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恩当日,寿昌长公主早早入宫,携女叩见太后与皇帝。
皇贵妃叶寒烟和二皇子也在。
比起母后皇太后刚去时,如今二皇子身量已抽得挺拔,眉目却承了赵妃的温雅,只眼底藏一缕与年纪不符的沉静。
他朝寿昌长公主深揖:“姑母放心,侄儿必以礼相待,不敢叫表妹受半分委屈。”
寿昌长公主看着他从小长大,自然是放心他的。
她亲自扶二皇子起身,顺势将女儿的手放入他掌心。
寿昌长公主借御池新荷开的正好,让他们小儿女独自去说话。
两个年轻人独自走了一段路,刚成为安阳王的二皇子先开口:“妹妹,以后若有不习惯,尽管告诉我。”
郡主侧首:“哥哥放心,以后安阳王府是咱们俩的家,我不会和哥哥客气的。”
二皇子点头笑说,“我去王府看过了,后院有临湖小洲,我原想留作书斋,等我开府,先种一坡铃兰,再引两道回廊,春可听雨,夏可赏荷。你还可以请好友上门去玩。”
寿昌长公主见两个小儿女一高一低,临水而立,衣袂被风牵起,像两株刚抽条的柳,轻轻碰在一起又分开。
她正心头一松。
但皇贵妃见她们说的差不多了,便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工部和内府要为安阳王修缮王府,本宫的意思是,要看安阳王和郡主喜好,不如由长公主派人去王府先看样子,亲自修缮成郡主喜欢的样式。”
皇帝见皇贵妃举一反三,不光知道给内库省银子,还能想着花皇姐银子,目光里全是赞许。
而太后呢,她老人家恨不得掩面而去。
皇贵妃没有子嗣操心,还是享乐惯了,一向大方的人。
她能想出这个主意,可见罪魁祸首是谁。
有这样知道在自己儿子身上省钱的皇帝,是朝廷之幸。但生下一个在先帝嫡出一脉抠门的儿子,是圣母皇太后没脸。
待寿昌长公主反应过来,简直无语叹气。且看在皇弟是君,自己是臣的份上,寿昌长公主谢了皇贵妃好意,“您让内府和工部写下定例的花费,支给公主府,少了我添,多了也是我的。”
如此,荣安公主和二皇子的婚事便一前之后办成了。
叶寒烟受封皇贵妃之后,名分既定,陵寝的砖石也提前凿好了她的龛位。
她安安稳稳地享了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富贵。
晨起有六尚局女官跪叩问安,午后在内库翻阅账册,夜里御前陪坐,还要孝顺太后、关心宫妃、照顾皇嗣,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虚了。
如今该成婚的都完事了。
她便迫不及待、自然而然的病重而亡。
那日天色阴沉,桃灼殿外新换的绡纱灯笼尚未褪色。
皇帝下朝便来,刚踏入殿门,却见御榻前帷帐低垂,太医伏地叩首。
朱维桢脚下踉跄,几乎站不稳,却还是走到榻前,见叶寒烟眉眼安然,唇上一点胭脂,仿佛只是睡过去。
再一次看着她死亡,皇帝痛心疾首,声音哽咽,“朕许你皇贵妃,是让你长伴,不是让你先走。”
却终究无人应答。
但皇帝的悲痛需要宣泄。
叶寒烟没有子嗣,亦无显赫外家可倚仗。若仅以皇贵妃之号下葬,将来史书上不过寥寥一句“某年某月,皇贵妃叶氏薨”。皇帝不忍如此待她,更不愿如此待她。
想到爱妃生前最爱的便是位份。于是,丧礼第三日,皇帝亲笔拟诏:
“皇贵妃叶氏,性秉温恭,德符婉懿,侍奉朕躬,贤声素着。今忽薨逝,朕心悼切,特追封为皇后,礼祔葬皇陵。其号曰端荣,示端庄仁恕、荣曜永光。令太子、荣乐公主率诸皇嗣成服送灵,以全孝思。”
此诏一出,礼部、翰林院面面相觑,却无人谏阻。
皇后之位,关乎外戚、关乎储位、关乎朝局。
而一个无子、无家势的皇后,不过是皇帝私心里的补偿,于庙堂毫无妨碍。
于是,金册宝玺迅速铸就,百官素服行礼,一切仪制与元后同。
灵柩抬出内宫那天,细雨霏霏。
太子捧灵,荣乐公主奠帛,诸王、诸妃、皇孙排班甬道,哭声震天。
内侍跪报:“吉时已至,请皇后金棺移往陵寝。”
黄缎灵舆在御林军护卫下缓缓出宫,皇帝立于城楼,目送其远去,雨水与泪俱下,却无人敢抬头窥视天颜。
等到端荣皇后七七忌礼过后。
圣母皇太后有点怀疑皇帝克妻,她不愿催皇帝再立一个继后,坐实了猜想,便暗示皇帝说,“两后皆亡,东宫已立,不必再着急立后。”
皇帝听懂了亲娘暗示之意,但他前世有能成太后的继后,知道自己不克妻。便故意和太后作对说,“后宫岂可无主事之人?”
但后宫两位贵妃,端贵妃所出六皇子年纪比太子大。
且看在皇后是他发妻,还有坤宁宫三个孩子丧母,皇帝也不愿给他们添堵。抬举端贵妃,让太子多一个身份特别的兄长。
皇帝抬眼望向永安宫,云贵妃同样出身一般,性格柔慎,在后宫一向和气。
最重要的是,她可能和自己有一样运道,带着前世记忆,两世为人。
她还有一个皇子傍身。
嗯,最好还是按住不让她出头的好。
皇帝刚想了几个无子嫔妃。
却不想以为皇帝还有立后之心的太后为了断继后之路,果断做了决断。
太后在康宁宫颁下懿旨,抬举了膝下有儿有女的云贵妃,“永安宫云贵妃,温恭懋着,谦俭持躬,久侍宫闱,贤声素洽。今端荣皇后新逝,六宫不可无主。特晋云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赐金宝金册,位同副后。其号不变,仍称云皇贵妃,以别尊号。”
皇帝闻旨而无言捂头,为了将按住云皇贵妃的心思进行到底,他将手放下时,脸上全是悲痛,“端荣皇后去世。朕悲痛不复以往,放言终身不再立后,皇太后慈谕,朕为人子,不敢不从。但本朝自此以后,封坤宁宫,待太子登基之后再启。”
但这对云皇贵妃来说,被断的封后之路并不是打击。
从前世丧子惨死,到今日皇帝后宫摄宫务第一人。
她简直太满意了。
喜欢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