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翻身上马,继续向南前行,一路上,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有的村镇外,商盟的伙计正在修缮道路,百姓们自发地拿着工具帮忙。有的市集里,商盟的肥皂、布帛摊位前挤满了人,大家争相购买,脸上满是欣喜。
“这神武侯,倒真是有本事,那么多豪强、世家、商贾配合,似乎还从这商盟得到了好处。”蔡邕低声感叹,对李响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
数日后,队伍终于抵达邺城。
州牧府内。
李响正与甄逸、糜竺商议商盟扩展草原商路的事宜,忽闻亲卫来报:“侯爷,蔡中郎从幽州回来了,现已到城外!”
李响眼前一亮,当即起身:“快,备马车。通知蔡姑娘!”
后院的蔡琰听闻消息,连忙快步与李响汇合,脸上满是期待与紧张,轻声道:“侯爷,父亲他……会不会怪我擅自跟你前来冀州?”
李响握住她的手,笑道:“放心,蔡伯父是明事理的人,再说,还有陛下的赐婚圣旨,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两人刚到城门口,便看到了蔡邕的队伍。
蔡邕也一眼认出了他们,催马迎了上来。
“父亲!”蔡琰眼眶一红,扑到蔡邕面前。
蔡邕看着女儿,又看了看身旁的李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昭姬,你瘦了些,不过气色倒还好。”他转而对李响拱手说道:
“神武侯,老夫多谢你照看小女。”
“蔡伯父客气了。”李响回礼笑道:“您能平安归来,才是大喜之事。一路辛苦,先随我回府歇息。”
回到州牧府,李响设宴为蔡邕接风。
席间,蔡邕谈及沿途所见,对李响赞不绝口:“神武侯,你在冀州的举措真是令人钦佩。老夫一路走来,见百姓们买平价粮、用便宜盐,街头还有商盟施粥,这等善政,便是文景之治时也不多见啊!”
李响笑道:“蔡伯父过誉了。冀州刚遭战乱,百姓困苦,我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这商盟能顺利运转,也多亏了甄、糜两家和冀州世家的支持。”
蔡邕摇摇头:“话虽如此,可若非你有这份心,又有这般魄力,也难成此事。你不仅是能平定天下的大将军,更是能安定一方的好州牧啊。”
酒过三巡,李响取出天子赐婚的圣旨,对蔡邕道:
“蔡伯父,还有一事要告知您。陛下已下旨,赐婚我与昭姬,不知您意下如何?”
李响说完,目光笑着看着蔡邕,心中却有期待。
在李响规划中,蔡琰可是他的夫人。
蔡琰闻言,脸颊顿时绯红,低下头不敢看父亲。
蔡邕接过圣旨,仔细看了一遍,脸上才露出笑容:
“陛下赐婚,乃是天作之合,老夫自然全力支持。昭姬能嫁与神武侯,是她的福气。”他看向蔡琰,眼中满是笑意,说道:“女儿,你可愿意?”
蔡琰抬起头,看了一眼李响,又看向父亲,轻轻点头:“女儿愿意。”
李响心中大喜,举起酒杯:“蔡伯父,今日既是接风宴,也是定亲宴,我敬您一杯!”
蔡邕笑着举杯:“好,老夫也敬你一杯。往后你我便是一家人,还望你好好待昭姬。”
“伯父放心,我定不会辜负昭姬。”李响郑重应道。
宴席上,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蔡邕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他本以为自己被贬幽州,女儿会无人照料,却没想到李响不仅对女儿悉心呵护,还在冀州打开了局面,是冀州牧,一个封疆大吏。
如此女婿,让蔡邕心中大为开心,当即喝了不少酒水。
蔡邕隐隐觉得,女儿跟着李响,定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而这冀州,乃至整个大汉的未来,或许都会因眼前自己这个好女婿改变。
喜欢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