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背后的真相,宋安在经过短暂的复杂心绪调整后,迅速做出了决策。他决定亲自出面,与这些态度发生巨变的巨头们进行下一轮的“合作洽谈”。他要亲自掂量一下,这份因父亲干预而带来的“强势”,究竟能用到什么程度,又能为深蓝争取到怎样的未来。
第一站,选择了与巨硬公司。
会面地点安排在深蓝总部一间极具现代感的会议室。巨硬方面,此前与霍桑接洽的那位副总裁亲自带队,阵容庞大,姿态放得极低。
然而,当宋安带着霍桑及核心团队步入会议室时,对方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站起身,那份恭敬,已然超出了对等商业伙伴的范畴。
寒暄过后,宋安没有绕圈子,直接抛出了深蓝的条件清单。这份清单,是在霍桑之前收到的“优厚”草案基础上,又往上加了三成码!
Azure算力不仅要成本价,还要求巨硬承诺未来三年内,每年为“盘古”生态预留并扩容不低于30%的专用算力份额。
技术共享方面,要求巨硬开放其视若珍宝的“企业级AI解决方案”底层架构接口,允许“盘古”深度嵌入。
专利交叉授权,深蓝只需开放部分边缘专利,即可获得巨硬核心专利池的永久免费使用权。
这份清单,连坐在宋安旁边的霍桑都感觉脸颊发烫,这已经不是合作,近乎于抢了。
果然,巨硬团队中一位年轻气盛的技术高管,看着清单,脸色越来越难看,终于忍不住,在宋安话音刚落时就脱口而出:“宋总!恕我直言,贵方的条件是否过于……苛刻了?这完全不符合商业对等原则!我们巨硬带着最大的诚意而来,但贵方似乎缺乏相应的尊重!难道就因为……”
他话没说完,但潜台词很明显——难道就因为你有个好爹?
“啪!”
一声清脆响亮的耳光,打断了这位高管的话,也震惊了整个会议室。
动手的,不是宋安,而是带队的巨硬副总裁!他脸色铁青,用一种近乎凶狠的眼神瞪着那个被打懵的下属,厉声呵斥:“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不懂规矩就给我滚出去!”
他转回头,脸上瞬间切换回恭敬甚至带着一丝惶恐的笑容,对宋安躬身道:“宋总,万分抱歉!下属年轻不懂事,胡言乱语,请您千万不要介意!您提出的条件,我们完全理解,也完全接受!这正体现了深蓝技术的前瞻性和‘盘古’生态的巨大价值!我们巨硬,非常荣幸能参与其中,并愿意为此投入必要的资源!”
他几乎是抢过笔,就要在预备好的协议上签字。
宋安看着这一幕,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抬手轻轻拦了一下,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副总裁先生,不必急于一时。
这份清单,只是我们初步的构想。具体的细节,还可以让我们的团队再仔细磋商。毕竟,合作是长期的事,互利共赢才是基础。”
他这话看似给了对方台阶,实则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条件我开了,接不接受是你们的事,但想讨价还价?不好意思,没门。至于“互利共赢”,深蓝的“利”已经摆在台面上了,巨硬的“赢”在于获得了入场券和……安全。
那位副总裁连连点头:“是是是,宋总说得对!细节我们后续一定配合贵司团队完善!”
就这样,双方的合作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面对樱井精密,宋安的条件同样毫不手软。
他要求樱井不仅开放部分核心工厂数据,更要将其下一代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控制系统,完全基于“盘古”架构进行重构,这意味着樱井积累了数十年的控制算法和经验,将很大程度上与“盘古”绑定,未来难以脱离。
此外,宋安还要求,由深蓝主导成立“工业智能联合创新中心”,樱井需投入最先进的实验产线和资深工程师,但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深蓝占七成。
樱井健太郎社长亲自参与了视频会议。听完宋安的条件,这位以严谨和精明着称的日国企业家,脸上没有任何不悦,反而深深鞠躬:
“哈依!宋安阁下高瞻远瞩!能够将樱井的未来与‘盘古’如此深度绑定,是我社的荣幸!开放数据、重构系统、共建创新中心,这些都是提升我社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完全赞同,并将全力配合!知识产权比例,也完全遵从贵方的安排!”
其姿态之低,让步之爽快,让宋安再次深刻感受到了“宋宁儿子”这个身份在此时蕴含的恐怖能量。
拉吉·帕特尔更是热情洋溢,在视频那头手舞足蹈:
“宋安兄弟!你的条件完全没问题!那三个业务板块的干股,我们再加5%!25%!只求独家合作!以后在印国市场,谁想用‘盘古’,必须通过我们星辰系统!咱们兄弟联手,一定能横扫整个南亚次大陆!”
对于这种近乎送上门来的“小弟”,宋安在保持距离的同时,也乐得收下这份“厚礼”,毕竟星辰系统在新兴市场的渠道和影响力,确实对“盘古”的推广有利。
在这种情况下,宋安很快完成了对各大国外公司的合作,自身的资源达到了恐怖的地步。
之前他一直不想动自己父亲那边的人脉,可是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再去解释什么都是假的。完全没有必要。
就算他进行了解释,别人也不会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反而会觉得他又当又立。
接下来的日子,成了深蓝科技的“全球收割时刻”。
宋安的日程表被精确到分钟,一场接一场的视频会议和面对面洽谈紧锣密鼓地进行。他的策略简单而高效:不再进行冗长的试探性谈判,直接由深蓝方面抛出最终合作方案。这些方案无一例外,都沿用了对巨硬和樱井时的风格——条件优厚到近乎苛刻,几乎是在挑战这些行业巨头们所能承受的底线。
面对欧罗巴大陆的老牌工业巨头“克虏伯-曼氏”,宋安要求其开放旗下所有智能工厂的实时数据流,并授权“盘古”对其全球生产线进行深度学习和优化适配,而深蓝仅需支付象征性的数据使用费。
克虏伯-曼氏的cEo,一位以固执和严谨着称的d国老人,在视频会议中沉默了近一分钟,最终推了推眼镜,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宋先生,您的条件……让我们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但是,‘盘古’展现出的优化潜力,以及……嗯,我们相信与深蓝的长期战略价值。我们同意。”
面对南洲的电信与数据寡头“桑托斯集团”,宋安的条件是让其旗下所有数据中心,优先并低价承接“盘古”衍生出的云服务,同时要求桑托斯集团在未来五年内,采购的所有服务器硬件都必须预装并兼容“盘古”的特定模块。
桑托斯集团的掌门人,一位以精明和善于政治投机闻名的大亨,在私人加密频道中只问了宋安一个问题:“宋,这能确保我们在未来的‘新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吗?”
得到宋安肯定的答复后,他大笑起来:“那就没问题!合同随时可以签!”
甚至面对某些在特定领域拥有绝对技术壁垒的、规模较小的“隐形冠军”企业,宋安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
要么接受深蓝的条款,以技术换生存,换一个进入“盘古”生态圈的门票;要么,就面临着在可见的未来被整个生态孤立,甚至被某种“不可抗力”排除出主流市场的风险。
抉择,从未如此简单。
霍桑及其团队从最初的震惊、忐忑,到后来的麻木,再到最后的意气风发。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份份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合作协议以惊人的速度被签署。
会议室里,曾经趾高气扬的对手们变得谦卑有礼;谈判桌上,曾经寸土必争的条款如今被轻易接受。
整个科技界都感受到了这股来自东方的、不容置疑的力量。深蓝科技和“盘古”生态,以前所未有的霸道姿态,在全球科技版图上疯狂扩张。
媒体用“深蓝风暴”来形容这一切,分析师们绞尽脑汁试图解读这违背商业规律的现象,最终只能归结于“盘古”技术那令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以及深蓝管理层那深不可测的背景和手腕。
仅仅数周时间,一张以“盘古”为核心,串联起全球顶尖算力、工业制造、数据网络、尖端应用技术的庞大生态网络,已初具雏形。其整合速度之快,覆盖范围之广,合作条件之倾斜,堪称商业史上的奇迹。
当最后一份重要合作协议签署完毕,宋安独自站在深蓝总部顶楼的办公室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璀璨灯火。
他手中拿着一份内部简报,上面罗列着这一系列“合作”为深蓝带来的具体收益:近乎免费的顶级算力、梦寐以求的技术共享、广阔无边的市场渠道、以及一个个被捆绑在“盘古”战车上的巨头盟友。
成果是辉煌的。
但宋安的脸上却没有太多喜悦。他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并非完全源于深蓝技术本身的绝对优势,更多的是借用了父亲宋宁那无形之手的威慑力。这份“强势”如同借贷来的巨款,好用,却也预示着未来需要偿还的代价。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玻璃上蒙上一层薄雾,模糊了窗外的景象。
“未来……”他低声自语。
用这份借来的“势”,他为深蓝争取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起点和黄金窗口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这短暂的庇护下,疯狂生长,将这份“虚假”的强势,真正转化为深蓝和“盘古”自身不可撼动的实力。
时间,依然紧迫。真正的挑战,或许在风暴平息之后,才会真正到来。
喜欢重生之世界首富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之世界首富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