少开天辟地时光以来,从未有过的一场天道与魔道之争战。

最终鸿钧老祖拼尽全力,险胜了混鲲魔祖,将之又封在北溟狱海中。自也魂归了天道境,临去之前,将毕生之修为道法,尽数传给了女娲娘娘。尔后成梵天天道,沉睡不醒。

自那以后,不论是灵宝天尊还是道德天尊,以及元始天尊,对女娲娘娘便是忠心无二,奉为仙神人众之母尊祖神。

在后来的抗魔伐天战中,灵宝天尊与元始天尊还有道德天尊,多次相助女娲娘娘,亲自在神魔战场中,降伏强魔,诛杀邪佞。

再至后来,女娲娘娘与卷土重来的混鲲魔祖第二次大战,不幸落败,被擒在三十六重天紫宵宫外,混鲲魔祖以结界困住了母尊祖神。

而元始天尊,为救女娲娘娘,随同伏羲,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与西方二圣,杀上三十六天。

万分不幸,元始天尊随着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阿弥陀佛、准提皆战死于魔界之祖蒙督之手。至此一世修者皆殉道而亡,似灰飞烟灭了一般。

后来,元始天尊之徒弟,燃灯道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黄龙真人、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灵宝大法师、赤精子、广成子、清虚道德真君、惧留孙、南极仙翁、姜子牙、申公豹,一番封神演义在世间。

封神榜后,众仙神归位,持元始天尊之盘古幡、中央戊己杏黄旗、三宝玉如意,等法宝,一鼓作气,彻底剪灭了魔道,迎回正教诸位大能神只。始建天庭,开启了玉皇一世新时空领域。

三清尊神,自追随鸿钧老祖,历尽无数轮回,他们不断开天造地,造化万物。由始至今教化不计其数,开劫渡人,数之不尽。三位天尊,以元始天尊所开之地,所辟之地,最为颇多。

直到由盘古大帝又一世出,再挥巨斧所开辟而来,终始三界,却又正值此番天地之中,道魔杀伐连续不断。

在此次开天辟地前,茫茫混沌中,女娲与伏羲在一个紫金葫芦里破葫而出,横空出世。

当时那天地创立以来,十亿春秋后,又先经历了女娲造凡、女娲补天、人间三皇五帝、封神大战,再到后来的女娲孤战诸天,挫尽满天神佛,大战昊天上帝。最终女娲击败昊天,令上帝羞愤之下自爆元神,永久消亡。

就此由女娲娘娘统一了三界,玉帝以号令天地诸神佛,从此抗击北溟狱海大魔境宫。

三百年过后,混鲲祖师重出三界,占领整个天地远外。满天神佛,惨遭灰劫。就此,三清尊神,与西方二圣,追随女娲娘娘与伏羲大神夫妇,为誓保三界不可永远落入魔道之手,为报各自教派被灭之仇。从此踏上了抗魔伐天,誓诛贼苍的道路...

此间故事,正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非是时光倒流或循环往复,终始不息,却是世间位面独立于世,不知有几何,天道轮回,亦不止这几许也!

灵宝天尊,曾化为一个乞丐形象,出现过人间,他不仅只在街头巷尾,行乞验试人心,还向世人传授道法,解惑迷津,帮助世人修道明德,修行大道至理。

有那么一日,一个年轻人看到了他,觉得他很是可怜,就给了他一些食物和钱财,让他回乡安享晚年。

灵宝天尊所化自非常感激,就对那个年轻人说道:“少年朗,你是一个有善心的人,我会保佑你一生平安的。”

那个少年当时并不觉有他,后来果然,他凡行正德事体,皆能有所成,一生顺遂大利而起,成为了那时期富甲一方的大商人,时人称其沈万山。只是他又应了句“无奸不商”之语咒,才至终老时,客死在他乡。

可见,一定要由始至终,做一个善良正直之人,方可事事如意。因为你的善良,会改变成你人生路上的惊喜和好运。当知,切记!

想多少开天辟地的大人物,反反复复以来此世间修行试验。

而三清道祖,以元始天尊为首,灵宝天尊为次,上遵昊天上帝之命,下奉道祖鸿钧老祖法旨。每当虚空未开之时,正值开天造地之际,便是出道为世。

三清以元始天尊所开之天的次数为最,灵宝天尊所开辟的苍土为次。太上老君所教化之生众为最多。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混元海底隐生论,内有黄童玉帝名。

白虎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三亩丹田无种种,种时须藉赤龙耕。

曾将此种教人种,不解铅池道不生。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传时须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

不用梯媒向外求,还丹只在体中收。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饮酒须教一百杯,东浮西泛自梯媒。

日精自与月华合,有个明珠走上来。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

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瓶子如金玉子黄,上升下降续神光。

三元一会经年净,这个天中日月长。

学道须教彻骨贫,囊中只有五三文。

有人问我修行法,遥指天边日月轮。

我自忘心神自悦,跨水穿云来相谒。

不问黄芽肘后方,妙道通微怎生说。

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天下都有半日功,不须跨凤与乘龙。

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趯倒葫芦掉却琴,倒行直上卧牛岑。

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吾家本住在天齐,零落白云锁石梯。

来往八千消半日,依前归路不曾迷。

莲峰道士高且洁,不下莲宫经岁月。

星辰夜礼玉簪寒,龙虎晓开金鼎热。

东山东畔忽相逢,握手丁宁语似钟。

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

朝泛苍梧暮却还,洞中日月我为天。

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

来往八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生生世世常如此,争似留神养自身。

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

神仙不肯分明说,迷了千千万万人。

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

起来旋点黄金买,不使人间作业钱。

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须求我自然真。

莫道幽人一事无,闲中尽有静工夫。

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

先生先生貌狞恶,拔剑当空气云错。

连喝三回急急去,欻然空里人头落。

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

人头斜处非人在,何事高吟过五湖。

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传剑要收。

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劝君休。

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踊身。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绝句》唐·吕岩)

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并从服食、辟谷、导引、行气、房中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的养生健身之术,辨析了其中的科学因素与虚妄夸诞之说。文章认为,道教在医药和养生方面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和整理,剔除其虚妄迷信因素,发扬其科学内容。

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地真》)故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炼目的。为了修仙长生,首先得祛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必要手段。《抱朴子?杂应篇》说:“故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所谓“近祸”就是指人们患的各种疾病而言。早期道教如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将传教与治病结合起来。由于汉末曾有几次传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价的中草药、“符水”给人治病,使一些人获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寿”,,消灾治病”说成道教的业务。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说:“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着,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重阳立教十五论?论合药》)这说明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医药有助于宗教的宣传推广,但不能执着,以医为业,甚至借医药来贪取财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有损阴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一,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二,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为了修真成仙,道教有种种修炼的方术,如服食炼丹、导引行气、辟谷、存神以及房中之术等等,所以葛洪说:“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可以度世;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知屈申之诀者,则曰导引可以难老;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抱朴子?微旨》)道教的这些修炼方术,虽以修真成仙为目的,具有虚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着古代医药和养生的科学内容。现就这两方面分述如下。

20世纪以来,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瓶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想尔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理论。“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万物的生长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态伦理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按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于“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贵中和”的生态伦理。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道贵中和”,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太平经》强调人类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就要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到人类世界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

喜欢成道天书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成道天书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九星霸体诀免费全文阅读帝王家的异世奇缘绝世邪神凤门嫡女至高主宰楚剑秋柳天瑶无删减完整版帝临鸿蒙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在诡异世界当npc开始校花的贴身狂少盗墓:黑爷的对象非人类极品桃花运农门寡妇养崽日常重启全盛时代校园修真高手明末求生记最强书友穿越反派的我只想苟活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我家萌妃超级甜
经典收藏歌武新纪元温暖的骸骨膨胀了地球腹黑太子极品妃第九峰主牛头人之我为生存狂剑域神王我在凡人修仙赵长河洛七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快穿之行路迟迟毒仙倾城:冷艳帝尊太撩人开局洪荒,看我如何傲游诸天白狼立世网游之山海猎荒武动乾坤之帝炎洛兰领主修仙模拟千万次:我横推当世,镇压万古综穿之孟婆来碗汤引神决光阴收容所
最近更新付费才能修仙?我的宗门全免费从哥布林开始骑马砍杀我本反派大恶霸,系统逼我成菩萨开局混沌不灭剑体,无敌从下山开始开局被退婚?我反手娶你家老祖修什么仙?我忙着养爹呢!黑心师兄别装啦,你的同伙全招了开局骗到绝色娘子,我软饭硬吃穿越大隆:不是我怎么变成瞎子了?这个词条不太正经收徒万倍返还:我打造万古最强宗门虚无源道珠仙戒内修炼十年,我都化神了外面全筑基?混沌魔神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杀敌涨修为,入伍参军的我黄袍加身收徒变强:开局捡到白毛兽耳娘系统迟来三十年,你跟我说莫欺少年穷污蔑我禽兽师妹,我认罪你们又哭啥?九个绝色嫂子要嫁给我
成道天书 鸿书 - 成道天书txt下载 -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 - 成道天书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