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测字天师

万里秋风

首页 >> 大明测字天师 >> 大明测字天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塑晋闯旗我是关陇老秦人美漫丧钟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山水行记捡个王爷来种田南风紧沙雕网友援北伐天风
大明测字天师 万里秋风 - 大明测字天师全文阅读 - 大明测字天师txt下载 - 大明测字天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零四章 靖难之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严格来说,削藩并不能算是个馊主意,因为朱棣同志造反成功,上台之后,削藩削得比大侄子还狠呢。

永乐大帝胡萝卜加大棒,一套组合拳,把各位藩王削得抱着脑袋挨锤,直接从藩王守大明,削成了大明养猪场。

所以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执行能力,好主意也会变成馊主意,例如朱允炆的削藩。

而有了良好的执行能力,馊主意都可能变成好主意,例如霍去病,听了向导的馊主意迷路了,都能将错就错摸到匈奴的老窝,把悲催的事变成大功劳。

靖难之役,在历史上实在太有名了,大家想必也看过很多次了,这里就不多水了,只说与眼下萧风话题相关的部分。

关于靖难之役的合理性,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以为朱棣起兵造反肯定是不占理的,但其实他还真的是师出有名。

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之后,最担心的一件事儿就是有人惦记着他老朱家的大明,搞不好会被不姓朱的人抢走。

这也不怪老朱担心,毕竟历史上出过曹丕,也出过司马懿,出过许许多多这样的风流人物和下流事迹。

所以老朱想了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子孙们到各地封王,并且给他们配备兵马,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战斗力。

这叫什么,这叫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老朱家的蛋放在全国各地,哪个权臣有本事能一下全打碎?

想想看,如果当初曹操的子孙们在大魏朝的全国各地有好几十个,每个手里都有兵马,司马家的人敢动手吗?

而且这些王爷们,可不光是防范权臣谋逆的,他们的兵马本身也是守卫边关的重要力量,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也有官员劝过朱元璋,说藩王们的封地太大,兵马太多,搞不好会出乱子,建议他削藩。

这位有识之士是山西平遥的一个训导官,叫叶伯巨。老叶忘了官场上的一个常识,就是当多大官儿,操多大心。

老叶的官不大,操的心不小,而且还是直接指责了老朱最引以为傲的天才主意,老朱勃然大怒,直接把他关进大牢,一直关死了。

多年以后的靖难之役,可能让人们觉得老朱不听老叶言,吃亏在眼前,可人们其实没想到一个问题。

朱元璋是什么人?他从一个要饭的乞丐,一直当到皇帝,他的心眼儿,会比任何人少吗?

别人都能看到的问题,他会看不到吗?凡是这么想的人,一定是根本就不了解朱元璋。

就像现在震惊的老拐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不可能的,宁王谋反,被抓捕回京,街头凌迟。你说他们是宁王的孩子,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而同样震惊的嘉靖就没有开口质问,因为他也姓朱,他很了解姓老朱家人的想法。

朱元璋宁可给当皇帝的子孙留下藩王作乱的隐患,也不愿削藩,就是因为他关注的重点不在于哪个姓朱的当皇帝。

朱棣杀了朱允炆,或是朱允炆杀了朱棣,都不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事儿。重点在于,皇位上坐着的人,姓朱。

宁王谋反,被武宗凌迟。但宁王起兵谋反,就和当年的朱棣一样,未必就师出无名,只是朱棣赢了,他败了而已。

当然,为了不让朱允炆被叔叔们欺负,朱元璋还是做了一些防范措施的,给藩王政策打了几个补丁。

例如亲王的兵马不得超出限定数量,亲王之间不许互相来往,非召不得出封地,否则以谋反论,天下共击之。

看看,这补丁打的,简直是补丁摞补丁,八零后出生的,估计都没见过有这么多补丁的衣服!

按理说有了朱元璋打的这么多补丁,朱棣要想起兵谋反,兵马肯定不够,而且肯定没人支持,还会被天下共击之。

可事实上,朱棣最后不但凑出了十万大军,也并没有被天下人共击之,从头到尾,很多人都在观望。

这个奇葩的结果,其实来自于朱元璋打的另一个补丁——王爷们拥有靖难的权利。

朱元璋既然对藩王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防司马家族的粉丝,那么他自然不会让分散在各地的这些鸡蛋毫无作为。

所以,他在给藩王政策打的那么多补丁上面,又加了一个补丁,并宣布这个补丁的优先级高于之前的补丁。

若是朝中出现司马家一类的奸佞权臣,威胁到了老朱家的皇帝,那么各地的王爷有权起兵靖难。

这样虽然有可能逼得奸佞权臣狗急跳墙,打碎老朱家的皇帝这个大鸡蛋,但无所谓,外面还有那么多鸡蛋等着上位呢,最后皇位上的鸡蛋仍然姓朱!

然而朱元璋又担心这一条规定被子孙们利用来作乱(事实证明他想得没错),赶紧又打了个补丁。

靖难不能随便靖,必须皇帝召唤才行。而且靖难成功,铲除奸臣后藩王要在五日之内离京,不能赖着不走!

事实证明,老朱同志最后打的这个补丁,实在是不太结实,以至于最后终于没能盖住其他的补丁。

朱棣利用了靖难这个补丁,宣称建文帝身边的齐泰、黄子澄是奸臣,建文帝已经被蛊惑控制,十分危险。

所以自己作为老朱家的子孙,要挺身而出,清君侧,靖国难,为了老朱家的利益而奋斗!

至于最后的那个补丁,朱棣十分清楚老爹最后的针线活已经不行了,随便扯扯就扯掉了。

皇帝当然召唤我了,他给我发的是密诏!什么?你们想看?来吧,来我军营里,我给你看,你要不敢来就别废话了。

什么,公开出来给大家看吗?这年头又没有投影仪,我手里这一小块布,我就是拿根旗杆挂起来,你能看得见上面写的是啥字吗?

靖难成功后五天离京吗?没问题啊,你先让我进京靖难,然后我保证五天之后就走,谁不走谁是孙子!

朱元璋大概也没想到,他自己最后打的那个补丁形同虚设。估计是他想的实在太复杂了,补丁打得太多,自己叠bUFF都叠晕了。

请注意,上面说的这些,看似很水,其实跟下面的水……下面的事儿关系很大,属于不得不水。

朱棣起兵靖难之后,发现了两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每一个都可能会要了他的命。

第一个是他的兵马不够。虽然他悄咪咪地准备了好多年了,但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像监考老师还在,他的动作是不敢太明显的。

第二个是他的屁股后面还有敌人。他和朱允炆开战,是从北京往南京打,脸朝西南,屁股冲着东北。

而宁王的赤峰地区,就在他的东北方屁股后面,如果宁王认为他是在谋逆作乱,响应老朱打的其中一个补丁,天下共击之,则自己的后方会极其危险。

其实换一个人在他屁股后面,朱棣都不会这么惊慌,因为并不是每个藩王都能对他的屁股造成威胁,那得足够硬才行。

可宁王朱权偏偏就是个够硬的藩王,他也曾冲锋沙场,指挥大军。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所有藩王里,他的实力仅次于朱棣。

由于地处与蒙古作战的第一线,朱棣和朱权不但有自己的王府亲兵,还能指挥边军。

这些边军按防线地段划分开,朱棣能管其中的十万人,朱权能管其中的八万人。

虽说这些边军还有统兵将军管辖,不可能都跟着朱棣起兵造反,但这些毕竟都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

朱棣深刻地明白,他要想成功,必须得到朱权手中的兵马,这样一来,他不但解除了屁股后面的威胁,还能获得足够的军队。

但朱棣是肯定不会去攻打宁王的,道理很简单,就算他能打败宁王,也是得不偿失。

因为一旦和宁王开战,其他藩王就会对他心生警惕,搞不好就会站到朝廷的一边,那就糟糕透顶了。

而且宁王也很能打,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剩下的兵力可能都挡不住朝廷大军的一次征讨了。

于是,朱棣在和朝廷打了几仗之后,假装兵败,带着军队来到了宁王的地盘儿,将军队埋伏在城外。

然后朱棣单骑入城,估计还给自己化了化妆,搞得十分凄惨,一见宁王就放声大哭。

“兄弟啊,四哥我走投无路了!大侄子削藩削到我头上来了!

我刚犹豫一下,都没敢说不行,他就派兵打我来了。你说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现在我被打败了,燕京也马上要沦陷了,我只好逃到你这里避难来了。

兄弟你兵强马壮,在大侄子的眼里还能有几分面子。四哥我求求你,帮我写个谢罪的折子吧。

我也不求还能当王爷,只要大侄子能放过我全家性命,我也就知足了。到时候我全家就靠兄弟你了。

我相信有兄弟你在,总不会让我们全家露宿街头,冻饿而死的。毕竟当年在应天府上学时,我可没少帮你打架呀!”

朱棣一番情真意切的哭诉,让宁王朱权心里也很不好受,想起了两人从小到大撒尿和泥的情分。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就在朱棣来之前不久,大侄子朱允炆还为朱棣送出了神助攻,让朱棣最终成功射门得分了。

「兄弟们加把劲,精神点,别丢份!投票催更!」

喜欢大明测字天师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明测字天师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超级天狱邪帝毒妃:神医大小姐云和景明八零:锦鲤娇妻逆袭后带崽暴富了重生在被杀妻证道之前冠军之心臣服重生后,系统助我C位出道铠甲:这个地虎铠甲太残暴了边缘特工团宠锦鲤小福宝,旺家旺夫旺全村读我心声,全家被迫洗白出马仙的自述美食:我的深夜食堂可能不太科学灭国后,长公主成了全国首富都重生了,谁还和你纠缠不清不灭狼皇跳楼陪葬后:我解脱了,他后悔了末世,横行大权在握:从办事员开始
经典收藏富婆启动计划策马大明逐寇枭起传汉官之陈魏逆我真不想当皇帝啊闯旗南朝第一赘婿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侠唐王爷太坏,王妃太怪穿越酋长被退婚,岳父还要打上门大明最狠总兵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三国之帝国文明穿越大秦:开局大泽乡见狐妖逍遥小里正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大明1642
最近更新从县令到称帝!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世子无双我的桃花朵朵红无敌世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是,陛下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三国:曹魏谋士,胜天半子佛缘盛世耀明章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一穿越就成断案高手重生三国,家兄孟德东方船说红楼之贾家潜龙
大明测字天师 万里秋风 - 大明测字天师txt下载 - 大明测字天师最新章节 - 大明测字天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