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首页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业天子君陌种田记三国之帝心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逍遥三公子真无为大唐万户侯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山贼诸侯三国之小兵传奇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章 皇子慈煊,民心向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肇庆城丽谯楼内的院落里,行宫中的宫女和内侍已经忙活了好几天。

朱由榔登基后,并没有像之前南京的弘光一样,大肆搞什么“选秀”,扩招宫人,相反,将大量原本桂王府的宫人内侍都遣散了,只留下不到四十名宫女和二十多个内侍用来照顾太后、皇后和两名后妃。

为了照顾怀孕的皇后王芷,朱由榔才不得不在广东招募了几名经验丰富的弄婆和女医。

明朝是有女医生的,因为这个年代女性如果患有妇科疾病,往往难以对一般大夫启齿,所以一些出身医家的女性便以专门为富贵人家女性看诊为业。最出名的便是明中期的女性名医谈允贤,她甚至还专门着作了一本妇科专着,称为《女医杂言》。

好在生产过程有惊无险,胎位也正常,这年头妇女生产死亡率奇高,可以说是在鬼门关过一遭,能够顺利分娩,也算是老天爷保佑了。

尤其当得知是个男孩时,太后马氏欣喜万分,倒不是重男轻女的问题,而是说对于朱由榔这个刚干了一年的新皇帝而言,一位继承人实在是太重要了。

当初朱由榔打算御驾亲征时,为啥一堆大臣官员要死要活,就是因为国家无本、天子无储啊!对这一点,那些经历过天启、崇祯、弘光几朝的旧臣们体会最为深刻。

当初北京失陷后,南京这边却因为继承人问题闹成一锅粥,其中当然也有嘉靖、万历以来党争遗留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崇祯皇帝的儿子没能逃出来。

但凡崇祯能提前把一个儿子送到南京,什么江北四镇、东林阉党,争立储君、互不买账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太子乃国本也。

朱由榔同样欣喜万分,这还是他两世为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血脉,第一次体验到当父亲的感觉。当然,作为一个已经逐渐成熟的“政治生物”,他也高兴于这个孩子对自己皇权稳固所带来的极大正面效应。

毕竟这具身体的主人已经二十四岁了,按照这个时代的一般看法,孩子都该打酱油了,可自己却还没有子嗣,很难不让大臣们犯嘀咕。表现在具体事务上,便是朝中依旧会让隆武的弟弟朱聿奥留在广州不得外出,并且许多人在对待吴王朱以海的问题上也比较暧昧。说到底,万一哪天朱由榔出现不忍言之事了呢?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敢打包票。

而这个孩子的诞生,则向所有抗清士民以及满朝文武、军中将帅宣示,他朱由榔后继有人,即使他过几年说不定哪天不小心挂了,自己提拔和信任的大臣、将领们也会拥护幼主继位,将他的政治主张继续贯彻下去。

故而,为了欢庆皇长子的诞生,瞿式耜提议全城欢庆十日,并大赦天下。

朱由榔虽然高兴,但觉得大赦天下还是免了,作为一名接受过法治教育的后世人,他对这种凭一己好恶就改变国家法度的行为非常不感冒。不过可以颁布特赦旨意,将许多犯有轻罪,和当年前几朝因为政治原因被判流放的罪犯特赦放回,其中更多的意味是表明一种“既往不咎”的态度。毕竟前几代的党争基本上都是笔糊涂账,谁是谁非难以讲清,干脆就此结束,既不追究,也不搞反攻倒算,从此翻篇。

关于孩子的名字,的确让朱由榔有些犯难,以他那糟糕的文学水平,实在是怕丢人,尤其老朱家孩子取名字限制颇多。

首先自己是“由”字辈,那么按照朱元璋给朱棣安排的字辈顺序,儿子应当是“慈”字辈,其次,依照明朝宗室金木水火土那化学周期表式的取名规则,“榔”是木旁,木生火,儿子就得是火字旁。

最终,在征询了瞿式耜和陈子壮等真正饱读诗书的大佬意见后,给自家儿子取名为“朱慈煊”,这个煊字很有来头,李白有诗云“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煊就是显达、兴盛之意,就这个名字的寓意而言,毫无疑问,朱由榔是想将其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

现在不是什么太平时候,他也没闲心像康熙一样去应对啥“九子夺嫡”的屁事,他已经打算好了,只要等这孩子稍长大一点,就直接加封为太子,稳固国本,以免某些有心之人瞎搞事。

在给孩子取名的过程中,朱由榔还重新对明朝的一些风俗制度产生了新认识。一开始,他还担心自己如果给儿子取了个大众的名字,会不会让民间老百姓难以避讳,这是因为后世时,他经常看到一些营销号文章,说什么明朝皇帝姓朱,所以朱元璋下令,民间不准称呼为猪,甚至还不让杀猪、吃猪肉。

这种言论在后世相当一段时间内大行其道,乃至于当时他的父辈们都深信不疑。

但一问瞿式耜才知道,这说法根本就是放屁!

毫不夸张的说,有明一朝,就是历史上最不讲究避讳的朝代。

不仅姓氏不用避讳,就连皇帝的名字都不必避讳!

朱元璋还专门就此发过甚至,言道“二字名不偏讳”,也就是说朱由榔这三个字,除非你非得作死直呼皇帝大名,否则只出现其中任何一个字都不算避讳。

最典型的便是明成祖朱棣,诗经里面有一篇题目就叫做《棠棣》,也没见着让改啊?以至于明朝学者感叹“如文皇御讳,诗文中多犯之”,谁tm追究这个了。

至于所谓避讳猪字的传言实在鬼扯,事实上,只有当年不正经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下旨干过这事,结果圣旨发出不到三个月,就被首辅杨廷和给顶回去了。

恰恰相反,清代的避讳制度才是最严苛的,最典型的便是如康熙名叫玄烨,于是人家《道德经》里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硬是被改成了“元之又元”,雍正叫做胤禛,于是史书里宋太祖赵匡胤硬是被改成了“赵匡允”,还有史书里的各种“胡”、“虏”、“夷”等等游牧民族称呼,都得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令人啼笑皆非。

而在明朝,真要按清朝那种避讳法,或者是后世某些人“明朝不能叫猪,得叫彘,否则要杀头”的智障说法,那当年他朱由榔当年不和崇祯皇帝朱由检犯讳了?怎么既没被砍头,也没有改名啊?

这小子出生的也是时候,还有几天就是元旦了(古代管今天的正月初一春节叫做元旦,清末袁世凯为了引进西方历法,才将元旦这个传统节日从正月初一改为西历的一月一号,反过来把正月初一唤作春节),在宫廷内务用度上一向非常抠门节俭的朱由榔,这回一改往日作风,硬是拿出了几千两银子,让内侍采买定做大量烟火,在肇庆城中鸣放十日,与民同乐。

正值新年,自崇祯以来,在战争的拉锯和阴云之下担惊受怕了多年的百姓第一次迎来了一个值得欢庆的新年,他们不再需要担忧鞑虏和乱兵的劫掠,不再用面对沉重的赋税和摊派,满心喜悦的迎来新的一年。

不仅是肇庆,内阁和朝廷可能是考虑到某种安抚激励民心的作用,明廷辖内各地主要城市都展开了欢庆活动,无数老百姓扶老携幼,跑到就近的城池里观看烟火,大大小小的商贩活跃起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幅太平安乐的景象。

不少经历离乱之苦,从江南逃到此地的百姓见状竟是涕泗横流,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的太平时节。

人民总是淳朴的,他们的感情往往显得如此朴素,听闻皇子诞生的消息后,居然有上万百姓跑到肇庆城南的佛寺、道观为皇长子祈福。

甚至十几名因海贸受益的广州商人,自发集资,在城郊建了一座生祠,用于给天子和皇子祈福,附近州县百姓闻讯,成群结队的前往上香,络绎不绝,人气一时超过了广东本地的各大庙宇......

在喜气洋洋的笑容和诚挚的祝福背后,是千万士民的人心向背和天子那已然牢不可摧的统治基石!

喜欢明世祖,中兴大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明世祖,中兴大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叶罗丽之百变公主龙霸九霄天高武之超级系统傲世医尊天师:枪上刻符箓,子弹点朱砂三界血歌我有一枚空间珠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剑修师妹超凶的壹鹿小跑最新小说诡纹王妃又茶又魅,王爷上朝迟到早退SSS级警报,神龙出狱!全球戒备!重生1979:深山打猎养家娶老婆倾世宠妻六指诡医五行修仙传浩劫降临,我在火车上升级南齐宫闱记:我在冷宫当厨娘
经典收藏侯府嫡女上位手札三国之吕布天下大夏憨婿塑晋弃女,暴力召唤师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穿越酋长被退婚,岳父还要打上门妖孽王妃桃花多大唐神级太子贞观荣耀惑心弃妃三国之大楚天下一碗火腿泡面,我竟黄袍加身!?明末枭臣大唐面首开局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你呀就缺一味药将功补过之美女姐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
最近更新汉吏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大明英宗朱祁镇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红楼:玩主天下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