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有的时候比暴力还要厉害。
朱常洛从来到南洋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
想要这片土地上的汉家儿郎们永远都对故土有着归属感,就必须重视宗教的传播,以及自身的信仰。
可能发展到一百年后,这第一批移民的百姓全都去世了。
他们的孩子,甚至都没有回过大明。
但,提及故土,他们依然热泪盈眶……这才是朱常洛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朱常洛在这里修建了可能是这个世界最大的道观。
并且,臣子们也没有一个跳出来反对。
在大明的人没有到来之前,这里信仰非常杂乱,印度教,佛教都有,可自从大明朝来了之后,主流的印度教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朱常洛来了后,佛教也开始慢慢销声匿迹。
南洋的发展是迅速地。
朱常洛在里面有着些许功劳,但他也清楚,自己的功劳是微不足道的,还远远不到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人生。
之所以,西洋教义会在这片土地上存在,那是因为,他们要与西方保持正常的通商关系……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朱常洛在三清观待到了傍晚,随后又在亲卫的保护下,乘坐马车,返回南洋城。
走在回王府的青石官道上,两侧是广袤的农田。
晚稻正值生长期,绿油油的禾苗在晚风中如波浪般起伏,一直蔓延到远方的山脚下。
朱常洛朝着马车外看去,田间,仍有不少农人在辛勤劳作。
他们大多穿着汉家百姓的短打衣衫,皮肤被热带阳光晒得黝黑,但精神头却很好……
看着这阡陌纵横、稼穑繁忙的景象,心中那份因西洋教士带来的些许不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踏实与欣慰。
华夏的根须,正深深扎入这片曾经陌生的土地。
行至一处岔路口,这里形成了一小片市集,虽已近黄昏,仍有些许人气。
几个约莫五六岁的汉家孩童,正蹲在路边的土堆旁,用树枝认真地划拉着什么,似乎在玩着过家家的游戏,发出清脆的笑声。
他们穿着虽也是布衣,但浆洗得干净,小脸胖乎乎的,显得健康而活泼。
朱常洛看到这几个孩子,让马车停下,随后他下了马车,贴身护卫,一个长得非常强壮的汉子,靠近朱常洛低声道:“殿下,您……”
朱常洛摆了摆手,示意亲卫不必紧张,自己缓步走了过去,弯下腰,和颜悦色地问道:“娃娃们,在玩什么呢?”
孩子们起初有些怯生,但见这位衣着华贵的大人物态度温和,一个胆子稍大的男孩仰起脸,奶声奶气地说:“回大人话,我们在分田地哩!我当康王爷,给他们分地种稻谷!”
他手中拿着一个小木片,当作令箭,指点着地上划出的格子。
朱常洛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畅快地笑了起来:“好,好,当好你的‘康王爷’,要公平分地,让大家都吃饱饭。”
看着这些无忧无虑、在此地生根发芽的汉家幼苗,朱常洛的思绪却如同被牵动的风筝线,倏地飘向了万里之外。
他的笑容渐渐染上了一层深沉的思念与淡淡的忧郁。
由检在身边承欢膝下固然欣慰,可那个留在紫禁城中的长子由校呢?
他如今多高了?
模样变了吗?
是否也如这些孩童般天真烂漫?
他可有机会……在父皇面前,这般无拘无束地玩耍?
父皇那个不苟言笑的威严模样,想必,我的由校会被培养成老六那样腹黑的人……无拘无束的玩耍,是不可能的。
朱常洛又陪着几个孩童说了会话,直到他们的爹娘将其喊回家吃饭,这才重新坐上等候的马车,他靠在柔软的垫子上,微微闭上眼……
思念最终化作了一丝淡淡怅惘的叹息。
马车辘辘,载着这位海外亲王,向着他的王城,缓缓驶去……
而朱常洛的思念,如同南洋与北京之间迁徙的候鸟,穿越重洋,落在了西苑的草坪上……
几乎在同一片夕阳的余晖下,北京的西苑却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气候凉爽,草木苍翠,楼台亭阁掩映其间。
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兴奋地围着一匹特意为他挑选的、性格温顺的矮种蒙古马打转,小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马儿光滑的鬃毛。
正是皇长孙朱由校。
而在不远处的草地上,用坚固木栏围起了一块区域,里面几只形态奇特的动物正蹦蹦跳跳。
那是来自“皇明洲”的袋鼠。
朱由校一会儿看看小马,一会儿又被袋鼠那独特的跳跃方式吸引,大眼睛里满是好奇与兴奋。
“皇爷爷!皇爷爷!您看,马儿喜欢我摸它!”
朱由校回头,朝着不远处凉亭下安然端坐的朱翊钧喊道:“还有那个大老鼠,它跳得好高呀!它肚子上的袋子真的能装小老鼠吗?”
朱翊钧手持一盏清茶,看着孙儿活泼可爱的模样,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近乎寻常老翁般的慈祥笑容,那平日里深邃威严的眼眸,此刻弯成了月牙,里面盛满了宠溺。
他放下茶杯,朝着孙儿招招手:“校儿,过来,到皇爷爷这儿来。”
朱由校听到皇爷爷召唤,当下便小跑着过去。
身旁的几个随从赶忙跟上,仔细小心着,生怕小殿下一不小心摔倒了。
直到朱由校跑到了朱翊钧的身边,几个随从才堪堪停下。
而朱翊钧看着自己的乖孙儿满头是汗,拿起了放在一旁的锦帕,给朱由校擦额头的汗:“那不是大老鼠,叫袋鼠,是海外很远很远的地方才有的珍兽。”
“等校儿再长大些,皇爷爷教你骑马,比那袋鼠跳得还高,跑的还快,好不好?”
“真的吗?皇爷爷不许骗人!”
“君无戏言。”朱翊钧笑着……而后忽然想起了自己大儿子的那件事情。
“你父王当年第一次见到袋鼠的时候,看热闹心切,靠的太近了,还被这个袋鼠打了一拳呢……”
“真的吗,我父王真是个大笨蛋……”
“你父王确实是个大笨蛋……”说着,朱翊钧又笑了。
朱由校嘴中的大笨蛋,那是真的大笨蛋。
朱翊钧嘴中的大笨蛋,却只是一个父亲对儿子亲昵的称呼,他儿子才不笨呢……很聪明……
西苑的微风拂过,带来花草的清香,也带来了孩童银铃般的笑声和帝王难得一见的、开怀的笑声……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