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首页 >> 大明第一臣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女帝太监最风流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我的美女俏老婆万古神尊九域神皇绿茵王牌少帅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带着淘宝去抗日醉枕江山雪落关山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章 朱元璋的政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个土地政策,从张希孟制定,到李善长质疑,再到贾鲁进谏,终于确定下来。

综合了这三个人的智慧,朱元璋又花了一整夜思索,终于下了决心。

“传令,把所有将士都召集起来,咱要有事情宣布!”

手下人答应去了,朱元璋只是弄了点凉水,洗了一把脸,就精神百倍,迈步走出了帅账。

当他昂首阔步,走上高台的时候,手下文武已经悉数在列。

文官这边,还比较稀少,只有张希孟、贾鲁、李善长三个……虽然数量少,但架不住质量高,张希孟就不用说了,贾鲁是做到了中书左丞的专业官僚,李善长也是在地方多年的老油条。

就这个组合,已经秒杀高邮城的一众小说家了。

再看武将这边,徐达还在怀远盯着彻里不花,汤和负责留守临淮,他们都没在。但是其他的人,也是相当可观。

费聚、花云、吴祯、吴良、陆仲亨,李新材……足有好几十人,排成了长长一队,这些人普遍都是百户,统领一百个人,也算是一个小军头了。

不过讽刺的是,老朱现在的正式官职还是九夫长……本来他救了郭子兴,是要重用的,可他不愿意跟赵均用开战,又把郭子兴给气到了,官职迟迟没下来。

反正朱元璋也不在乎了,他就是这帮人的统帅,当之无愧!

而且朱元璋知道,今天之后,他的地位会更加稳固!无可撼动!

“凡是和元廷有勾结的豪族大户,一律严惩不贷,若是有害民之举,坚决诛杀,并且将家人贬为奴仆!”

朱元璋俯视着所有人,大声宣布!

主张严惩豪族,是张希孟的设想,但是张希孟并没有说家人的问题。在张希孟看来,祸不及家人,而且他也下意识反对奴仆的存在。

可是经过贾鲁的解释,张希孟改变了看法。首先,祸不及家人,有个前提,那就是福也不惠及家人。

但是在大家族普遍存在的古代,显然不现实。

那些豪强为非作歹,霸占田亩,鱼肉百姓,他的小老婆,儿子,亲戚子侄……有谁没有受过好处?甚至他们就是帮凶,一起坐享其成。

既然如此,理应受到惩罚。

这是道理上的,还有一条……那就是有功将士必然要多给田,假如他们家里人手不够用,是租出去,还是怎么办?

要有办法解决。

这时候把一些豪强的家眷,甚至是俘虏,充作奴仆,让他们下地干活。

将士们在前方作战,就不用担心家里,有这些奴仆帮他们耕种,自然没了后顾之忧……如果觉得不妥,大可以在天下太平之后,下令释放奴仆。也可以规定干满五年,就可以获得自由身。

而且慈不掌兵,不能光想着合乎情理,还要看当下的实情!

一句话,要务实!

毫无疑问,张希孟被贾鲁说服了。

其实他早就有自知之明,知道穿越不可能无往不利。否则他也不会一开始就想投靠朱元璋。

只不过从李善长和贾鲁身上,让张希孟觉得自己需要学的还有太多。

他甚至打算把繁杂的事情甩给李善长,他好好向贾鲁请教,争取把这老东西的智慧榨干。

“每到一处,查抄豪族田产,清点荒地,授予普通百姓。每丁三亩口粮田,不用缴纳田赋,归每家所有,不许买卖。凡是家中有人从军,每多一人,多分三亩口粮田。立下战功,另有赏赐。若是从军人数多,缺少青壮,可以申请,派遣劳力,帮着耕种收割!”

老朱铿锵有力的声音,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短暂的沉默之后,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上位英明!上位想得太周到了!”

大家伙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剩下高兴了。

果然不给足了好处,是没人愿意卖命的。

其实现在就看得出来,张希孟最初设计口粮田,是为了保证基本民生,甚至是维持均田大局,防止土地兼并。

但是老朱公布的口粮田,已经变成了先归附的福利。

想逐鹿天下,就不可能没有稳固的基本盘。

在老朱治下,先给你一份不用缴纳田赋的口粮田,有人从军,还给你加倍,就问你动心不?

至于土地的问题,反正可以从大户收缴,荒地也不少,实在不行,还能往外打,抢夺新地盘。

总而言之,这一次分配,是肯定够用的。

等人丁滋长,需要重新分配的时候,估计已经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了……如果顺利打下天下,就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败了,人都死了,也就不是老朱要操心的了。

不过老朱还是留了个后门。

“口粮田之外,剩下的田亩按照人口,平均分给各家,称为流转田……这部分土地,需要缴纳田赋,而且收成越高,田赋越高。每隔十年,要根据人口数量,重新分配一次。”

“再有,在口粮田和流转田之外,还有桑麻田,就是给各家各户,种植桑树,果树,生产丝麻,织布制衣。在咱的治下,要吃得饱,穿得暖!”

很显然,这个桑麻田,就是北魏隋唐的永业田。

黄河泛滥,灾荒不断,流民遍地,可不只是饿死无数人那么简单。

张希孟早就经历过了,野地里的蒿草树皮,都被流民吃光了。

眼下的黄河下游,不光是人活不下去,生态系统也彻底崩溃了……虽然元末还没有生态环保的概念,但是作为治河高手的贾鲁,也指出了这一点。

必须鼓励种树。

桑树也好,果树也好,要让大地尽快绿起来。降低洪水的程度,还能给百姓提供一些烧材。

女人也可以织布纺纱,换取银钱,贴补家用。

男耕女织,这是农业时代的天然分工。

“具体的丈量方式、田赋税率,还有对有功将士的赏赐标准,咱会很快公布……总而言之,大家伙只要放心打仗,咱姓朱的不会亏待大家伙!”

老朱的宣告,简单利落,没有任何虚幻的大饼。

讲话结束,就有人去落实。

打胜仗,抢地盘,杀豪强,分土地……这一套简单粗暴的理论,直接塞进了大家伙的脑袋里,根深蒂固,牢不可摧。

同时被植入将士心中的还有朱元璋三个字!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什么郭大帅的干女婿朱公子,有的只是主公朱元璋!

不要说老朱昔日的部下,包括驴牌寨那些新进归附的,都摩拳擦掌,干劲十足,恨不得立刻就出去打仗!

好在老朱还是冷静的,人多并不一定比人少更强大。

他让手下弟兄加紧训练,厉兵秣马,准备对横涧山的老张下手。又让李善长去落实分田,忙得不亦乐乎。

可即便如此,朱元璋依旧对一件事难以放下,甚至到了着魔的地步……如果不能解开疑惑,他连觉都睡不好。

“张先生,你跟咱说实话,是不是天命在咱的身上?”

“那是自然!”张希孟肯定回答。

朱元璋的呼吸陡然加重。

“那,那位邵康节真的那么神?”

张希孟哈哈一笑,“主公,咱们看看邵康节的第一首梅花诗吧……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主公以为当做何解?”

“这个自然是北宋灭亡,金人抢夺了半壁江山啊!”朱元璋感叹道:“邵康节是北宋的人,他能预见几十年后的北宋灭亡,堪称活神仙!”

张希孟突然摇摇头,“不对,这首诗说的是安史之乱。”

朱元璋皱眉。

张希孟笑道:“叛军攻克长安,千年帝都沦陷。唐明皇虽然返回长安,可杨贵妃到底死在了马嵬坡。自此之后,藩镇割据,山河破碎。至于黄金吗……安禄山是西域人,西方属金,刀兵西来,也是情理之中啊!”

朱元璋突然吸了口冷气,脸色越发精彩起来,疑惑、纠结、释然、苦笑。

邵雍是北宋人,自然不可能预测唐朝,可偏偏张希孟解释的有鼻子有眼。很显然,谶纬之言,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就不言而喻了。

“咱想错了。”朱元璋低下了头,有些失落。

张希孟却正色道:“主公是想错了,天心民心,主公只要像分田一样,爱护百姓,善待黎民,天命就在主公的身上!一个妖人的几首诗,如何算得了天命?”

朱元璋浑身震动,大受震撼,似乎悟到了什么。对张希孟的看法又高了一截。

“只是贾老大人,似乎被你给骗得很惨啊!”朱元璋好笑道。

张希孟摇头,“没事的,我还要跟他读书学本事,老大人会倾囊相赠的。”

朱元璋竟无言以对,老贾也是够可怜的,被人卖了,还要帮着数钱。

不过朱元璋更关心另一件事,“先生要学本事,那军中政务怎么办?”

张希孟笑道:“自然是给李善长了,他可比臣厉害多了。”

朱元璋不高兴了,“他怎么和你比?别看咱听了他的一些话,让他去分田,但是大的方略,咱还是听你的。他李善长想取代你,那是做梦!”

老朱毫不客气,直接把事情点破,谁才是他最倚重的人,不言而喻。

张希孟除了感谢,还能说什么。

实际上他也不可能当甩手掌柜,马氏就要从临淮过来,沐英也在军中,张希孟要安排的事情还多着呢!

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本地大族,沐姓的地主前来拜会,自称是沐英的远房伯父,有要事求见……

喜欢大明第一臣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明第一臣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眼仙医吴北打倒系统!亲吻我的小怪物斗极品,勇摘金,重生八零不做娇妻重生九零辣妻追夫婚心计,老公轻点疼刑侦:罪案真凶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叶君临李子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楚兵玄幻,仙帝也是我弟子报告顾少,你老婆生了王渊李诗涵免费阅读无弹窗顶流死对头竟然在恋爱我!清理员!先菌子,后小人天才小农女:学霸军少宠上瘾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重生之财色天下末日乐园天武神帝云飞扬林雨初
经典收藏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嗜宠悍妃长安烬长月烬明权倾天下,皇帝也怕我三分沙雕网友援北伐崇祯有把枪鱼龙舞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变身席卷文娱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你呀就缺一味药塑晋我只想安静地当赘婿魏逆迁徙的三国城堡南风紧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武英殿大明1642
最近更新北宋第一狠人水浒之往事随风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万浪孤舟,沧海一粟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云起惊鸿客冰临谷玉符传奇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寒门状元路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