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曹昂彻底麻了!
选择朱温?此人能从底层爬上帝位,能力毋庸置疑,但其狡诈残暴、寡恩薄义也是出了名的。让他出来,恐怕会立刻成为比安禄山更可怕的割据势力,甚至可能提前上演五代十国的乱局,到时候局面将彻底失控。
选择吴三桂?此人勇武善战,统兵能力不俗,但“冲冠一怒为红颜”以及后来起兵反清,都说明了其性格中的冲动和反复。他能为了私利引清兵入关,自然也可能为了其他利益背叛任何人。初始忠诚度,在这种人身上能有多大约束力?
“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良将吗?!”曹昂在心中哀嚎。他感觉自己像是在两个即将爆炸的炸药包之间做选择,无论选哪个,都可能炸伤自己,甚至炸毁整个棋局。
巨大的压力和纠结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他回想起李响那稳坐冀州、翻云覆雨的姿态,以及安禄山在河东掀起的腥风血雨。一股强烈的羡慕、不甘和破釜沉舟的念头涌上心头。
“李响势大难制,安禄山凶残难驯……若没有一个足够强大、但又不像朱温那样有称帝野心的军阀去牵制他们,我曹氏将永无宁日,更别提发展壮大了……”
他的目光在朱温和吴三桂的名字上来回扫视。
朱温的破坏力太强,野心太大,如同猛虎,难以驾驭,稍有不慎就可能反噬其主。
而吴三桂,虽然反复,但至少在其前期,还是以明朝将领的身份活动,相对而言,或许……或许更容易在初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利用?他的军事才能是实打实的,……
“系统……我选择……吴三桂!”
最终,曹昂咬着牙,做出了这个艰难且充满风险的决定。他选择了相对破坏力可控一些,且军事能力突出的吴三桂,他相信他老爹曹操,应该有这个能力压制吴三桂。
【选择确认!吴三桂即将出现在宿主五百米范围内,身份信息已合理化,初始忠诚度80。】
【朱温将随机出现在宿主两百里范围内,初始忠诚度60。】
提示音刚落,曹昂便隐约听到前院方向传来一阵中气十足的通报声,似乎是一位落魄的武官前来投奔。
曹昂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仿佛虚脱般靠在椅背上,小脸上满是疲惫与后怕。
选择吴三桂,也是有些隐患,但他此刻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
“吴三桂……望你此时尚存的‘忠勇’,能为我曹氏所用,助我父亲在这乱世中稳脚跟……”他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了不确定。
而被“放生”的朱温,这个终结了大唐的狠人,又将流落至何方?
是否会像安禄山一样,在某个角落悄然种下颠覆的种子?
未来的天下,因为这两个新出现的、同样不安分的灵魂,注定将更加波诡云谲,杀机四伏。
曹昂不知道,他今天的这个选择,将会在未来掀起怎样的波澜。
他只知道,在这盘越来越复杂的乱世棋局中,他必须咬牙走下去,哪怕每一步都踏在悬崖边缘。
………
洛阳,南宫,西园。
刘宏斜倚在铺着锦缎的软榻上,神色恹恹。
几名身姿曼妙的宫女正小心翼翼地为他捶腿揉肩,一旁的小宦官手持羽扇,轻轻扇动,带来些许凉意。
曹正淳则垂手侍立在侧,目光低垂,不知在想些什么。
尽管曹正淳官复原职,那美妙的“仙境”得以重临,但北疆的纷扰和河东突如其来的血案,像两片沉重的乌云笼罩在刘宏心头,让刘宏即便是身处这极乐幻境之后,也难有真正的畅快。
“陛下,冀州牧,神武侯,八百里加急奏疏!”一名小黄门捧着密封的漆盒,快步走入园中,跪地呈上。
“神武侯八百里加急?”刘宏微微皱眉,示意曹正淳接过。
曹正淳熟练地打开漆盒,取出奏疏,快速浏览一遍,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双手奉给刘宏。
“陛下,李侯爷此番奏报,所言之事,颇为急切。”
刘宏接过,懒洋洋地展开。起初尚有些不以为意,但看着看着,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一些。
奏疏中,李响以极其严肃甚至堪称郑重的语气,详细分析了安禄山此人的危险性。
不仅再次强调了其攻破卫氏、屠戮嫡系、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更着重指出其汉匈混血的身份、狡诈多智的性格以及吞并白波军后展现出的统兵能力。
李响断言,此獠绝非普通流寇,若放任不管,必成心腹大患,其威胁甚至可能超过寻常的边患。
最后,李响强烈建议朝廷立即调集重兵,委任得力大将,不惜代价,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扑灭于萌芽状态,绝不可因其出身低微或目前势力尚“小”而轻视。
“这神武侯之言……”刘宏放下奏疏,手指敲着榻沿,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与凝重并存的神色,“对此贼评价竟如此之高?言辞之急切,朕还是头一次见。莫非这安禄山,真有何特异之处?”
刘宏印象中的李响,无论是面对鲜卑单于还是百万黄巾,向来是沉稳自信,谋定后动,何曾有过如此“如临大敌”般的郑重告诫?
曹正淳察言观色,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冀州牧久经战阵,目光如炬。他既如此说,想必是探查到了某些非同寻常之处。老奴也觉得,这安禄山起势迅猛,手段狠辣,兼有胡汉背景,若真让其成了气候,恐非河东一郡之祸。”
刘宏沉默了片刻,心中的那点侥幸和轻视被李响这封异常郑重的奏疏彻底驱散不少。他挥退了宫女,站起身,沉声道:“传旨,即刻召三公、大将军、司隶校尉及在京秩比二千石以上官员,承德殿议事!”
……
承德殿内,气氛肃穆。
刘宏将李响的奏疏传阅下去,待众臣看完,他才开口,:“河东安禄山之事,冀州牧李响已有明断。此獠不除,朕心难安!诸卿议一议,该如何剿灭此贼?当派何人为将?调拨多少兵马?”
话音刚落,尚书令马日磾便率先出列:“陛下,安禄山凶顽,盘踞白波谷,地势险要,兼有万余亡命之徒,不可小觑。臣以为,当派一员久经沙场、威望素着之大将统兵。司隶校尉皇甫嵩,老成持重,且平定黄巾有功,可当此任!”
大将军何进闻言,微微皱眉。皇甫嵩并非他这一系的人马。
然而,未等何进开口,又有人出列,却是光禄大夫杨彪:“陛下,皇甫将军自是良选。不过,如今洛阳军中,亦不乏猛将。譬如卫尉李嗣业,或李道宗、李光弼,皆随神武侯征战四方,勇猛无匹。若派他们领兵,以其善战之能,剿灭区区流寇,必是手到擒来!”
杨彪此言一出,殿内不少官员暗暗点头。
李氏诸将的勇武,早已传遍朝野,由他们出战,胜算自是极大。
但就在这时,司空袁逢缓缓出列,朗声道:“陛下,老臣以为,杨大夫所言,虽有道理,但未必是最佳之选。”
齐刷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袁逢身上。
袁逢不慌不忙,继续说道:“李嗣业将军需镇守宫禁,职责重大,不宜轻动。李道宗、李光弼等将,固然勇猛,然其终究出身陇西李氏。如今北疆甫定,李氏一门已掌幽、冀、并诸多兵权,若再令李氏将领兵入司隶剿匪,而不用其他将领,恐……恐权势过重,非国家之福啊陛下!”
袁逢这话说得含蓄,但殿内都是人精,岂能听不出其中的意味?这是在提醒刘宏,要防范李氏尾大不掉!
刘宏的眼神瞬间闪烁了一下。袁逢的话,正好戳中了他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神经。他对李响既依赖又猜忌的矛盾心理,再次被勾动。
袁逢察言观色,知道火候已到,立刻抛出了自己的人选:“老臣举荐一人——北军中侯刘宇!”
“刘中侯乃汉室宗亲,昌邑王之后,对陛下、对汉室忠心耿耿!此前随神武侯征战异族、讨伐黄巾,亦立下汗马功劳,弓马娴熟,通晓兵事。更兼其年轻有为,正需历练。陛下何不委以重任宗亲大将,令其率领北军精锐出征?既可剿灭匪患,亦可彰显陛下重用宗亲、唯才是举之圣意!”
喜欢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